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失灵:一个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浩志

  [中图分类号]17091.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8)12-0066-08
  [内容摘要]企业和市场一样,同样存在着失灵问题。企业失灵是指企业替代市场之后,企业不能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从而无法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达致帕累托最优的目的。导致企业失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人的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以及官僚主义;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内部激励约束、内部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垄断、集体行动的逻辑、市场狭小以及不确定性等。
  [关键词]企业失灵;交易成本经济学;帕累托最优
  
  一、概 述
  
  1937年,科斯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开创性的提出了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观点,他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产权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成本太高,而企业通过内化部分市场交易可以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换句话说,企业可以通过内化部分市场交易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同时,他又指出,企业规模不会无限扩张,直至完全取代市场,这是因为企业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也会产生管理费用。当企业规模扩张达到某一边际点,即企业再多内化一项市场交易所引起的管理成本等于其他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也等于由市场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和市场的边界也就确定下来。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了这一边界,使得企业组织某一交易的成本超过了其他企业和市场组织同一交易的成本,那么,此时通过企业组织生产就是不经济的,即企业不能以较低的成本配置资源,也就是企业失灵。企业失灵与市场失灵一样,都是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企业失灵是团队生产努力的购买者与供给者追求个人利益导致企业整体帕累托非效率的结果。企业可以部分解决市场失灵,但是由于企业也会失灵,因而其解决市场失灵的范围很有限。
  目前,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非营利组织失灵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但是对企业失灵进行全面考察的文献却寥寥可数。关于企业失灵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论,产业组织和组织生态学者们认为,环境因素对企业失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由于受到外生的产业及环境因素的制约,无法作出真正的战略选择,从而导致企业失灵, 因而管理者们的作用应该忽略。学者们把他们的观点统称为宿命论。与产业组织和组织生态学者们的观点相反,组织研究和组织心理学者们认为,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主要的决策制定者,他们的行为和洞察力是企业失灵的根本原因。学者们把他们的观点统称为唯意志论。Kamel Mellahi和Adrian Wilkinson在对宿命论和唯意志论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框架,他们认为,导致企业失灵的原因有四个因素,即环境因素包括技术不确定性、经济以及制度变化等,生态因素包括人口密度、组织规模和年龄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组织因素包括高层管理者的任期和同质性以及过去的成绩等,心理因素包括管理者的洞察力和认知力等。Jaequeline Kam通过对英国电讯设备供应商Marconi公司倒闭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环境变迁和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环境因素、人类行为因素以及利益集团(外部股东)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的趋势等都会导致企业失灵。陈定坤分析了科层组织中的“官僚失灵”问题,他将企业内部协调所导致的经济低效率称为“官僚失灵”,认为产生官僚失灵的原因在于在科层组织中机构比较庞大、激励机制比市场中的弱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产权界定不完全清晰。杨柳和杨群分析了企业内部的两种失灵问题,即企业内部市场失灵和管理层失灵,认为企业内部市场失灵的表现为公共品供给不足、内部信息不对称、内部垄断供给、外部性和不确定性,而管理层失灵则源于管理层以企业利益为代价的自利行为。陈宪将组织分为企业、政府和民间组织三种形式,认为企业失灵的原因在于企业成本不能实现最小化、所有权或产权以及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文献要么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失灵的原因,要么从组织经济学或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企业失灵,而且其分析并不全面。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以威廉姆森建立的组织失灵框架为基础,对企业失灵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二、企业失灵的原因
  
  威廉姆森是最早对组织(企业)失灵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1975年,他就建立了一个组织失灵的框架,将组织失灵的原因归为四个因素,即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环境因素包括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交易者(卖主或买主)稀少,以及由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最后是交易氛围因素如互惠主义和利他主义。但遗憾的是,威廉姆森并未就此展开分析,后来的学者也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本文以威廉姆森建立的组织失灵框架为基础,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企业失灵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失灵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另一个是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又可分为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下面对此逐一分析。
  
