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莹莹

  2001年我国昆曲艺术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一度在我国掀起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身份完成了从“草根文化”到国家“文化象征”的转变 ,并且被赋予“民族文化基因”的意义。
  时至今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依然异常严峻,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而相关保护法律和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如何切实地保护祖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创造条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件重大事情。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有能力改变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也能对共同体的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交流的同时,外来的强势文化随着经济的交流不断向外蔓延,向地区的本土文化进行渗透,对其进行侵蚀。如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欧美的影视文化蜂拥而至,对中国的戏剧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戏剧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文化侵蚀的结果会造成民族文化出现断裂,传统文化的价值变得虚无,进而使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失去话语权 。
  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弊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过程。它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传统审美观念和传统鉴赏习惯的传承和嬗变;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内在约束力和外在影响力。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遵循抢救挖掘,并适度开发应用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把以上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以影像、实物等形式,采取博物馆式、档案式或者是数字化式对其进行保存,同时与旅游市场进行契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潜力,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遗产,更是人类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保护时,要注意其文化属性,充分考虑其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目的性的表达或表达形式,是活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是茶叶的炒制加工、茶具选配、冲烹茶艺等工艺过程,更是中国人相互交流、休闲养身、陶冶情操的传统。对于这种文化,如果仅仅是搜集整理茶叶生产、茶艺程序,并进行博物馆式的保存,就不能够体现出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了。类似茶文化这样的关系纷繁的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能像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送入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从遗产角度进行“文化拯救”的同时,也要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考虑遗产项目所在的文化系统对项目的影响和文化系统内其他文化对遗产项目发展、变迁、传承以及延续的影响。从文化系统的角度审视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生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中,采取博博物馆式、档案式或者是数字化式的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载等加以保护,或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进行保护并鼓励其传承等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其生命力,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动态,坚持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审视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魅力得以传承。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动态,就是不仅要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呈现的文化形态,还要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生存的环境之中,注重对其文化发生、发展的环境进行研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对其生存环境、生长土壤进行保护和培养,决不能单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采取切断环境,“断根取木”式的保护。
  坚持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审视与保护,就是要把发展、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贯穿保护工作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和生存需要特定的环境和背景,随着环境和时代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有顺应时代改变自身的能力,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适应社会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的变化置之不理,因循守旧,那么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遵循这一发展运动观,用运动的观点审视全局,杜绝生硬的绝对式的、强制性的保护行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在我国已经开展,希望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度的同时,也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伴生与文化共生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运动发展观审视全局,否则所保护的遗产项目难免会成为文化的“孤岛”和记忆的“碎片”。
  参考文献:
  [1]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J].艺术评论,2007.6
  [2]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特刊,2006.5
  [3]王巨山.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共生与文化伴,社会科学特刊,200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341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