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安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代世界文化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化差异的存在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原因与动力。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为保证我国文化安全不仅要应对外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时还要谨防来自于内部的挑战――文化部落主义。为确保我国文化安全要做到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整合并加强文化外交。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安全;文化部落主义;文化自觉;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7)02―0117―04
  我们当今处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多元性是其构成的主要特征。西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体系的渗透、侵蚀甚至颠覆,使得文化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安全问题的重要内容,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一、文化差异、多元文化格局
  
  对于文化差异,中外学者多有论述。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有人认为,东方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等等。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认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则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每一种文化必须要保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才不至于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而作为“支撑人之生存和社会运行,为我们的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提供标准的文化底座”,是一国自立于世界并谋求发展的根基和依据。
  文化差异的存在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原因与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纵观三千余年的人类文明史,不是一种文化,而是希腊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希伯来文化传统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等多种文化共同谱写的。恰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常常被证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向埃及学习,罗马向希腊学习,阿拉伯向罗马帝国学习,而文艺复兴的欧洲又向拜占庭帝国学习。”
  我国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在雅斯贝尔斯文明轴心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轴心时代”的理论。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二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据此可以认为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可能形成包括欧美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和中东与北非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以色列和分散在各地的犹太文化等在内几种文化潮流,并且将会成为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文化霸权主义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依仗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优势,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从理论上讲是以自我为轴心来评判其他文化的好恶,从实践的角度讲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改造或教化其他国家或民族,而不管后者愿意与否。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表现尤甚。古罗马帝国时代,罗马统治者就在被其征服的民族中推行罗马的语言、宗教信仰、罗马式建筑以及市民文化,即所谓的“罗马化”。现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更是伴随着对非西方文化的征服。西方国家自15世纪末以来进行的全球范围的征服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改变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更表现在精神生活方面。“在征服者的枪炮和传教士的十字架的双重摧残下,印第安文化被掩埋在片片废墟之中,成为欧洲文化在美洲传播的牺牲品”。欧洲早期殖民者对墨西哥文明的毁坏,美国“西进运动”对土著文化的灭绝,都是铁证。这种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后来逐渐发展为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改造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使这些国家按照西方设计好的道路发展的文化霸权主义。
  当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扩张与文化霸权,即通过对外援助、利用文化交流和借助大众传媒等方式强行推行西方价值观念、民主、人权标准和生活方式。里根认为,美苏全球冲突的最后决定力量“将不是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要“通过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来影响苏联人民。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说:“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冷战之后,文化战略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发凸显。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设计实施的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十条诫令》则吹响了美国人对中国发动一场“文化战争”的号角。
  
  三、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从国家安全产生过程来看,国家最初形成时就已经存在的国家安全‘原生内容’包括国民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后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陆续出现了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包括在政治安全中的意识形态安全等国家安全的‘派生内容’。”有学者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是指国家以主流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各种文化体制、机制、秩序的运行常态及其所标示的国家文化主权、文化利益及文化尊严的完整性、有机性不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相关活动所干扰、妨碍、侵蚀与破坏。国家文化安全包括文化政治安全、文化经济安全、文化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创新能力安全和文化民族安全等五个方面。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行径构成了中国文化安全的外部威胁和挑战。这种威胁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安全与民族文化安全两个方面。
  在意识形态方面,美国力图突破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极力宣扬西方的人权观、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致使国内有些人淡化意识形态或者主张思想观念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搞乱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向心力。
  在民族文化安全方面,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和好莱坞电影以及网络上的英语霸权向中国的青少年抛售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模式受到威胁,我们的文化传统受到质疑和消解。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横行,否定传统、集体失语的现象比比皆是。理论界一些人言必称西方,缺乏自身的文化创新,成为西方理论的附庸,这种现状令人堪忧。正如胡惠林所指出的,“言必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正是这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造成了当下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的深层弱化,使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失去了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82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