  (一)人的因素
  1 有限理性。西蒙认为经济行为人“意图有理性,但仅仅有限的如此”,“因为单个人的知识、预见力、技术以及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组织对实现个人的目的来说才是有用的投资。”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组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克服人的有限理性问题,但是如果企业规模持续扩张,有限理性所带来的问题便会再次出现。由于理性的有限性,控制的跨度也就有限,那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势必要增加企业内部管理的层次。这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便会发生信息损失,而且这种损失会按几何级数增加并积累起来。最终会导致最高决策层往往在一种信息严重扭曲的环境下作出决策,从而使得规模收益下降,单个交易的成本增加,以至于超过市场组织该交易的成本,其结果便是企业出现失灵。另外,由于企业的各个参与者,包括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员工,他们各自的偏好和目标函数并不一致,这样在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他们在追求各自目标时,往往产生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率不一致的两难困境,此时因有限理性,他们一般会选择个人利益而放弃整体效率,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效率的丧失。
  2 机会主义。机会主义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更一般的意义上说,它是指不充分揭示有关信息,或者歪曲信息,特别是指那些精心策划的误导、伪装、掩饰、颠倒或其他种种混淆视听的行为。机会主义在企业中最常见的表现为道德风险和代理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层次增多,这一方面导致对企业管理者缺乏最直接的监督,从而使得机会主义行为不断滋生,包括尽量提高自己的薪酬、个人权利,增加在职消费,而不顾股东和企业的整体利益;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不断攫取企业利润,欺上瞒下,或者消极怠工;为达到自利目标而与内部利益集团合谋,

或者迫于内部集团压力而参与或纵容内部寻租活动等等。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中小股东,在企业经营困难面临被兼并收购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不是出售手中的股票给更好的管理者而是保留所持有的股票或者抬高收购价格,从而有可能导致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效率的机会白白丧失,同时也使得通过资本市场来约束管理者卸责行为的规制机制的效用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低效率的企业仍然健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管理者制定激励制度时,企业的员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往往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隐瞒或者歪曲自身努力成本的信息,使得激励制度失效,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率。最后,由于影响可观测的产出的因素除了不可观测的个人努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如一般经济情况、天气等,因此,管理者和员工不可能根据投入量签订合约,只能根据产出量签订合约,这样很容易在企业员工之间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搭便车,从而使得企业的效率下降。以上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抵消掉部分甚至全部由于企业代替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约。企业规模越大,机会主义行为就越多。
  3 官僚主义。由于在企业内部存在等级制,因此如同在政府部门一样,企业内部也存在官僚主义,企业管理人员类似于政府官员,通过干预企业内部运行,以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官僚主义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1)帅才倾向。高层决策者往往相信自己比下层决策者和员工具有更正确的决策能力,因而经常听不进去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另外对于那些并不复杂的问题,管理者们总喜欢在其面前显摆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帅才”的形象,而事实上其能力往往言过其实。这样,在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面对的问题愈来愈复杂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再加上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因而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的风险,引起经济效率损失。(2)追求次要目标的战略倾向。由于物质在企业中的激励作用不如它在市场上的作用强,也就是说在企业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政治博弈和政治偏好,结果导致在管理中就会更加普遍的采用“人治”的做法,动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去追求次要的目标。这一方面增加了管理成本,导致效率损失;另一方面违背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使社会的整体福利受损。(3)原谅失误的倾向。在市场体制中,对于每一个经济主体来说,一旦决策失误,他就要承担风险,并为之付出代价。但在企业内,有了失误可以解释原因,可以进行谈判,并会得到谅解。这为机会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官僚主义与企业规模直接相关,企业规模越大,官僚主义行为就多,而且股东控制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治理成本,从而导致边际交易成本增加,引起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下降,其结果便是企业失灵。
  
  (二)环境因素
  1 内部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内部激励约束、内部产权的界定、信息不对称以及集体行动的逻辑等。下面对之进行逐一分析。
  (1)内部激励约束。在企业内部,资源是通过指令的方式进行调节的,而非市场中的价格机制,这容易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公司总部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操纵会计系统,进行策略性的再分配,而不管各分部的偏好如何,这会降低企业内部的激励强度,并导致更多的官僚成本;二是企业内各分部由于没有像在市场中的那种利润驱使和竞争压力,丧失了进取的动力,而且各分部的行为目标将不再是占领市场,而是取悦于上级,外界对它的刺激力减弱;三是由于计量和监督的困难,在利润分配上容易搞“一刀切”,这一方面损害丫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作出重大贡献的部门及个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了另外一些部门及个人的偷懒和搭便车行为;四是在大企业中,个人报酬更多的依赖于他所处的位置,而非直接的贡献度。以上这些都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虽然企业内部会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以及许以高位,但是企业内部的激励强度远不及市场中的激励强度。激励强度的减弱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直至企业失灵,重新回归到市场之中。
  (2)产权界定不完全清晰。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而剩余索取权则是产权的本质。在企业内部,存在像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所说的那种团队生产,这种团队生产的总产出要大于每个成员分别进行生产所得出的产出之和。但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整个团队的,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在对报酬的计量和生产努力的监督有困难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对该团队产出的产权界定不完全明晰,由此产生偷懒和搭便车现象。虽然各成员之间可以达成一个协议,由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来检查成员的投入绩效,但是却会产生另外的问题,如委托代理问题以及道德风险等。另外,在各个团队之间以及团队与总部之间,虽然权利安排比较明确,但仍存在不少模糊区域,尤其是团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较强时,模糊区域就更大。在模糊区域里,若有利可图则互相争夺,无利可图或者有责任要担,则争相逃避,唯恐避之而不及。这些都在无形中损失了企业的效率,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计量和监督问题越发突出,从而使得企业的治理成本增加,单位交易的成本上升。
  (3)信息不对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层组织越来越多,信息在从下级向上级传递过程中,会产生信息损失;同时决策在从上级向下级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这种现象。更重要的是,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对于股东而言更为了解,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可能会隐瞒、歪曲某些信息,从而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管理者无法知道每个员工准确的努力成本信息,员工也不清楚在自己付出努力之后管理者是否会信守承诺;同时每个员工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越细、复杂性越高时尤为如此。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且企业规模越大,科层结构越复杂,层级也就越多,就越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或失真,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就越可能低下。
  (4)垄断。正如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一样,它同样会引起企业失灵。垄断包括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在企业中这两种垄断同时存在。首先对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而言,他们由于具有在企业特定经营部门的专长、特定产业的技术优势或经证实了的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的能力,因此他们这个管理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在与企业的所有者也即他们劳动努力的购买者进行谈判时处于垄断地位,从而增加了谈判签约的成本,为以后攫取企业利润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导致通过代理人市场约束管理者卸责行为的规制机制的作用大大减弱。其次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过程越来越专业化时,他们的专业技能可以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资产专用性),这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在与企业管理者也即他们劳动努力的购买者进行谈判时的能力,另一方面会导致在企业各种专业工作者间协商各自合

