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专业简介话语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篇不仅能记录发生的社会事件,也能影响社会事件的参与者及发展方向。本研究从语类、语域与语言层面,分析香港某高校社工专业简介,揭示特定历史时期该校成功的社工培养模式,为我国大陆相关高校社工专业简介撰写与社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话语分析;专业简介;社工培养模式
  上世纪初哲学的认识论困境与语言学的成就,推动了语言的转向,而本质上是转向话语分析。① 因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人,不仅用语言记录了社会事件,同时所使用的语言描述又对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体系与信仰的构建产生影响。② 话语分析因而被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当中,例如,传媒、政治、商务、法律、民族、环境、医学、军事、体育等,③ 推动了话语分析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发展。本研究试图将话语分析应用于教育领域,选取香港某高校社工专业简介,运用马丁的语境与语言框架,剖析专业简介如何记录、反映与影响香港社工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大陆高校社工专业简介撰写及社工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借鉴。
  一、理论框架
  话语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可以产生意义、建构身份、建立社会关系④,因此社工专业简介话语分析恰好能揭示以下三点内容:(1) 语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如高校、学生、社工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目的;(2) 语篇如何记录与反映香港高校社工培养模式;(3) 语篇如何影响香港高校社工培养模式。语篇的产生离不开语境,参照Martine的语境与语言框架,包括文化语境、情境语境与语言语境,体现在语言层面即语类、语域与语言。⑤本研究从语篇的语类、语域与语言层面,对香港某高校的社工专业简介进行话语分析,详细阐释前文提及的三点内容。该香港高校的社工专业简介语篇为英文简介,由译者统一译成中文。
  二、话语分析
  (一) 语类
  马丁认为语类是一个社会过程,是语篇参与者为实现特定目标,有步骤的共同完成的话语类型。⑤ 因此,语类分析能揭示语类类型,语篇参与者的身份、语类结构与交际目的,并体现语篇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首先,语类类型取决于语篇参与者的身份,具体参看表1语类类型与语篇参与者身份:
  表1 语类类型与语篇参与者身份
  语篇包含3种语类类型,第1类-信,院长以资深社工的身份代替教授与院长的身份,与潜在社工专业学生的平等对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弱化了机构的影响,符合香港社会讲究平等与多元文化并存语境;相反,如果简介是从学院视角出发,语类类型则不可能选择人与人沟通的信,取而代之的是机构与人沟通常用的正式简介;第2与3类,以机构的名义,向学生介绍该学院的使命以及历史,突显了机构的权威与优势。其次,语篇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影响语类结构与交际目的,由于信已包含使命与历史介绍,仅选取信进行分析,具体参看表2语类结构与交际目的:
  表2 语类结构与交际目的
  社工专业简介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报考,然而实现目的的方式可多样化,因此各高校社工专业简介语类类型、结构与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的对象的语类结构与内容安排主要突显了以下三点:(1) 优势介绍,主要包括历史最悠久、香港社工注册局的认证、批判性融合东西方知识与技能、具有全球视野等,说明学校社工培养具有全局观,历史的积淀无可取代,得到英美社工专家早起的指导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体现历时观;而当前的全球化视野与融合东西方知识与技能,说明该校注重了解不同区域发展,具有共时观;此外,可直接申请香港社工注册局认证,突显该校培养过程中注重理性思维;(2) 社工培养体系支撑,(7)-(9)内容折射出香港社会、机构与社工相互协作的良性循环培养体系,说明香港高校社工培养善于融合个人与社会资源,重视个人的成就以及回报社会;(3) 社工身份构建,贯穿各步骤,每一环节都投射出社工构成要素,描述较具体,开篇即以询问语气激发学生投身社工行业的热情,并隐性告知学生社工的使命与职责。最后,语类类型、结构,交际内容与目的实现都源自于社会文化语境。选用语类类型为信,个人对话说明香港社会注重平等与自由;高校优势、社工培养体系与社工身份构建内容则表明香港是一个理性、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社工发展已处于相对成熟与稳定阶段,向社会传播社工行业是实现个人发展与回报社会双赢的行业,从而推动社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语域
  语类是一个动态构建过程,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语类类型与结构则取决于情境语境,包括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与话语方式(mode),即社会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及语言扮演的角色。⑤ 具体参看表3语域分析:
  表3语域分析
  话语范围记录社会事件,社工专业简介即向学生、家长与社会介绍该校社工培养模式及优势,吸引考生报考;话语基调反映语篇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社工专业简介撰写者如何定位高校与学生、父母与社区的关系;话语方式则说明语篇构建者选取何种语言媒介记录相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关系。然而,语域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语言实现,语域各要素配置将进一步影响语义资源的分配,并进而体现在语言层面上。
  (三)语言
  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构建人类经历,将社会事物、事件等范畴化,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与篇章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⑥ 概念功能指语言通过一系列过程记录人类社会活动,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与存在过程⑥,体现了话语范围(发生的社会事件)。因此,语篇的及物性分析可记录与反映该香港高校社工培养模式,以及反作用于该校社工人才培养。
  表5心理过程分析
  语篇是院长致学生的一封信,物质、心理与关系过程比例相当,分别占36%,28%与36%,因为语类与语域要素配置影响了语义资源分配。关系过程描述参与社会活动的人的属性及识别特征等。⑥ 该语篇的关系过程主要描述学生、课程与我们(包括学生、高校与社会)的属性。心理过程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经历存在于心理层面的表征,包括感知与认知,记录了学生与高校认识到的社会现象,具体参看表5心理过程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17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