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景观都市主义为基础的生态型小城镇建构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彩莲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对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内需和对外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今后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新型城镇化,特别是生态型小城镇的建设。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基础为确保地区的资源、生态环境的容量不受影响,将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原则。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型小城镇;建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93-2
  0 引言
  近年来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等行业出现了一种先进的思想,即景观都市主义。在对城市进行描述,建构城市的结构,传达城市的文化意义等方面,景观都市主义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景观都市主义基础上建构生态型小城镇对策的讨论,要注意运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关注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认识建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将时间要素、空间要素、技术要素、政策法规要素等融入其中,灵活实现建构生态型小城镇的目标。
  1 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现如今人类遇到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多,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是设计不合理。相当一段时间,我国过分追求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城市的无序扩展导致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失衡,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增加[1]。
  建筑学旧有的城市设计观念与方法,诸如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等都无法切实解决愈发复杂的人和环境的矛盾,城市的发展急需一种综合全面的方法加以应对,而这种方法应当以生态规划为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景观都市主义萌芽并向前发展,它挑战了传统的建筑都市主义,因为景观都市主义体现了人们对当地城市发展态势以及城市设计理念的深刻反思,而且经过了西方诸多城市的实践[2]。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理论,是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它将景观当作城市规划设计有关专业的重要媒介,利用跨专业的系统合作综合的应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将景观作为重要的载体建构一种全新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形态,可以说它是用来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城市建设问题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
  2 景观都市主义基础上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构对策研究
  2.1 景观都市主义基础上生态型小城镇建构应遵循的原则
  生态型小城镇的建设应当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作为重中之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
  2.2 景观都市主义基础上生态型小城镇建构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2.2.1 加大环境教育,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努力创设全体人民群众知晓、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生态文化氛围。将生态文明融入至小城镇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教育活动,从而使环保观念真正深入人
  心[3]。对公民的教育工作要从细微的地方出发,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从青少年抓起,做好生态文化的教育工作,向他们宣传环保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使之在不断走向社会化的时候,形成生态行为方式,进而为建构生态型小城镇培养出高素质的生态公民。
  2.2.2 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管理机制
  景观都市主义基础之上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构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建立合作透明、包容协商的开放机制,促使政府和民众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来建设生态城镇。此外,要适度强化环保部门的职责,赋予他们参加规划和决策建构生态型小城镇的权利。政府还应当引进环保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生态型小城镇建设走向法律化以及制度化的轨道。政府应健全全面的考核领导政绩的制度,该项制度应当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提倡绿色GDP,关注资源环境、人才社会等综合指标,推动对领导的政绩考核成为促进生态型小城镇构建的有力力量。
  2.2.3 制定完善的建构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方案
  有关单位要想做好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构工作,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综合开发和布局,建设好配套设施,要结合小城镇本色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进行布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合理规划小城镇土地利用的方案。生态型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也是小城镇居民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还是小城镇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载体,鉴于此,必须处理好耕地保护和小城镇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大改造内部挖潜,保证小城镇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加强对小城镇存在的旧建筑的充分利用,以便于小城镇在将来可以改造更新[4]。
  2.2.4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适度
  城镇的存在与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是自然资源,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物资源;另一部分是非生物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都比较薄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过度,效益不高。所以,建构生态型小城镇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生态化的管理。只有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程度,才能为生态型城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5]。
  关注对生态环境的规划。要注重绿色和建构生态系统的取向问题,一方面要保证小城镇居民生活内部环境的质量以及绿化建设,比如适当增加绿色板块;另一方面要保证小城镇居民生活外部环境的植被体系。不仅要创设能够满足小城镇居民生活的空间环境,还要创设保护与延续文化景观,既要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也要建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
  2.2.5 建立健全评价生态型小城镇建构的指标体系
  评价生态型小城镇建构的指标体系应当体现出时代特征,注意因地制宜。在实际实施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技术性原则;二是综合性原则;三是可比性原则;四是可操作性原则,正确选择统计评价的方法和评价变量,体现时空上的适宜性,同时要保证有较强的操作性,及时了解反馈信息。
  2.2.6 增强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的力度
  生态型小城镇当中的排污设施应当和水电路等设施进行同步规划和建设,根据小城镇的规模一次建设成功。譬如,根据其发展速度可以确定好处理污水的方法与规模,对于需要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企业,生产设施和处理污水的设施应当同步投入使用,确保达标排放;建立生活垃圾的回收以及处理系统,对小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卫生机构的责任意识,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理工作,为居民生活创造清洁的环境。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存在着整体规划不合理、建筑挤占绿地、不注重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较少等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景观都市主义基础上建构生态型小城镇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处理好自然环境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建构生态型小城镇应当努力做到用环境容量对城镇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秉持保护环境与开发利用资源并重的理念,精心制定建设规划健全与建构生态型小城镇适应的管理体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 考 文 献
  [1] 于婷婷,徐苏宁.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型小城镇建构策略研究[J].中国名城,2014,07:23-26.
  [2] 龚美雄.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2,04:60-63.
  [3] 刘东云.景观都市主义的涌现[J].中国园林,2012,11:87-91.
  [4] 王武科,徐琴,陈小红.欧洲生态型小城镇规划的实践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3,05:77-81+86.
  [5] 李凯,刘长江.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3:299-300.
  [6] 王丹,葛大兵,周艳.城郊型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思考――以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1).
  [7] 何艳,徐建明.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02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