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副词“难道”的语用功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副词“难道”常用在反问句和是非疑问句中,表达反诘、疑惑和揣测的语气。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可以发现,“难道”在话语中的作用独具特色,具有强调、改变疑问句的性质、作为假性疑问句预设触发语以及限定指称这四个方面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难道 语用功能 疑问句 预设 强调 指称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频率极高,用法丰富多彩。不管是在日常语体还是在文艺语体中,“难道”都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副词,经常用以表达深究义,它可以用在反问句中(主语前或主语后),加强反问语气。用在是非问句中,表示疑惑或揣测的口气。[1](P405~406)“难道”的出现能为语言增添一层更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本文拟从疑问句的性质、预设、强调、限定指称这四个方面来论述“难道”的语用功能。
  
  一、改变疑问句的性质[4]
  
  张谊生不同意将“难道”划为语气副词,而是认为这类词就其基本功能来说应该划为评注性副词。因此,作为评注性副词,“难道”在交际功用方面就有个明显的句类特征:只能用于假性疑问句。这一特征就使加上“难道”的疑问句性质发生了转变:真性→假性。如:
  (1)a.你能这样做吗?
   b.你难道能这样做吗?
  (2)a.他没有去吗?
   b.难道他没有去吗?
  (3)a.他是广东人吗?
   b.难道他是广东人吗?
  以上三组例句中,a组例句是真性疑问句,表达对整个命题的怀疑和不知,主要功能在于询问,并没有主观感情色彩;而加上“难道”的b组例句,整个命题的功能就由询问转化为反问,说话人对所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因此,在真性疑问句前加上副词“难道”就使疑问句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转化为了假性疑问句。
  
  二、预设功能
  
  “预设”这一话题源于哲学,最早是由德国人弗雷格在其著作《意义和所指》中提出的。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中的预设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话语非断言部分的背景意义,涉及交际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及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与交际对象在具体语境中所关注的特定信息有关。[3]“难道”用于反问句时,其句子本意是对句面意义的否定,使真性是非疑问句变成假性疑问句,进而改变了整个命题的预设,因而“难道”可以看作是假性疑问句的预设触发语。如:
  (1)a.你能这样做吗?
   预设:你可以这样做或不能这样做。
   b.你难道能这样做吗?
   预设:你这样做不合适。
  (4)a.咱们就一点盼望也没有了吗?
   预设:有希望或没希望。
   b.难道咱们就一点盼望也没有了吗?
   预设:尽管前景不好,但心理还是存有一丝希望。
  (5)a.能在这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我多年的梦想,这种追求是一件值得别人同情的事吗?
  预设:这是值得别人同情或不需要别人同情的事情。
  b.能在这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我多年的梦想,这种追求难道是一件值得别人同情的事吗?
  预设:我的追求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6)a.身穿蓝色和服,展位上挂着大人小孩和服以及花花绿绿的面料――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
  预设: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或者不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
  b.身穿蓝色和服,展位上挂着大人小孩和服以及花花绿绿的面料――难道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
  预设: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7)a.居然还有很多人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东西,他们不怕沙尘暴?
  预设:他们怕沙尘暴或者不怕沙尘暴。
  b.居然还有很多人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东西,他们难道不怕沙尘暴?
  预设:他们肯定也会怕沙尘暴。
  (8)a.为什么这些动物能够按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动物也能听懂人的语言?
  预设:动物能听懂人的语言或不能听懂人的语言。
  b.为什么这些动物能够按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难道动物也能听懂人的语言?
   预设:动物不能听懂人的语言。
  含有“难道”的疑问句除了上述表达反诘语气的外,还有一类是表达疑惑、揣测语气的是非疑问句,其预设常常出现在句表,呈现出与反问句完全不同的情况。如:
  (9)一直没有消息,难道他没有收到我的信?(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P406)
  (10)这些东西竟像黄金一样,只能溶解在王水里。难道会是黄金吗?
  (11)电话没人接,难道他不在家吗?(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P406)
  (12)钢笔找不到了,难道我昨天没有带回来?(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P406)
  以上四个例句表达的是一种疑惑、揣测语气,其预设出现在句表。这几个例句的预设均是句子的前半部分,其预设触发语也不再是“难道”一词,例(9)、例(11)、例(12)的预设触发语分别是副词“没有”“不”“没有”,而例(10)的预设触发语则是动词“是”。在这几个例句中,“难道”只是作为表疑惑、揣测语气的形式标记存在。
  
