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盛法生 石向荣

摘 要:针对社会对人才使用要求的日益提高,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浙江财经学院信息学院根据本学校的定位,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建立体现多知识领域相融合的实训课程,侧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创新型学习为主体,实行面向过程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实训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20-02

国家提出的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1~4],其中实训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当今社会教育观的反映,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就必须建立起与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等等。

一、实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合于时代发展的适用性人才,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定位,实施人才培养目标。虽然我国高等学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来看,高校创新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真正实施创新教育,特别是通过教学改革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校还不是很多。

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教学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有许多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上。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2.教学内容上。现有的教学内容侧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这种知识导向性的教学,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3.教学方式上。大部分教学方式都是应试教育范畴,一味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视,这样的教育失去了创新和自主学习的功能,严重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实践,建立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运行体系,如何通过加速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高校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实训教育改革与探索

基于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不一致性,全国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亟待进行。其中,加速推进高校实训教育改革与探索研究,建立一套合理的学生学习体系,是当前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基础上,整合学校信息实验中心现有的实训资源,按照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了针对性强,并采用紧跟科技发展前沿的EDA技术的实训教学模块——电子技术设计课程,力求做到实训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实训项目,从而建立起计算机专业硬件基础教学的完整体系。

作为独立的实训课程侧重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实训项目,力求减少验证性实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强调创新性实验设计,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倡“教、学、做三结合教学法”,强调实训过程的完整性[5]。探索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创新型学习为主体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体现多知识领域相融合,把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科学方法、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安排、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考试方式等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教育的理念。

三、实训教育实践与效果

根据实训教学要求,结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自己编著教材,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教材出版的基础上,同时开发了具有动画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教案,用于指导课程实践。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型学习为主体的立体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情景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验系统演示,让学生在一种应用环境下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化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示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在学中做,老师起示范指导作用,以生动立体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用结合。

3.基于项目的集成化教学。通过实际项目设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潜能,学会团队合作,让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训练。

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使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训练,也进一步发挥了实验中心设备的利用效率,对整合优质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在我院计算机专业开设以来,已有近300名学生选学了这门课,效果良好。实践证明,实训教学可以说是师生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完善。

四、结束语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已是势在必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实践表明,该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几年来,许多学生参加了省、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充分显示了实训教学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道平,胥布工,乔连芝.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2):11-12.

[2] 周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综述之二: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1,(4).

[3] 李运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论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2,3(3):44-48.

[4] 刘玉秋,王雅芹,周丽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2,(4):206-207.

[5] 蔡永铭,赵兰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师职业素质关系的研究[J]高等教育,2011,110(12):3.

(责任编辑:李晓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822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