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港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岳巧红 李巍

  【摘 要】 为更好地支撑江苏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现代化港口强省建设,通过总结国内外典型港口现代化发展特征,提出“集约、高效、安全、绿色、智能”的现代化港口发展内涵,制定江苏港口建设“四大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提出的现代化港口特征和发展路径,不仅对江苏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全国港口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港口现代化;集疏运;物流服务;绿色;智能;平安
  0 引 言
  江苏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江苏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江苏又是全国港口大省,全省港口几乎覆盖所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形成以连云港港、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以徐州港、无锡港为国家内河主要港口,其他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生产性泊位个(万吨级以上455个),综合通过能力18.1亿t,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万TEU;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2.6亿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沿江沿海形成7个亿吨大港,泊位总数、万吨级以上泊位数、亿吨大港数、货物吞吐量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总体上,江苏港口资源丰富、布局初成体系、规模效应凸显,进入了“开发建设与转型升级”并重的发展新阶段,加快推进港口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
  1 国外知名港口现代化发展特征
  1.1 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
  目前,国外先进港口基础设施大型化趋势十分明显,全球著名大港多数已拥有15 m以上的深水泊位。如鹿特丹港从莱茵河内河港走向外海,最大泊位水深达24 m;汉堡港最大泊位水深达。国外港口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根据货物运输需要建设多种专业化码头,如安特卫普港拥有集装箱、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等专业码头,并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鹿特丹港按照装卸货物种类的不同,建有集装箱、原油、煤炭、粮食、矿石等专业码头,配备先进的装卸和输送设备。
  1.2 更加注重与腹地的综合集疏运衔接
  在加强码头前沿设施建设的同时,欧美国家港口在规划阶段就比较注重集疏运网络建设,通过建设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打通内河航道、将铁路线引入码头等措施,充分发挥公路、内河和铁路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顺畅、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使港口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和地位更加显著。海铁联运和海河联运是欧美港口发展的最大亮点。汉堡港利用港口375 km铁路线和850个铁路站点,构建了以海铁联运为主要特色的多式联运体系,每年铁路运输的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1/3,通过海铁联运完成集装箱运输200万TEU,成为欧洲海铁联运量最大的港口。安特卫普港有 km铁路线和350 km管道,所有码头都有铁路、公路和管道等3种以上集疏运方式;安特卫普港每周开行列货物班列,利用内河和铁路分别完成42%和12%的货物集疏运业务。德国莱茵河流域港口建立起衔接充分、组织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承担着全国80%以上的内河运输量。
  1.3 更加注重国际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增值服务
  世界发达港口国际运输、集装箱运输等高端的运输服务大都形成了规模效应。休斯顿港外贸吞吐量占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的70%以上;汉堡港、新加坡港、神户港等发达港口的集装箱化率均达80%以上。同时,发达国家港口大都依托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吸引物流要素集聚,积极开展多样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比如,新加坡港大力引进了全球前25强跨国物流企业中的21家,包括全球物流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和联邦快递公司(FedEx)等,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依托物流园区开展集装箱、散货和汽车等的一条龙物流服务;安特卫普港聚集了900多家物流企业,根据货物类型量身定制存储、包装、检测、清洁、切割、称重、分拣、加工、贴标签和催熟等最广泛的物流服务。
  1.4 更加注重科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港口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成为现代化港口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外各大港口在信息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港口服务效率,成为全球港口体系的重要中枢。汉堡港以港口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为基础,有效整合海关、检验检疫、港口、引航等政府部门以及航运、贸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船货代理、货主、银行等数千家相关企业的信息资源,建成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易北河航道信息系统、港口铁路货运系统、进口关税系统、出口关税系统、危险品信息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实现了EDI、电子商务、网上报关报检、配载配送等多种功能。新加坡港建设了国家EDI贸易网络系统和新加坡港口EDI网络系统两个电子信息平台。
