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王逸《招隐士小序》各本辨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人们研究《楚辞》最常用的版本即是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本,此本宋本不存,所存为明翻宋刻本。其中王逸《楚辞章句》,不论是序还是注都存在一定抵牾。这一点在《招隐士》作者及《招隐士小序》上反映尤其明显。本文拟从三种不同文献记载,对《招隐士》作者及王逸《招隐士小序》进行辨误,认为《文选集注》《招隐士小序》最近王逸小序原貌。
  关键词:文选集注本;徐坚本;补注本;原貌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9)02-0017-04
  
  一
  
  《招隐士》的作者及王逸《招隐士小序》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有三种不同的记载:
  日本金泽文库《文选集注》骚类残卷《招隐士》下著录为(以下简称《文选集注》本)。:
  序曰: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也。
  徐坚《初学记》著录为(以下简称徐坚本):
  王逸刘安《招隐士诗序》曰:招隐士者,淮南王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八公之徒,感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词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
  补注本著录王逸《招隐士小序》为(以下简称补注本):
  《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成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虽身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从以上三本著录情况来看,《文选集注》本著录的署名为“刘安”,而王逸小序却认为是“淮南小山”所作,一本之内署名与小序中提及的作者姓名有矛盾:补注本小序本身内容有矛盾的,如将“小山”当作作者,又作为辞赋分类:徐坚本虽未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但很明显又与《文选集注》本及补注本的著录内容相互抵牾。
  《文选集注》本与补注本署名虽有异,一认为是刘安,一认为是淮南小山,但就各自所录的王逸小序的内容来看,二本有两个共同之处:其一,均认为《招隐士》为淮南小山作;其二,均认为是淮南小山为闵伤屈原而作。但是二本最大的差异是,补注本中“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一段文字,为《文选》本所无,而这正是徐坚本的主要内容。细绎这段文字,我们便可发现,这里又将“小山”与“大山”相对,与《诗经》中的“小雅”、“大雅”比附,这一比,又将“小山”视作辞赋的分类。那么,补注本一本之中,“小山”一是作者名,一是作品的分类,就显得相互矛盾了。
  徐坚《初学记》由于其类书的性质,不知其所录是否为全序或有所节录。其署名为刘安,虽与《文选集注》本相同,但就其所录王逸小序内容来看,与《文选集注》本明显不同:徐坚所录王逸序也认为是刘安作;刘安作《招隐士》的目的是“招怀天下俊伟之士”:序文中的“小山”是作品名,且突出了这一作品为“八公之徒”所作的“八公”的地位。所以,徐坚所录署名虽与《文选》同,但其著录的王逸小序与《文选》本著录的王逸小序实质上有明显的差异。
  从以上三本的重叠交叉、相合与不合的来看,我们必须弄清的四个问题是:其一,《招隐士》的作者是刘安还是淮南小山;其二,“小山”是作者还是作品分类;其三,《招隐士》的主题与王逸所认为的《招隐士》的主题的区别;其四,三个版本的著录的王逸序究竟哪一个版本更接近王逸小序原貌。这四个方面又是密切相联的。
  
