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黎影

  【摘要】 实行绩效预算是对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预算指标体系是高职院校预算发挥目标控制作用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构建绩效预算指标体系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并在此条件下就高职院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绩效预算; 指标体系
  
  绩效预算是一种结果导向型预算,利用“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主线,以部门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对预算主体内部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反映与考评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压制不断膨胀的支出需求欲望。绩效预算的实施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绩效指标作为基础。
  许多学者开始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主要是针对本科院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的研究,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结构功能、培养目标、培养质量、所承担的学科任务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其绩效预算指标体系也应有很大差异,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建立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应做好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机构
  绩效预算侧重对“产出”的控制,信息较充分的管理部门更了解如何优化配置资源以实现部门的“产出”目标。因此财务部门是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部门,应同时为绩效预算的一级管理机构,负责学校绩效预算目标的制定、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的设计、绩效预算评价方法的选择,实行绩效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工作。同时可根据各部门的职能与管理权限,设置相应的二级管理机构,负责绩效预算的具体落实工作。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机构、人员、核算、监督、制度等多个方面。高校的所有经济业务事项,都在会计的记录与控制之下,绩效预算指标体系是由财务部门编制的,也是由财务部门来执行的,最后的绩效评价和分析都必须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而财务部门从指标的编制、执行,到对指标结果的评价都离不开重要的手段――会计基础工作。只有规范的、扎实有序的会计基础工作,才能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也就是说会计基础工作达到相当规范的程度,才能为高校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内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高校要推行“绩效预算”并很好的实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无法逾越的阶段。
  (三)选择建立绩效预算指标方法
  常用的绩效评价总体上分为结果导向型和行为导向型两种方法,结果导向型绩效评价方法中的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平衡记分卡法(BSC),所做出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工作的绩效,即工作的结果,绩效预算是一种结果导向型预算,依据高职院校建立绩效预算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应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记分卡法两种工具。
  1.平衡记分卡法(BSC),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被誉为近75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等多个方面。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而是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通过各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整体的目标层面,能反映目标长期、综合的状况。一套结构严谨的平衡记分卡体系,应当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和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前后一致,而且互相强化。可以用此方法将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目标层次化,分解成多个可衡量的指标。
  2.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是用于衡量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和行为的指标,它把对绩效的评价简化为对组织目标有增值作用的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对关键、重点行为,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对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 based)等五个特性。可以用此方法来确定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内容中的关键指标。
  (四)确定绩效预算评价目标
  建立绩效预算指标体系,首先要明确预算评价的目标是什么,预算评价的目标要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且要考虑能够推动学校中长期滚动式预算的实行。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实际上都制定了与国家5年计划目标一致的本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因此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评价目标,一般都应与学校的近期、中期、长期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结合学院目前的财力状况,预测未来的可用财力,作出学院近期、中期、长期的财务状况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当年的绩效预算总体目标。
  
  二、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的构架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是实施绩效预算的关键,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教学与科研所占权重的特殊性、部门管理职能划分的特殊性等,同时还要考虑到上级财政、教育部门已开展绩效评价的因素。以J省的CJ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指标的建立步骤如下:
  (一)建立绩效预算指标整体框架
  根据CJ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院近期、中期、长期的财务状况分析,用平衡记分卡法对绩效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多层次绩效目标。确定指标整体框架设置为二级指标组成,第一级为绩效层次指标,第二级为关键绩效指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选取可以反映所在层次好坏的关键点,作为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
  (二)绩效预算指标及指标内涵
  根据J省绩效评价开展的要求和CJ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绩效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
  1.经费自筹绩效:自筹经费率、自筹经费增长率
  用来衡量学校的经费来源结构,经费自筹能力是一个学校能否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以自筹经费率来评价学校事业经费收入、社会服务创收、接受捐赠等的能力,自筹经费增长率来衡量学校自筹经费增长的潜力,体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资源利用绩效:生师比、实训设备总利用率、资产收益率
  用来衡量学校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情况,在办学经费相对紧张的条件下,根据学校的规模,合理的设置生师比例,实训设备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用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去取得租金收入,对暂时闲置货币资金调整存款模式,去取得利息收入或进行短期投资去取得收入。学校对现有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3.职业教育绩效: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中级工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生均实训设备费、实训课时占总课时数比例
  职业教育绩效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普通高校教育的差别,这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决定的。双师型教师、有技术的指导老师是从师资上考核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备的水平;实训设备是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的必备条件,实训课时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开设的校内和校外实训课时数,是高职院校学生完成技术能力教育的保证。
  
  4.学生培养绩效:毕业率、首次就业率、职业等级证书获得率、平均每百名在校生市级以上各种竞赛获奖率
  用于综合评价职业教育主要职能的实现程度,毕业率:指应届应毕业学生中实际毕业学生的比率;首次就业率:指截至某一日期,实际毕业学生中按教育部“就业率”口径统计的就业人数比率;职业等级证书获得率:指应届毕业生中,在校期间获得职业等级证书的人次;平均每百名在校生市级以上各种竞赛获奖率:是指按每百名年平均在校生数计算的各种竞赛获奖人数。

  5.科研创新绩效:公开发表论文数、省市级课题立项数、省级以上课程建设教改获奖数、科研成果转化率
  用来衡量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不断研究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发展的道路。
  6.社会效果绩效: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
  主要是基于“顾客导向”的绩效评价原理,用定性指标分别从“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来评价高职院校办学声誉。
  (三)建立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表(见表1)
  从以上指标评价体系表可看出:
  1.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注重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在编在岗的全部专任教师逐步取得双师资格,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注重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实训课时占总课时数达到一定比例率,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注重学生技能证书的获得数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中级或高级职业等级证书的人次达到一定占比率,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因此学校在确定具体评价指标的分值和权重时,应结合财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的具体要求,根据学院当年的经费投向目标,分轻重缓急程度选择出最能反映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分值和权重。
  (四)设计绩效预算指标评价数据基础表
  基础数据是实施绩效评价的基础,对于评价结果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确定的同时,还要考虑绩效指标数据的支撑材料,因此要设计出与绩效指标相对应的,能够充分说明关键指标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形成因素、取得途径、计算方法的基础表。绩效预算指标数据最终由多张基础数据表计算而成,这样才能确保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基础数据表如表2。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它的构建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特殊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机构,具备规范扎实的会计基础工作,确定恰当的编制方法;第三是绩效指标的选择要能充分体现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第四是在确定绩效指标之初,同时就要设计出能取得充分数据并足以支撑绩效指标的基础数据表。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各方的关注,面对新的环境,如何有效地对高职院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已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关键,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高职院绩效预算体系,将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那么深入研究高职院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包晓岚.基于绩效的普通高等学校支出预算[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7(4).
  [2] 高雷,张婷.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陈乳燕.高校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构思[J].财会月刊,2006(9).
  [4] 陈胜权.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评价[J].财务与金融,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