  1.5 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国外著名港口十分重视港口安全,建成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如洛杉矶港建立了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SEMS),促进系统各级、各响应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该体系将人员和船舶疏散、港口与其他城市/政府机构建立联系、应急物资和设备采购维护、员工的应急训练等内容定位为港口安全管理的重点任务。悉尼港成立了一支由90人组成并有丰富经验的安全作业队伍,通过组织漏油事件响应模拟等演练活动保障港口财产和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1.6 更加注重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
  发达国家港口从港口资源的综合利用到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多环节融入绿色港口建设理念,通过制度化的规划、管理和大力度的建设投入,有效推动港口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与城市、环境的协调统一。如鹿特丹港作为鹿特丹气候委员会的合作伙伴,积极响应鹿特丹气候倡议,鼓励使用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能源,计划到2025年(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汉堡港对符合环保的“绿色船舶”进入港口给予10%的港口费折扣,鼓励船舶所有人、船舶严格执行碳排放标准,降低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长滩港于2005年推出“绿色港口政策”,设计近40项环境保护规划及方案,实施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绿色船舶激励计划等,在空气质量控制、土壤和沉积物、水质、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采取保护措施。   2 江苏港口现代化发展特征
  2.1 现代化港口基本内涵
  现代化港口是指以现阶段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对港口的发展要求为出发点,以国际国内现代化港口发展特征为导向,充分结合港口所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的现代化,是港口与经济社会、交通运输发展不断适应的发展过程,是国内外现代化港口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服务意识在港口得到充分体现并逐步实现的发展状态。
  2.2 江苏港口现代化特征
  2.2.1 集 约
  港口布局更加合理,四大货种运输系统更加注重分工协作,沿江、沿海和内河港口发展更加协调;港口资源开发更加集中,规模化公用港区在港口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港口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更加综合,流通加工、商贸交易、配载配送、保税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物流服务功能高度集聚,成为综合物流服务中心。
  2.2.2 高 效
  港口通过能力充分适应运输需求,港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进一步提升,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港口功能与国际海运和内河航运发展趋势相适应,船舶中转运输环节更加合理,船舶能够高效地周转;港口与后方集疏运设施衔接更加充分,港口的货物运输组织能力明显增强,货物能够快速、便捷地集散;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港口充分利用,口岸等综合配套服务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2.2.3 安 全
  港口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对外开放设施保安全面履行国际公约;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监管标准、规范、有力,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性得到社会更高信赖;港口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响应快速,应急物资保障充足。
  2.2.4 绿 色
  港口岸线、土地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资源消耗的吞吐量规模明显提升;清洁能源在港口得到广泛应用,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港口粉尘防治、污水处理措施更加有力,港区绿化水平大幅提升。
  2.2.5 智 能
  信息化技术在港口行业管理服务和物流服务中广泛应用,“无纸化”服务成为主导;自动化技术在港口生产作业中的推广应用实现突破,“无人化”作业系统试点推广;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成为港口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 江苏港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3.1 建设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运行高效的港口基础设施体系
  以港口腹地经济发展需求为引领,以国际航运、内河航道发展趋势为导向,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能力现代化。
  (1)着力优化港口布局。增强国家主要港口在大宗物资外贸直达、江海联运和为腹地中转联运三大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引导沿海港口提升能力、沿江港口提升功能、内河港口规模化发展;提升沿江沿海大型煤炭储运基地能力、北煤南运及外贸进口煤炭直达接卸能力;提升连云港、苏州、南通等港口20万~30万吨级外贸一程矿石接卸能力;提升连云港、南京原油直达运输能力;扩大沿江沿海港口集装箱近远洋航线覆盖范围。
  (2)增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力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三期、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等战略性深水航道建设,加快沿海港口群5万~10万吨级进港航道建设,加大沿江港口锚地建设投入,提升锚泊能力,并推动沿江港口锚地使用的统一管理,提升沿江港口锚地服务能力。
  (3)优化码头能力结构。提升沿江沿海规模化公用港区能力,加快内河集中化作业区建设,突出核心公用港区在全省港口公用码头体系中的枢纽作用。沿江沿海港口充分适应国际航运发展,打造5万吨级以上泊位为主体的能力结构,内河充分匹配干线航道网建设,重点提升千吨级泊位能力。
  (4)提高港口装备工艺。提高装卸设备专业化水平,加大煤炭、金属矿石、集装箱等码头专业化设施设备和装卸工艺的应用。试点推广和应用装卸、搬运、堆存等物流环节自动化作业系统,实现装卸自动化、堆场无人化作业。
