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健身行为习惯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高校大学生的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结论:1)湖北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49.1%,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50.9%。其中,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人数远远高于女生;2)对健身的兴趣、意志品质、设施器材因素、健身的情感体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健身的认识、各种体育竞赛影响、专人的指导和带领、是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3)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除以上共同因素外。有无特长项目和人的惰性两因素对男大学生影响较大;而自身的需求和天气环境两因素对女大学生影响较大;4)场地器材设施因素,即场地器材匮乏一直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建议: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改善健身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始终将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重视传媒宣传作用,引导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 大学生;健身行为;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1009-783X(2007)04-0084-0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s with experts,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etc.the autho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fitness-keeping behavior and habit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Hubei Province.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1.Those who have kept a physical exercise habit account for 49.1% of the tot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among whom male students are far more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while those without the habit account for 50.9% of the total.2.The main factors that may help form the fitness-keeping behavior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re interests,perseverance for fitness,facilities and equipment,personal emotional experience,atmosphere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awareness for fitness,influence of various sports competitions and special guidance of experts.3.The factors that may help form the fitness-keeping behavior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can be varied.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having specialized sports abilities and the factor of laziness may largely affect the male undergraduates,while personal demands and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conditions are essential for female undergraduates.4.The factor of shortage of training spots and facilities have always been restraining the formation of undergraduates’ fitness keeping behavior.Suggestions: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building should be put into plans to improve the fitness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 an athletic culture atmosphere.The undergraduates’ habit of fitness-keeping should be cultiva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Besides,the media and publicity function should be utilized to guid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ormation of fitness-keeping behavior.
  Key words:Undergraduate students;Fitness-keeping behavior;Behavior and habit
  
  本文对湖北高校大学生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对大学生自身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归纳。以求探明影响大学生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力争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及标准的界定
  
  1.1 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
  有关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目前说法不一,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它具有一般习惯的基本特征。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则是指学生长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从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体育心理学》一书对体育习惯的解释为:“是特定的情景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为人们在后天不断的身体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高度自觉和生活化了的行为倾向。
  1.2 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判断标准的界定
  根据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的内容特点,以及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即进行锻炼的时间、频率、强度分别达到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3次以上、中等强度)。形成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应以一定的锻炼频率、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持续时间为保证。
  据查阅的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学者曾提出进行一种新行为的个体将沿五个阶段有序进行:(1)前凝神阶段,(2)凝神阶段,(3)准备阶段,(4)行动阶段,(5)维持获得阶段。而维持获得阶段是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已保持6个月以上。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判定的依据是以下列四方面的内容,即锻炼频率为每周3次或3次以上;锻炼强度为中等强度;每次锻炼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锻炼持续时间保持6个月以上。我们将用这四方面判断学生有无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了湖北省6所高校(其中部属高校4所,省属高校2所)的大学生,共630名,其中男生384名,占60.95%;女生246名,占39.05%。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综述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其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特征,归纳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定义以及判断标准等。
  2.2.2 专家访问法
  访问武汉地区高校多年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指导群体健身活动的专家教授二十余人,了解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健身行为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形成体育健身习惯的影响因素等。
  2.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设计: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问卷的设计要求自行设计问卷。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并进行修订,形成最终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包括每次锻炼时间、强度和频率以及参与锻炼的期限);二是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兴趣、意志、器材、情感、氛围、需求、环境等二十余项)。
  问卷的信度:为保证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设计的问卷首先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预调查,发放问卷50份后全部回收,运用折半检验法,对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两部分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856。呈高度相关,具有较高的信度,符合问卷设计的信度检验要求。
  问卷的效度:问卷经多次修改及预调查修正后,通过邮寄、走访等形式请体育专家、教授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全面审核,并分别对问卷内容进行“可行、基本可行、不可行”三级维度的评定,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5份,有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92%。调查基本情况(见表2)。
  