约的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员工拥有企业关于时间、地点的特点情况的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专用性,从而形成信息垄断,管理者只有依赖于这些知识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因此员工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与管理者进行讨价还价。这显然会导致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在作为买方的管理者具有垄断势力时,这种内耗更为严重,从而影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
  (5)集体行动的逻辑。相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分部而言,由它们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是一个相容性的利益集团,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便是它们的公共物品。但是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壮大,有以下几个原因使得企业不能增进它自身的利益,提供该公共物品:一是企业规模越大,增进企业利益的人获得的企业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企业的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虽然大于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因此他们就缺乏较强的激励去获取该公共物品,即使企业集团能够获得一定量的公共物品(利润),其数量也是远远低于最优的水平;二是企业越大,任一个体所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小到不足以抵消他为此所支付的成本,因此这部分人不会付出努力只会搭便车;三是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的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为实现一次交易所需的程序可能就越繁琐,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虽然通过选择性激励机制,对企业内的每一个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可以部分解决由以上原因所带来的搭便车问题,但是企业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做到“赏罚分明”花费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包括有关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以及奖惩制度的实施成本等。另外,对于大企业内的每个员工而言,他们的行为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搭便车和投机动机。除此之外,在大企业中,每个成员不可能彼此认识,因此企业事实上不可能是个友谊集团,在他们的偏好或者利益不一致甚至冲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管理协调费用。也就是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其利润不一定增加,但是其成本和各种费用却是增加的,当边际成本的增加大于边际收益的增加时,企业便会失灵。
  2 外部环境因素
  (1)市场狭小。市场规模的大小限制了社会分工的程度。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兼并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分工组织,以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但是如果市场很狭小,社会分工程度很低,企业通过内化一部分市场交易未必能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组织无法形成。另外,如果双方交易的频率很低,或者不牵涉到专用性资产,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不仅不会减少交易成本,反而会使得管理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失灵。
  (2)不确定性。企业通过内化市场交易可以部分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如由信息不对称、各种策略性行为所导致的不确定性等,但是对技术的变革、需求结构的变化、规章制度的变迁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等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却无能为力。威廉姆森在分析治理结构时,也只是假定不确定性的严重程度足以要求人们作出关于适应它的连续性决策问题。由此可见,在面对某些不确定性问题时,企业同样也会出现失灵。
  
  三、结 语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企业失灵的原因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企业失灵有不同的理解。管理学上把企业失灵等同于企业经营失败、企业破产倒闭以及企业退出市场等,因此把企业失灵的原因很自然的归结到企业家的能力、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经营的财务困境等因素上来,并且建立了一系列指标来预测企业失灵。目前,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失灵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本文是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失灵的原因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注重微观分析,它把企业看作一种治理机制而非一个生产函数,对行为的假定更为慎重,特别强调私下解决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企业失灵定义为这样一种情形:在企业替代市场之后,企业不能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从而无法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达致帕累托最优的目的。威廉姆森虽然建立了一个组织(企业)失灵的框架,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何为组织(企业)失灵。目前,从经济学尤其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失灵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对企业失灵的定义更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学者们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责任编辑:陈健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4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