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认知隐喻观及其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采用认知隐喻相关研究材料,借助定义和分类法,从认知角度就认知隐喻的理解和翻译策略展开讨论,旨在探索认知语境对隐喻及其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境;翻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认知语境是人民互明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2]学者彭建武在其《认知语言学研究》一书中补充说:“这种语境,亦可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是语言交际双方共享的前提,它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交环境,还包括双方的各种期待、设想、信念、记忆等。”[5]所以说,认知语境始终是在不断的变化更替着。在话语交际的过程中,随着交际对象、内容、时空、场景等信息的变更,人们会选择某种的认知语境。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话语交际环境中,特定的相关的信息或知识才在交际者的大脑中被激活并提取出来,用以理解当前的话语。而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者在听到说者的话之后,在自己的认知语境中选择出与说者的交际意图相关联的信息或假设,从而推导出说者真正的信息意图。也就是说隐喻的理解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认知语境的选定过程。[3]
  二、认知隐喻观
  正因为有了认知语境的变化和选择,对隐喻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表层概念,而深入到认知体系。在认知学界,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的理解和定义被称为隐喻的认知观。很多当代认知学家对此持有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中,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对隐喻认知观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其基本观点为: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6]在认知隐喻观的理解中,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在本质上都是普通语言的体现,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主要是视角和认识的不同。隐喻性思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概念化方式,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的手段。世界上各种语言都遵循这一规律。对认知隐喻的研究,其本质就在于通过分析语言的隐喻用法探究人类共有的思维认知能力和认知模式,更好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隐喻的分类
  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将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通过一个概念的结构建构另一个概念,使一个概念的特性转移到另一个概念中来,在来自于两个不同认识域的概念之间建立对等关系,产生一词多义现象。如“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隐喻中就包含了几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成分:解决难题的智慧、战胜困难的能力。力量所特有的典型特征,都转移到知识范畴上来,在两者间建立起某种意义上等同的概念。
  (二)方位隐喻
  指参照上下、前后、内外等空间方位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隐喻概念。也就是说人们用具体的空间方位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涵义和概念。如英语中“He is in high spirit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像“Don’t let me down.”由空间意义的下降引申为情绪上的下降或是情感上的滑落。
  (三)本体隐喻
  本题隐喻是指根据物质世界的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抽象的范畴及其关系。[4]也就是用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去形容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如“cash flow(现金流)”,英语中常用流水表示不断变化的经济事务,中文的用法也不径相同。所以隐喻在这里是很恰当、形象的表达。
  四、认知隐喻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涵的意义和文化形式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而隐喻的翻译则更是需要将对一种语言文化的深层认知传达得淋漓尽致。关于隐喻的翻译,国内外学者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国内的柯平先生提出了五种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发;归化法;明喻法;直译加注法;概略或释义法。国外对隐喻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Newmark,他提出了七种翻译方法:直译法、套用法、明喻替换法、明喻加注法、意译法、删略法、直译加注法。[7]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翻译方法的认识都很深入有代表性,而笔者将从直译、意译、换喻和加注这四个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
  (一)直译法
  有些事物在两种不同文化中无论是其隐含意义还是字面意义都几乎完全相同,这时可采用直译法。这样翻译保留了源文的结构,在让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的语言特点的同时又向其传达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如“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竹篮打水一场空”(To draw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all in vain.)。
  (二)意译法
  由于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一些隐喻的翻译中,直译法无法将其具有的独特源语文化特征表达出来,这时句需要采用意译法。意译法指只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而放弃对喻体本身的翻译,也可被称为“舍喻体译喻义法”。这种翻译主要是基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对等认知,也不能找到概念域在目的语中的隐喻。意译文跟源文在结构语法上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意译后的隐喻语言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功能对等。如“Justic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很好地避免了直译法会造成的另人费解的窘境。再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虽然这句译文与源文喻体本身完全不能对应,但它却很准确地传达了源文的含义。
  (三)换喻法
  中英文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表达习惯,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往往会运用不同的喻体。所以在隐喻翻译中,适当地变换隐喻的喻体,有利于译文语言的表达和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如“To kill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瓮中之鳖”(a rat in a hole)。虽然目的语与源语采用了不同的喻体,但是所创造的形象是相同,并且传达了同一种精神,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
  (四)加注法
  在译文中有时保留了源语的喻体形象,由于文化认知的差异,源文隐喻中所蕴涵的特定文化背景、历史典故、人物撰载等信息对于源语读者来说不言而喻,但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却难以理解。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有清楚全面的了解,达到交际目的,可用加注法进行翻译。如“He is another Shylock.”(他是又一个夏洛克。注:夏洛克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非常刻薄吝啬的商人。)再如“八月十五的月饼――一盆子来,一盆子去。”(Moon cakes (traditional given to all one’s friends and relatives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n the 15th of the 8th lunar month)― one plateful being brought in and one being taken out; coming and going.)这里对八月十五的月饼的节日日期和习俗进行加注说明,使得译文的隐喻含义更加明朗,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接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而是人类认知能力在语言中的体现。对隐喻的理解首先取决于认知语境的选择。而认知隐喻的翻译应从认知角度视不同语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关键在于能准确表达源语的含义,并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达到交际的效果。更旨在交流中英文化,以实现翻译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Sperber D &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3]陈惠芳.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J].绥化学院学报, 2010,(6).
  [4]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5]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6]孙桂英.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英汉隐喻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6).
  [7]曾杭丽.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J].鸡西大学学报, 2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13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