  据表1的数据可知,专家对问卷的有效性给予了可行性评价,在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经过对各位专家意见的归纳与整理进一步修正问卷。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回收650份,回收率100%。经检验,有效问卷为630份,有效率为96.9%。问卷发放方式利用教师上体育课时统一发放、回收。调查时间为期一个月。
  2.2.3 数理统计法
  全部数据的统计在计算机由SPSS统计软件完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
  3.1.1 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率
  
  由表3统计表明,大学生每周锻炼1~2次的比例最高,男、女生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是46.36%、51.63%;其次是每周3次以上,男、女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是47.65%、34.14%;不锻炼男、女生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是5.99% 、14.23%。
  从性别上看,女性与男性存在差异,每周3次以上,男、女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是47.65%、34.14% ,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是5.99%,女生的比例是14.23%,显示出不锻炼的女生数量高于男生,锻炼次数也明显不足的现象。总体情况分析具有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男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3.1.2 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
  由表4统计可知,从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上看,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时间30分钟以下的男生占29.43%、女生占57.72%,显示女大学生的健身时间明显短于男生,女大学生的每次锻炼时间不足。
  
  由表5的统计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的每次健身强度在中等以上,仅有少数大学生位于中等以下。中等以下比例男生占13.02%、女生占22.36%,两者比较显示女生锻炼强度明显不足;但感觉强度中等与比较累的比例,男、女生比较接近;在非常累的人数中女生比例明显减少。
  3.1.4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由表6的统计可知,持续健身时间6个月以下的男、女生所占比例为28.13%、61.79%,女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健身活动的持续性方面,明显不如男生。
  总之,根据本文有无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标准进行统计可知,有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学生的比例为49.1%,无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学生比例为50.09%。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男生有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特别是在健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尤为突出。男、女生在中等强度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6.98%、77.64%,相差近10个百分点。男、女生在持续6个月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1.87%、38.21%相差两倍多,可见在持续性方面相差很大。所以,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培养主动锻炼,积极健身的思想观念。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特别是女生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3.2 影响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分析
  影响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很多,经过问卷调查统计。将学生选择较多前十二种因素进行统计,如表7。
  由表7的统计可知,以上的各因素可归纳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1、2、3、4、5、9、11项为主观因素,6、7、8、10、12为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占主要方面。影响男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对体育健身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无不与其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有关。而影响女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意志品质,可见加强女生的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是多重要。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的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面临着大学“扩招”,体育场地、器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受国家教育投资、学校体育投入资金和学校的校园面积所限,使原本不足的体育场馆(场地)器材等更为缺乏。有体育锻炼氛围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这正好给我们指明了锻炼氛围是养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之处。
  
  4 结论
  
  4.1 结论
  1)湖北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49.1%,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50.9%。其中,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人数远远高于女生。
  2)对健身的兴趣、意志品质、设施器材因素、健身的情感体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健身的认识、各种体育竞赛影响、专人的指导和带领、是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
  3)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除以上共同因素外。有无特长项目和人的惰性两因素对男大学生影响较大;而自身的需求和天气环境两因素对女大学生影响较大。
  4)场地器材设施因素,即场地器材匮乏一直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
  4.2 建议
  1)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着重加强培养和教育,改革体育课结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为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2)场地设施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学校应高度重视,应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改善教学环境,优化学生健身环境,创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3)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为核心,重视课内锻炼知识、方法和手段的传授,使培养体育意识、能力、习惯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始终。
  4)学校体育教育应转变观念,注重实施课内外体育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体育竞赛的开展,发挥体育俱乐部锻炼导向的促进作用,创设良好体育锻炼氛围。
  
  参考文献:
  [1]程小虎,卢标,张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特点的调查研究闭[J].体育与科学,1998,(3):55-58.
  [2]季浏.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7-11.
  [3]程小虎,张恺.国外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1998,(1):44-47.
  [4]郑李如,林少娜.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4):114.
  [5]董育平.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归因比较研究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324-325.
  [6 ]叶明达等.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闭[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2):42-43.
  [7]程小虎,等.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田[J].中国学校体育,1998,(5):58-59.
  [8]何步文.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终身体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4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65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