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一方面,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当地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和人才匮乏,成为农村发展瓶颈。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失业现象严重,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正确认识和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是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双赢之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1-0080-03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而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益凸现。新农村建设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态势下,建设新农村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新契机,创新新农村人才供需预测制度,实现人才资源有效配置,成为崭新的课题。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教育大省,在建设新农村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同样是面临着这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分析
  (一)河南省新农村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构建合理高效的农村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据调查,河南农村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农村人才总量不足,机制不活,稳定性差,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外流严重,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服务中心等各类机构编制被超额占用,农业科技人员办公、医疗、生活等待遇普遍偏低;农业职业学校出现招生率低、报到率低、就业率低的“三低”现象,特别是农业科技人员就业容量很大的四级推广服务体系正面临脱档断代的危险。
  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数量所占比重河南为17.1%。河南作为农业大省,2010年总人口超过1亿,其中乡村人口超过2/3。人口过多,特别是乡村人口过多仍是河南新农村建设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表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见,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农民,更需要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的乡镇数量约为4 000个,自然村大约有50 000余个。按照每个自然村每年需要2名专门人才计算,那么河南省农村每年就需要十几万的专门人才。
  (二)河南省新农村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常年积累的结果,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综合显现。
  1.农村本土人口优势难以转化为人才优势
  第一,城乡收入差距、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村人员大量流向城市。根据劳动经济学中的推拉原理,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
  调查发现,属于农村推的因素有三个(农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太穷),属于城市拉的因素有两个(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推力和拉力,两者都是十分巨大的。调查中,有72.7%的农村青年希望到城市去见世面、学技术、谋发展。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政策粗线条多,可操作性不强,激励保障机制没及时跟上,使得人才留不住和用不足。
  第二,人才认识存在“误区”。在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及村民的谈话中发现,一方面,一些人对人才的理解存在严重偏见,总认为只有具备一定学历和职称的人员才是人才,而大量农村“土专家”和“田秀才”被忽视,得不到培养和开发,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政策上乏术、工作上乏力,结果出现了“守着金山讨饭吃”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缺乏前瞻性和长期性。人才培养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事为本,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或为了推广和普及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或出于培养农村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有的甚至仅仅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缺乏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经费短缺造成职业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尽管农村逐年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但每人100元~200元的补助标准还是偏低,使农民不能真正学到想学的技能,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敢参加培训。乡镇培训机构大多只能开展有限的简单培训,一些农民需求量大的培训工种,如驾驶、电焊等,在乡镇根本开展不了,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农民进城培训,食宿费、交通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严重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第四,农村留守人员素质偏低。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妇女的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两大矛盾:农村妇女相对落后的职业技术水平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农村妇女现有的思想意识与现代意识理念之间的矛盾。此外,老年人也没有充分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农村现有的条件难以吸纳外来人才
  第一,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吸引力不大。目前,出台的激励政策多是短期的就业措施,很少从大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关于创业的政策,往往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在就业政策中,大多要求以志愿者身份到农村服务1-2年,服务期满后自找出路。这些政策对寒窗十几载且付出较大成本的大学生来说并无多大诱惑,服务期满在找工作、考研、报公务员上也没有实质性的优惠保障。
  第二,农村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人文环境较差。当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就业环境简陋,就业机会较少,基础设施落后,人文环境欠佳,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较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农村人才市场不健全,缺乏比较全面的供需信息和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农村人才缺乏,人才市场基本没有多大作用,或根本没有人才市场。同时,农村各用人单位标准意识不强,浓厚的人情关系使真正有能力、有素养、有技术的优秀毕业生无用武之地。
  二、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1.毕业生队伍迅速扩大,压力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快速增多,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60万人,比2007年增加165万人,增速惊人。与此同时,我国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3年以来一直在70%左右。70%多的就业率,意味有将近30%的大学生游荡于社会,这已经是社会“健康失业比重4%”的五倍之多。
  2.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难问题凸现。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达到高峰,此后增长速度放缓,但每年的新增劳动力都在1 000万以上。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增长能力迅速下降,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当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状况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落后与贫困和城市的繁荣与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农村的人口向城市流动。根据2003年的GSS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流动人口主要是20岁~50岁的青壮年,他们占72.4%,他们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力量,但是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浅,缺乏专业技能,在城市大多只能从事低层次、低科技含量的工作,基本很少直接参与建设新农村。剩余的留守农村的是老幼病残妇,他们守着家园,或勤奋耕作,或看家带小孩,过着平淡的生活,有些人甚至没有到过城市,没有见过电脑,对新农村建设没有太多想法,只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严重阻碍着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三)当代优秀大学毕业生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1.优秀大学毕业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给农村以“渔”而不是“鱼”,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提升,干劲的鼓舞,都需要有先进的生力军来带动和引导,而优秀大学毕业生具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开放的思想境界,是时代精神和潮流的引领者。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更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需要,在促进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更为突出更直截了当的作用,可以看做是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反向社会化”在农村建设中的最大价值。对于亟待建设和发展的基层农村来讲,一个真正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到来比得到一笔资金要宝贵得多。
  2.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是就业的新途径。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是河南省最早搞的一个尝试,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到农村发展。目前大学生村官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先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建功立业、实现价值。
  3.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发展平台。新农村建设中,党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去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各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去服务和革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种养能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去带头创造;建设文明乡风、提高农民素质,需要优秀人才的引领示范。建设新农村为充分发挥现有城乡各类人才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三、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吸引广大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既可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又可改善基层农村的人才结构,增强其活力。当然双赢局面的实现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
  1.政府要加大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根据形势变化,在调研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从制度上创造条件。首先,明确政策的合法性。完善村民自治法;制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引入机制,不断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实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技术和减免税收等,鼓励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创业,施展才华。其次,明确实施大学生深入农村就业政策的基本运行模式,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同时在政治上重点培养,大胆提拔使用。通过这些优惠政策措施,培植“梧桐树”,为大学生消除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金凤凰”投身新农村建设。
  2.政府应该建立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应当把高校毕业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县、乡、村及其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公务员录用、研究生招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等的优先考虑对象,并形成国家各方面主要后备人才队伍都首先经历新农村建设或基层工作培养洗礼的长效机制。
  (二)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应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农林院校更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着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需要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开拓创新,指导生产实践,改进农业技术,改善管理、打破陋习,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思路。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因此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打造更多更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
  2.着力培养大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要根据形势发展进行适当调整,加强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素养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时要把握灵活性、适应性和适用性的原则,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奉献精神。由于农村生产力落后,工作条件、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相对较差,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大学生来讲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就需要高校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提高他们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会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本领。
  4.着力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利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组织在校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了解和服务三农,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到农村建功立业;要运用农村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农村这片广阔土地上建功立业。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工作
  目前,虽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人们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还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因此,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倡导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荣的社会新风尚,要通过舆论宣传、典型引路、学习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唱响时代主旋律,把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
  (四)高校毕业生应正确对待就业问题
  1.大学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毕业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利用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使自己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努力提高自身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2.毕业生要正确认识就业问题。在社会普遍就业艰难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要改变陈旧落后观念,选择适当的就业预期和酬薪要求,扎扎实实练基本功,积累实践经验,在基层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艰苦的农村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金贵.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2]戴育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教育评论,2008,(2).
  [3]许海元,仇静莉,刘益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的实证研究[J].职业时空,2008,(1).
  [4]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3).
  [5]张雅光.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与就业供给状况分析[J].学术论坛,200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90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