  3.2 建设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组织有效的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
  依托综合交通网,以国家主要港口和综合性枢纽港区为重点,以提高整体运输效率和辐射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集疏运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港口集疏运能力现代化。
  (1)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体系。以连云港港向西辐射的陇海铁路通道、南京港向西辐射的沪汉蓉通道为重点,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外围铁路干线建设。依托外围骨干铁路网,以核心港区为重点,加快进港铁路支线建设。以连云港、南京、徐州等港口为重点,围绕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加快构建铁水联运体系,积极开辟“连新欧”“宁新欧”“苏满欧”等国际铁水联运班列。
  (2)完善内河航道集疏运体系。加快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建设,突出沿江港口通江高等级航道、沿海港口新开发港区疏港航道建设。以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和疏港航道为支撑,围绕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以连云港、苏州等港口为重点,研究制订海河联运方案,加快构筑畅通、高效的江海河联运体系。
  (3)完善港口公路集疏运体系。加快疏港高速、快速或专用公路建设,完善港口公路集疏运条件。依托发达的集疏运路网体系,大力发展中韩陆海联运,积极推行“重去重回”“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进一步提升货物和运输组织水平,提高公水联运效率。
  3.3 建设功能完善、经济高效、开放综合的港口物流和航运服务体系
  以高效衔接海陆双向国际、国内运输为目标指引,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加快航运要素集聚,优化港口对外开放服务,推进港口物流和航运服务现代化。
  (1)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以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南京港龙潭物流基地、太仓港物流园区等为引领,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依托物流园区,加快集聚流通加工、商贸交易、配载配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增值物流服务功能,打造煤炭中转储备基地、液化品物流基地和液化天然气(LNG)期货交易、粮油物流中心等物流平台。   (2)加快航运服务业集聚。建设连云港、南京、太仓等航运物流枢纽,面向特定区域,加快发展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供应、船员管理、船舶管理、船舶修理、船舶检验等航运基础服务业,培育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航运法律、航运信息、航运教育等高端服务业,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地。
  (3)提升港口对外开放服务水平。以扩大口岸开放范围和特色口岸申报建设为抓手,提升港口开放设施能力。推进依托港口的国际集装箱铁水联运、中韩陆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提升港口双向对外开放能力。积极支持依托港口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深化港口与特殊监管区互动合作,提升港口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创新区域通关模式,促进贸易便利化。
  3.4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文明的港口综合治理服务体系
  以港口绿色、智能、平安发展为导向,加强港口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大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江苏港口管理、生产、服务等发展全领域的广泛且深度应用,加快平安港口建设,推进港口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1)加强港口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连云港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港建设,鼓励南通、无锡、镇江、南京等绿色城市区域性试点港口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建设,以试点工程为牵头,加快岸电、油改电、油改气、绿色照明等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进防风网等散货码头粉尘防治技术、设备及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强新老港区雨污水收集、处理和回收利用,推进港区绿化建设。
  (2)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省、市、县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港口行业管理信息化。提升港口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联合口岸联检相关单位和港口企业,协调推进港口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协调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加快推进港口EDI系统建设。提升港口企业信息化水平,支持港口企业开发应用码头生产智能调度系统,加快港口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鼓励开展物流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3)提升港口安全发展水平。加大港口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和安全设施投入,提高港口设施本质安全。分解落实港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港口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储备,完善辖区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培训和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推进港口对外开放设施保安履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23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