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新农村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不公平,除了反映在贫富差距过大之外,便是反映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马太效应”。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导致出现了不公平。如果在再分配过程中,尤其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再度失去公平,不公平现象必然将进一步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公平有效地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包括基本保障在内的公共产品,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所以,我们必须以公平优先的原则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入手,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如何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55(2006)06-0113-03
  
  一、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共产品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套符合具有中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下表: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表和国家支出于农村与城镇的对比表):
  
  注:资料来源于《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财政部财税数据。因资料不全,城镇救济福利费、基本建设费用和科技三项费用是由国家财政救济福利费、基本建设费和科技三项费用分别减农村救济费、基本建设费用和科技三项费用得到。在人均纯收入一栏中,农村为人均纯收入,城镇为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第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城市偏向”。从表一和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明显存在着“城市偏向”。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平性,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有权使用或消费公共产品,而这种使用或者消费通常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使用或者消费,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是靠纳税人所纳税收。但是,在我们的国度里公共产品却成了城市特有的产品,广大农村与公共产品基本无缘。在现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政府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到了城市,农业积累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另外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中央财力有限,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较少,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自身积累的提高。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机制存在单一性。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财力物力不允许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由政府一手包办,必须与非政府资本共同解决。但是目前就投资而言,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往往也是公共产品的投资主体。产生这一问题,既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征有关,又与政府限制私人资本进入的政策有关;就融资而言,公共产品投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收入,对外融资比较少。这种投、融资机制的单一性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
  第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存在缺陷。基层决策者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不是根据农村社区内部的需求和所需公共产品的成本决定,而是来自社区外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甚至是为了满足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的政绩和利益的需要,出现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缺乏科学性。
  第四,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存在非对称性。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农民和政府双方之间的信息往往不能相互沟通。而政府又不加强这种沟通,做出主观判断,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是农民不需要的。那些农民不需要的公共产品,长期搁置在那,造成一种非常严重的浪费。
  
  (二)城乡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不平衡性
  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性。
  第一,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农民自己负担,政府投入很少,这对农村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种供给主体的差异和政策待遇的不同,直接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失衡。
  第二,不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如经济发达地区能为当地农村地区提供较多的公共产品,而经济落后地区对当地农村地区只能提供较少的公共产品。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存在着严重不足
  第一,农村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类的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电信和基层政府行政服务等设施普遍落后。农村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第二,农村生产要素类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在农业科技、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基础研究、信息系统等这类软公共产品供给方面也非常匮乏,农业产品与市场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的力量都非常薄弱;农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农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农民生产没有总体性的指导,存在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即使具有一定的指导性,都是一种不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的“形象”指导。
  第三,社会类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我国农村在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文化、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文化和环境保护基本上还很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村依然存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现象。
  
  二、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
  
  (一)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
  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摆布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四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五是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六是要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
  
  (二)以坚持市场经济为原则
  农民历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就是广大农民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起来的,没有农民的参与,所谓的“民工荒”、“民工潮”也就不可能出现。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广大农民进城务工的支撑。农村住宅从来都是由农民自己解决的,自主自建自用。事实上,改革开放后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也源于农民的创新。因此,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向农村倾斜,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效益核算,让农民作主,这样才能使公共产品的投入真正意义上的落到实处。
  
  (三)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导向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率还很低下,说明提高农业生产力还有很大的空间。促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要:
  第一,加大农业生产要素公共产品的投入。农业生产要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市场化,必须加强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截至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中,汽车每百户才有1.43辆、大中型拖拉机才2.24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才18. 78台、机动脱粒机才10.12台、胶轮大车才12.88辆、农业水泵才22.06台2,说明我国的机械化操作还很落后,必须要尽快加大农业生产要素类公共产品的投入,使农业生产率尽快得到提高。加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让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民的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实现其价值。
  第二,加快农村教育科技事业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快农村教育科技事业公共产品地投入,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加快农村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彻底改变农村人上不起学的历史。在巩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活动,加强农村现代农业技术的培训和基础知识教育。
  
  (四)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体制保障
  深化农村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全面深化我国农村改革,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以及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等。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此方面改革的重点将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
  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体制改革。这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关键。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先后进行过3次全国范围的乡镇机构改革。从2004年起,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内容,已在部分地区部署了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工作。
  第二,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长远性、基础性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有两大问题:一是现行财税体制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乡镇财政和农民负担。二是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困难和辍学等问题依然严重。
  
  (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步入小康,是我们面临的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必须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根本目标,我们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公共设施类产品的供给要以满足农民实际需要为前提,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活生产需要,不能盲目模仿城市的建设模式,农民不需要的项目,不能盲目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凡是能够用的或者稍微加以改造后能继续用的,都不要盲目拆迁,科学指导,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时候,防止对农村自然风貌的破坏。
  
  三、结论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的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同时要坚持:一是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二是以坚持市场经济为原则。三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导向。四是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体制保障。五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国富,孙金华.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J].经济问题,2006,(02).
  [2]何晓星.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3]陈斐,康松.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对策[J].求实,2006,(02).
  责任编辑:田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47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