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执行如何加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良华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无论多么伟大的梦想、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严谨的计划,若没有高效的执行力与之相匹配,最终的结果必将与预期相差甚远,甚至南辕北辙。一个员工没有执行力会被企业淘汰,一个企业没有执行力会失去竞争力。企业必须营造强有力的执行力。
  理念:引领执行力前行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这样看待执行:如果给我一个一流的方案加上一个三流的执行和一个三流的方案加上一个一流的执行让我选择,我宁可选择三流的方案加一流的执行。由此可见,再优秀的方案、计划,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执行,那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或泛泛之谈。
  执行力是把计划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在企业里,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生存能力,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能力。
  放眼世界,凡是执行力强的企业生命力都很长久,竞争力也很强大。在这些成功的企业里面,强有力的执行力到底来自于何处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来自理念。理念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愿景。理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
  安利公司的团队理念建设是全世界一流的,他们新员工的培训,是将其脑子里原有的观念、意识和习惯统统拿出来,然后将安利的理念灌输进新员工的脑子里,成为其行动的指南,这样的团队,执行力肯定强。
  理念灌输既能够塑造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还能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当员工都对自身的企业及企业发展有了高度的认同,把企业当成“家”来经营,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势必会大大增强。就像丰田汽车的一位老员工一样,他在第一次正式约见女儿的男友时,就郑重地对未来女婿提出:“我无其他要求,只希望以后你的家人和你们自己买车必须买丰田车!”正因为丰田的理念深入了员工的心,员工的所作所为都会想丰田、为丰田。
  沟通:促进执行力落地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是很多讲师在谈执行力时一句经常被引用的话。这句话不外乎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以兴趣激发生产力;二是对目标及愿景达成共识。
  要想拥有良好的执行力,需要与成员达成更广泛的共识,使团队“心甘情愿”地去认真执行。
  怎样的共识才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去执行呢?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沟通”。孙子兵法讲,上下同欲则胜。企业执行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与外部、上级与下级间的有效沟通。如果上级的工作目标、上级的战略决策,没有得到下级的理解和认同,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反之,如果更广泛的员工群体能够理解战略,并且对战略目标有信心,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任务的执行也就会坚定和自觉。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呢?笔者认为主要从领导层、中层及员工三个层面上进行沟通。
  领导层:当领导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后,要善于将战略意图、发展愿景详细向员工讲解,获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与此同时,领导还要及时了解掌握执行中遇到的重大矛盾和问题,并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还要注意纠正执行中出现的重大偏差和错误,引导执行力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中层: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级负责;既要吃透上级精神,把领导的意图完完整整地向职工传达,又要结合实际,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地向领导汇报。这就要求中层干部善于上下沟通,并注意掌握沟通的分寸。
  员工层:普通员工的本职就是执行,认真落实就是最好的执行。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需要沟通,没有沟通就容易产生矛盾、积累矛盾,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本职工作,导致执行力大打折扣。
  制度:让执行力有章可循
  每个人内心都有潜在的惰性。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的员工都希望能用较少的付出换取尽可能多的回报,因而如果不加以抑制,就会让执行走样。如何有效抑制呢?那就是必须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制度成为步调一致、奖勤罚懒的规范与轨道。
  怎样让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并成为高效执行力的前提和保障呢?
  兵法讲究令行禁止,军令如山,企业的制度落实也是如此。要获得较高的执行力,必须让执行者在制度的约束和控制下,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有这么一种现象,那些迷恋于QQ游戏中的“种菜”者,竟然深更半夜也会自觉自愿地爬起来去“偷菜”,难道是腾讯公司发给了他们加班费?非也!
  一个企业领导者,要想让员工动起来,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制订一套合理实际、员工乐意、公平竞争的激励制度,真正让员工信心百倍地去投入去奋斗。为此,建立并推行适当的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是增强员工执行力的最有效方法。水之所以流动是因为有落差,人之所以行动是因为有奖罚。好制度,才能让员工动起来。
  人才:为执行力之利器
  有人说“企业”二字拿掉了人,就成为止业,止者,一事无成也。因而,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所谓的执行力,就看决策者如何知人善任。
  清末名臣曾国藩,成功之处就在他具有敏锐的用人眼光。他有一句名训,人才一靠发现,二靠培养,而培养更是关键,不要抱怨身边无人,而必须懂得如何培养人才。
  北宋大家司马光有这样一句名言:“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优于德而强于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用人如用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适时的激励,使阻力变动力,让缺点化优点,这是现代人才管理的不二原则。
  企业应不拘一格地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应用人才。在这方面,企业应广泛运用现场指导、领导授课、外聘专家讲座、交流会、内部刊物、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并创造各种环境和机会,对他们合理授权和激励,给其发展空间和应有待遇,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细节:决定执行力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早已被企业界所认可。执行,一定不可以忽视细节。
  企业经常面对的都是些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却最容易忽略。其实,无论是决策者也好,执行者也罢,无论有怎样宏伟的计划,但如果在—个环节、一个细节上处理不当,就容易导致满盘皆输。在生产领域,有一个著名的不等式法则:100-1≠99,其实也可以表示为:100-1=0。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成功夭折。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其原因是一个橡胶密封圈的缘故,因而导致了七名宇航员丧生。
  在商场上,每一笔生意都是独一无二的,企业很难仅靠战略取胜,因为在信息无比畅通的今朝,竞争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真正取胜的差别恰恰就在执行是否到位上。而成功的执行者必不可少的一个素质,就是他们能针对具体环境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细节,这些细节体现着一个人处置问题的原创性和想象力。说通俗点,也就是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卓越执行能力。
  如何才能于细节中提升执行力?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应做好计划的细节。国际上流行的“5W+H”的计划方法,其特色就是关注细节。做任何事之前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谁来做?何时做?在何地做?如果在事前尽可能地考虑详细、准备周到,就可以在实际落实时做到有备无患。
  其次,要做好行动的细节,强调过程控制,严格要求到每一名员工、每一件任务、每一个时段。沃尔玛、肯德基、麦当劳,就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言,都谈不上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为何他们却能成为备受各国人们青睐的跨国巨头?中华美食世人皆知,但却没有一家跻身世界企业之行列。这是为什么?跨国巨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上百道工序严格约定,不论到世界哪个角落,客户看见的、吃到口中的味道、享受到的服务永远一样。这就是细节创造奇迹的唯一法宝。
  (作者系中铁五局六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李万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546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