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职业成熟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刘畅

  摘要: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职业成熟度的概念、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关键词:职业成熟度 职业目标 现状
  1 概念
  职业成熟度最早源于vocationmaturity一词,是由Super于1955年提出的、被用来描述个体在从探索到衰退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连续线上所到达的位置。后来逐渐为Crites所提出的career maturity一词所替代。career maturity是基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体职业选择而引入的成熟概念,用以衡量个体生涯发展的程度。职业成熟度可代表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职业成熟度越高,个人就会有越好的准备状态进行明智、适当的职业选择。
  2 国外研究现状
  2.1相关理论研究
  Crites的职业成熟度理论
  Crites是职业成熟度研究的集大成者,并在Super和Westbrook等人及其自己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较为成熟的职业成熟度理论。1978年,Crites模仿智力层次模型,提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模型。模型的顶端是职业发展的总体程度,类似于一般智力因素,第二个层次是概括,由两个主要的因素群构成:职业选择内容、职业选择过程。职业选择内容包括两个特定的因素:即职业选择的稳定性和现实性。稳定性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个人所选择的职业领域是否一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领域、水平;现实性是指个人的特点与所喜欢的工作环境、工作类型是否匹配,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兴趣、能力、人格。
  Westbrook的职业成熟度理论
  Westbrook(1973)认为对工作世界的认知和对自我的了解是导致职业选择成功和满意的核心。他提出职业认知能力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对工作领域的认识;2、工作筛选的能力;3、对工作条件的认识;4、对工作的教育时间需求的认识;5、对工作所需的心理特性要求的认识;6、对工作职责的认识。
  Super的职业成熟度理论
  Super(l955)指出职业成熟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维度:职业选择取向、职业信息、职业规划、职业特质、职业爱好判断。个体职业成熟度就是在其职业发展阶段上个体在这五个基本维度上的发展水平。Super还就青年人职业成熟度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组成职业规划性、职业探索、职业信息、职业决策。具体地说,职业规划性指青年人是否积极地对自己的职业未来进行设计;职业探索,旨在了解青年人对各种可能的职业信息资源利用的质量;职业决策,主要指青年人运用己有的知识和智慧解决职业规划和决策问题的能力;工作信息世界,主要指青年人对Super职业发展理论中的探索阶段和建立阶段的发展任务的知识和对特定职业的认识。
  2.2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根据目前的国外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首先从个体层面进行研究,又可分为心理学层面与非心理学层面。心理学层面包括:自我概念、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等;非心理学角度层面: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专业满意度、是否有工作经验等。其次是从家庭层面的研究,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学历、父母期望、父母职业行为等。
  大量的职业成熟度实证研究是围绕其相关因素和干预方法展开的。多个研究证实,职业成熟度与现实的自我评估、外环境体验、家庭的凝集力、多种人格特点(如智力、价值观等)、自我认同、控制点及自尊相关。也有研究证实在一般的人群中,人口统计学因素如性别和年龄等,与职业成熟度有正相关。研究还发现职业成熟度水平受个体时间观念、归因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国内研究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主要集中在量表的制定以及对一些普遍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龙立荣等于2000年发表在《心理科学》的《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一文以及沈之菲2000年编写的《生涯心理辅导》一书中分别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此后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逐渐兴起,多数学者开始编制或修订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量表。如朱云立(2003)进行了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郑海燕(2006)研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臧刚顺(2006)研究了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的影响;张智勇、荣煜等(2006)研究修订了韩国版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熊红星(2006)编制了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并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朱云立(2003)认为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能力上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增长的顶峰在21岁。马远(2003)认为职业成熟度是随着个体年龄逐渐成熟的,与年龄呈正相关,并对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个体的控制点类型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刘利敏认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纪差异显著,4个年级呈现“U”型发展趋势,四年级最高,二年级最低;另外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将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产生显著差异。熊红星(2006)认为,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在独生子女与否、民族、所在学校的重点与非重点属性等因素上不存在差异。孟令珍认为,自我概念、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吕爱芹(2007)等人认为,情绪智力和一般自我效能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4 总结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者们对职业成熟度的具体内涵、影响因素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成熟度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464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