  三、强调功能
  
  (一)正向强调和顺接强调
  齐沪扬(2003)认为相当数量的语气副词都具有强调作用,但强调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顺接强调和逆转强调。[5]其中,正向强调能加强该副词所在句子或句段的语气、命题者的态度等因素,使整个表述显豁而明晰;负向强调则与之相反。反问句中省略“难道”后,并不影响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只是句子的反诘语气会有所减弱[1](P405~406),那么增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就具有正向强调作用。如:
  (13)他们的想象力、悬念难道可以层出不穷?
  (14)看着再次远去的赛场,记者一时懵了:难道是走错了?
  (15)有人笑着对他说,难道这些图片对你也很新鲜吗?
  (16)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
  (17)唐玄宗发火了,厉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吗!”
  在这几个例句中,“难道”的出现增强了说话人对命题的否定态度。
  (18)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19)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
  (20)禅师问他来干什么,他说:你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
  以上例句中,“难道”一词增强了说话人对命题的肯定态度。
  所谓逆转强调是由于说话人对客观事物肯否态度的强调,从而造成转折或对立情况的出现;而没有造成转折对立情况出现的强调,则是顺接强调[2]。关于“难道”具有顺接强调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证明:
  第一,“难道”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倾向,可以在意志语气的表达中起作用。“难道”在反问句中的作用就是加强说话人对命题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在是非疑问句中表达对命题的猜测。这一点在前文所举的例子中均有反映。
  第二,“难道”一词还可以与同样具有顺接强调功能的“是”连用。如:
  (14)看着再次远去的赛场,记者一时懵了:难道是走错了?
  (21)难道是失于检点,自讨苦吃吗?
  (22)这难道是说个人创造了历史吗?
  (二)突出焦点
  所谓突出焦点,就是指一部分含有评注性副词的句子或句段,由于评注性副词的出现,使整个表述的重点显得明确而突出。张谊生认为评注性副词具有突出焦点的作用,并且这一作用更多的是由那些表半幅评注的副词来担当。“难道”一词既能表半幅评注,又能表全幅评注。如:
  (13)他们的想象力、悬念难道可以层出不穷?
  (16)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
  (18)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这三个例句中的“难道”都是表半幅评注的,“难道”均位于主语之后。
  (9)一直没有消息,难道他没有收到我的信?
  (20)禅师问他来干什么,他说:你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
  这两个例句中的“难道”是表全幅评注的,“难道”位于句首。但是,不管“难道”位于主语后还是句首,它所表达的都是对整个命题的态度。因此,“难道”要突出的焦点是其所在的整个问句,这一问句就是说话人带来的新信息。例(20)中,“我”这一焦点的突出是由副词“连”完成的,而“难道”突出的焦点是“你连我也不认识吗?”
  
  四、限定指称功能
  
  所谓限定指称的作用,就是指一部分含有评注性副词的句子和句段,由于评注性副词的出现,使得语篇中名词性主语的“指称”受到一定的限制[3](P65)。其名词性主语必须是有指的,定指的。在前文所举的关于“难道”的22个例句中,都没有出现名词性主语是无指、不定指的情况。此外,“难道”一词所在的句子或句段还可以出现以指示代词为主语,以及主语省略的现象。如:
  (22)这难道是说个人创造了历史吗?
  (23)不智不义之举,却要一意孤行,这难道会是台湾之福?
  (24)那难道不是你心中所想的吗?
  (25)那难道是我的过错?
  这四个句子都以“这”“那”为主语,指称的是“难道”前面所说的话语。
  (10)这些东西竟像黄金一样,只能溶解在王水里。难道会是黄金吗?
  (21)难道是失于检点,自讨苦吃吗?
  (26)我想,难道比印第安那那第一场比赛还糟吗?
  以上三个例句的主语均是省略,隐去的。如例(21),可以加上人称代词作句子的主语;例(10)省略的主语就是“这些东西”;例(26)省略的主语是“这场比赛”。但是不管“难道”句的主语是名词性的、代词性的或是省略的,其主语的限定指称功能不变。
  
  五、结语
  
  作为“毕竟”类语气副词的“难道”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范围广、频率高,经常用以表达深究与揣测的语气。通过在相对完整的例句中的考察,我们认为它用在疑问句中,能够改变疑问句的性质,使真性疑问句转变为假性疑问句。“难道”具有预设功能,但是在表达反诘与揣测这两种语气的句子中,其预设触发语是不同的。在表达反诘语气的句子中,预设触发语为“难道”;在表达揣测语气的句子中,预设触发语为句中的其他副词或动词。副词“难道”在反问句中往往具有正向强调与顺接强调的作用。在突出焦点功能中,“难道”同时具有全幅评注和半幅评注作用。“难道”一词具有限定指称功能,不会出现名词性主语是无指、不定指的情况。此外,“难道”一词所在的句子或句段还可以出现以指示代词为主语,以及主语省略的表达方法。
  
  附 注:
  文章中未注明出处的例句均来自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注 释:
  [1]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齐沪扬.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1).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4).
  [5]高书贵.“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6,(6).
  
  (韩璇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10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