  二
  
  从补注本看,《楚辞》中有些篇目的作者多有歧义,如《大招》目录下署曰:“屈原或日景差”,王逸序文曰:“《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屈原放流九年,忧思烦乱,精神越散,与形离别,恐命将终,所行不遂,故愤然大招其魂,盛称楚国之乐,崇怀襄之行,以比三王,能任用贤,公卿明察,能荐举人,宜辅佐之,以兴至治,因以风谏,达己之志也。”《惜誓》目录下署为“贾谊”,王逸序文日:“《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日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而身以亲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从以上两例可见,王逸对作者有疑问的都有说明,并且在序文中表明他的看法。如《大招》虽有屈原和景差作之异说,但从序文及注可见王逸还是认为是屈原作,而非景差。《惜誓》一是无名氏,一是贾谊。从序文及注来看,王逸还是认为是“无名氏”。按以上之例,如果王逸《楚辞章句》原本中《招隐士》有两个作者的话,即为刘安或淮南小山作,应在序文中有所说明,但从三本的序文来看,王逸均无说明。所以,《招隐士》一篇的作者,至少在王逸的《楚辞章句》中不存在两个作者的问题。
  那么,《招隐士》的作者究竟是谁呢?“小山”是作者还是作品?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云:“天下方术之士多往归焉。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技、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载:“《淮南王》,淮南小山之作也。淮南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在。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焉。”《初学记》卷25载梁江淹《灯赋》云:“淮南王,信自华。命采女,饵丹砂。学风音,紫霞没。白日沉,挂明灯。散玄阴,顾谓小山儒士,斯可赋乎?于是泛瑟而言曰:‘………以上材料,可值得注意者三:其一,都将“小山”看作是刘安的门客而非作品,八公与淮南小山均为淮南王宾客,都参与淮南王的著述;其二,八公的地位似比小山高,与淮南王刘安俱仙去:其三,除王逸所说的《招隐士》外,淮南小山还创作过《淮南王》曲,表达了对淮南王与八公仙去之后的思念。所以尽管有关“淮南小山”的文献有限,但是从以上资料,我们至少可以认为从汉至南朝,人们大都认为淮南小山为刘安的宾客,且颇能创作。
  又,王逸《楚辞章句》的一个特点,就是将《楚辞》的所有作品都与悯屈、伤屈联系起来。汉人作品与屈原之间的关系,有的较明显,如《七谏》、《九叹》、《九思》,但有的也并不很明显,如此篇《招隐士》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招隐士》内容来看,赋中极力渲染山林的险恶,目的是希望“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王逸认为《招隐士》为淮南小山悯伤屈原而作,虽属牵强,但与王逸《章句》的总体阐释是一致的。且我们从王逸对《招隐士》的具体注释中,也可见出王逸确实将 《招隐士》与屈原联系起来,如开头“桂树丛生兮”句王逸注曰:“桂树芬香,以兴屈原之忠贞也。”
  由此,我们认为以上三本:徐坚著录的署名与小序均为淮南王作,署名与小序的内容虽无矛盾,但将“小山”视为作品分类或是“作品”,与一般均认为“小山”为作者迥异:且就其所录来看,又将《招隐士》的主旨视作刘安“招怀天下俊伟之士”,此解虽与《招隐士》作品题旨本身相符,但他不是王逸的看法。由于补注本署名及文中均认为《招隐士》作者为“淮南小山”,因此,徐坚录入的这段文字在补注本中又出现,补注本一本之内的矛盾就非常明显。相较而言,《文选》本王逸小序将“淮南小山”视作作者,并认为是小山“闵伤屈原”而作,就更接近王逸小序原貌。
  那么,《文选》本署名刘安与王逸序认为“淮南小山”作之间矛盾又如何解释?
  汤炳正先生云:“本篇旨在‘招隐士’。朱熹《朱文公文集・招隐操序》:‘淮南小山作《招隐》,极道山中穷苦之状,以风切遁世之士。’此与王逸招屈之说不同,亦异于朱氏后来《楚辞集注》的说法,但与淮南王刘安当时招致宾客、起用隐士的史实相符。王夫之《楚辞通释》亦云:‘今按此篇,义尽于招隐,为淮南召致山谷潜伏之士。’因此《昭明文选》题此篇为刘安所作,不为无据。此亦或小山之徒代刘安立言,或小山之徒著其文,而刘安尸其名,犹《淮南鸿烈》之例。”汤先生引朱熹、王夫之对《招隐士》的题旨看法及刘安与淮南小山之间的关系,探讨《文选》署名为刘安的原因,认为“此亦或小山之徒代刘安立言,或小山之徒著其文,而刘安尸其名,犹《淮南鸿烈》之例”,指出署名与实著者之间的不同,是《文选》署名刘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且这一推论给我们提供了解释《文选》署名与小序之间矛盾的一个思考角度。《招隐士》可能原本署名刘安,其小序的主要内容为刘安招致天下宾客之作;当《招隐士》辑入《楚辞》一书、王逸为之章句之后,由于王逸对《招隐士》的主旨的理解与刘安原序不同,而作了重新解释,认为是淮南小山悯伤屈原所作,而又由于刘安与淮南小山的二位一体的关系,故在作者上未作特别说明,从而形成《文选》本署名与小序内容的矛盾。
  
