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再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娜

  摘要:本文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付息率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结合相应时期理论界的成果对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进行概述,接着结合我国情况对准备金制度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我国的准备金付息制度不应取消,并且准备金付息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相等时,商业银行利润最大。
  关键词:准备金付息制度 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 利率 商业银行
  0 引言
  存款准备金最初源于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提款进行支付,之后逐渐具备了清算资金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中央银行赖以对货币供应进行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西方传统的准备金框架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是不对准备金付息的,这样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种机会成本,因此准备金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商业银行的一种“税收”,也就是“准备金税”。
  1960年弗里德曼提出对存款准备金付息以后,理论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探讨就一直继续,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
  本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准备金付息率理论和实践回顾的基础上,从准备金利息率与金融市场主要利率关系以及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角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进行探讨。
  1 文献综述
  存款准备金最初主要是用于清偿或支付能力,保证商业银行的日常存款支付和清算,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对准备金付息。1960年,弗里德曼首次提出应该对存款准备金付息,从而消除与准备金率相关联的对经济额的扭曲。但在当时并没有国家实施准备金付息政策。因为对准备金付息会增加中央银行的支出,使得央行的铸币税收入下降,而且会弱化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积极性与资源投入。同时商业银行可能会主动在央行存有超额准备金,不利于中央银行准确地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
  随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税的抵触心理日益加重。20世纪70年代,保险公司、投资基金、退休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兴起并快速扩张,这本来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小,又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没有利息收益,因此相对于不用交存款准备金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更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商业银行为了逃避准备金税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国中央银行在扩大准备金制度适应范围的同时,纷纷降低对准备金的监管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间的公平竞争,各国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不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缓解商业银行的资金压力;通过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贴现率或提供免费票据清算等形式对商业银行进行补偿;允许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流动性强的有价证券(如金融债券、国债)、库存现金等形式满足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的要求。
  进入20世界90年代,全球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或者放弃了传统的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相机决策,或者不再实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基础的货币数量规则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对准备金付息也成为各国央行的普遍选择,存款准备金被改造成为与公开市场业务一样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走廊”调控模式开始发挥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职能。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低于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商业银行在流动性不足时可以向央行申请贷款,这个贷款利率高于央行的目标利率。于是,若市场利率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银行会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不会在市场上拆出资金;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央行的贷款利率,银行就在能以既定利率向央行申请任意数量的贷款的情况下,就不会在市场上拆入资金。因此,超额准备金利率、央行的贷款便利利率成为“利率走廊”的上下限,市场利率在这个区间内上下波动。在这种模式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高于目标利率时,央行可以买入债券,反之,则卖出。
  我国自1984年中央银行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一直对准备金支付利息。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目前针对我国是否应该准备金付息制度,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对准备金支付利息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发展,故应取消准备金制度。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准备金利息率已经非常低,合理的利用准备金制度可以创造出更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减少商业银行为逃避准备金税而采取的寻租手段,有利于营造公平有效率的竞争环境。
  2 我国准备金制度的实证分析
  2.1 准备金制度付息利率及相关市场利率的关系
  2.1.1 变量选取
  付息利率构成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本文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利率进行加权平均,选取了银行存款利率(dr)、贷款利率(lr)、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blr)主要市场利率为解释变量,同时当通货膨胀较高时,央行为了收缩银根可能会提高准备金率,同时为了鼓励银行在央行存款也会提高准备金付息率,因此也选取通货膨胀率(fr)为指标,通过三部点图得出,通货膨胀率与存款准备金付息率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于是将其舍弃,选取lr、dr、lr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
  2.1.2 建立模型
  R=β0+β1lr+β2dr+β3blr+ut
  利用Eviews进行回归,根据回归结果进行如下检验
  ①经济意义检验
  银行存款利率系数为正数,银行贷款利率系数为负数,央银行再贷款利率系数为正数。这与实际经济意义相符,假定银行正常盈利,当存贷款净利润下降,银行的再融资成本增加时,银行的准备金利息要增多。
  ②统计检验
  从显著性检验的角度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偏回归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模型F检验也通过。从拟合优度的角度看,在上述模型中R2=0.965954,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
  ③计量经济意义的检验
  a多重共线性
  做辅助回归,lr 与dr、blr 的拟合优度R2=0.92,dr与lr、blr的拟合优度R2=0.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368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