  三
  
  长期以来,人们无视补注本王逸序的矛盾,将《文选》本王逸序与补注本王逸序之间的差异看作是李善节录所致;或是因文献的难徵,人们虽注意到了,却只能存疑。以上我们说明了,相对说来《文选》本王逸小序最接近于王逸序原貌以及《文选》本署名与王逸小序之间矛盾的原因。那么,徐坚本及补注本著录的大山、小山与大雅、小雅的比附,究竟从何而来?如何解释补注本王逸小序自身的矛盾?唐代《文选》学兴盛,日本《文选集注》骚类残卷著录的各本小序的有关情况,为我们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
  《文选集注》《离骚经小序》下《集注》编者“今案”引《音决》云:“序不入或并录后序者皆非。”《音决》所指应是《文选》原本《离骚经》一首下有序(目录学上称之为“小序”)。有的《文选》注本未录或者《离骚》后叙也录入的都不是《文选》原本。据周祖谟先生考证,《音决》的作者为公孙罗。其《文选音残卷之作者及其方音》一文云:“考日本古钞本文选集注一书引音决甚多,见在书目云:文选音决十卷,公孙罗撰,则音决即公孙罗之文选音义。谓之音决者,盖采摭诸家旧音而审决之也。”《旧唐书・儒学上》载公孙罗与李善同时,俱学于隋唐时选学大家曹宪,后又相继以《文选》教授,公孙罗所经眼的《文选》原本应是无李善注的《文选》,因而我们可以推断《文选》编选者选录《离骚》时,序文也一并随正文录入。又《文选集注》“今案”云:“此序及《九歌》《九章》等序并王逸所作。”“此序”指《离骚小序》,这里交待了《文选》录入的八篇小序为王逸所作。这一交待非常重要,因为这亦可证明随正文入选的八篇小序并出自王逸的《楚辞章句》。《文选》原本既然录载王逸序,那么,《文选》本王逸小序与补注本王逸小序之间的差异,就不是李善节引所致。
  我们再来看看《招隐士小序》的情况。《文选集注》骚类残卷在《招隐士一首》“刘安”下著录各本情况为:
  李善日:《汉书》曰:淮南王安为人好书,招致宾客数千人,后伍被自诣吏,具告与淮南谋反,上使宗正以符节劾王,未至自刑杀。序曰: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也。吕向日:初安好士,八公之徒成慕其德,各竭其材智,著述篇章,分其辞赋 以类相次,或称大山小山,犹诗有大雅小雅也。陆善经曰:《史记》云: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瑟,不喜戈猎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抚修百姓,流誉天下。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廿一篇,外书甚众。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图畔逆,数召伍被与谋,被初不许,后为画计。其事颇闻,汉庭推王,伍被自诣吏,具告与王谋反,武帝使宗正以符节治王,未至自杀。就以上所录《招隐士》各本小序看,如果《文选》《招隐士小序》是《文选》编者或者是李善节引,那么,他们所节引的部分至少是他们认为合理的,但是从李善对刘安的补充介绍,我们可以推知王逸小序原本并未涉及刘安;李善及陆善经分别引用《汉书》及《史记》的材料对刘安生平进行了补充说明,并未对《招隐士》主旨进行补充,从他们的介绍都涉及到刘安“招致宾客数千人”,我们更能看到《文选》本署名刘安与王逸小序认为是“淮南小山”之间的二位一体的关系。上文所引《音诀》案语云《文选》原本有序,李善对刘安的补充,说明李善尊重了原序,他在发现王逸注不及刘安时,对刘安补充说明,却并未将王逸认为是淮南小山作的原序删去。尤应值得注意的是,李善对刘安的补充介绍,在奎章阁本《文选》中却署名为王逸,尤刻本、胡刻本《文选》也无李善二字,已与王逸序混同。
  《文选集注》以李善《文选》注本为底本,其后几家之说如果是节录往往是这一家的主要观点。陆善经《文选》注本今不存,我们无法得知其本的具体情况,但五臣注本今尚存,宋高宗绍兴31年(1161)建阳陈八郎崇化书坊刻《文选》五臣本在《招隐士一首》“刘安”载吕向序曰:
  向曰:《汉书》云:淮南王安为人好书,招致宾客数千人,后谋反自杀。《招隐士》者,淮南公(按,当为“小”字之误)山之所作也。初安好士,八公之待(按,当为“徒”之误)感慕其德,各竭才智,著述篇章,分其词赋,以类相次,或称大山小山,犹诗有《大雅》《小雅》也。小山之徒,伤屈原与隐处山泽无(按,当缺一“异”字),故作(《招隐赋》以章其意。吕向之“序”,除《集注》节录的内容之外,其余内容皆见之于《集注》李善本(文字稍异),应该说,此序是据李善本李善对刘安的补充及李善本王逸小序的内容加上吕向的己说撮合而成。《集注》正是去除了吕向对李善及王逸小序的采录内容,而节录了吕向的“发明”。《文选》本署名刘安,所以李善、陆善经分别引用《汉书》、《史记》对刘安作了补充介绍,五臣的补充与李善基本相同。五臣为了弥合王逸淮南小山的解释与正文题为刘安作之间的矛盾,故将“小山”拟为《小雅》。五臣对“小山”进行补充说明,并把刘安与小山结合起来,但是很明显与王逸的观点相佐。因王逸认为“淮南小山”是作者,而五臣却认为是作品,用小山、大山拟之《小雅》、《大雅》。这是造成一篇序中如此矛盾的主要原因,即序非出自一人之手。据吕延祚《进五臣集注文选表》,《文选》五臣注最迟成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徐坚的《初学记》也撰于唐玄宗时。徐坚卒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五臣注成书时间应早于《初学记》的撰成时间。徐坚著录的《招隐士》小序,应是看到五臣本的矛盾,以刘安为作者进行整合的结果。还有一种可能,即是《招隐士小序》存在一为刘安一为王逸所作两篇小序。五臣注小序即是参照了两种不同小序进行重新融合的结果。从版本的角度而言,洪兴祖《楚辞补注》、王逸《楚辞章句》的版本来源并不明晰,洪氏交待他是用苏轼手校十卷本《楚辞》为底本,并参照诸本而成。且洪兴祖也时采五臣之说,补注本王逸《招隐士》小序与吕向之序的内容大致相同,或即源于五臣本《文选》。
  综上所论,我们认为:《文选集注》本无疑更多地保留了王逸《招隐士小序》的原貌;淮南王刘安与其宾客之间的特殊关系,是《文选》署名刘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徐坚著录的《招隐士》小序,虽无署名与小序内容之间的矛盾,也相对符合《招隐士》的内容,但不是王逸小序。补注本王逸《招隐士小序》自身存在的矛盾,源于五臣本《文选》,已非王逸小序原貌。
  
  责任编辑 刘 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21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