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之理论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超越了单一主体道德教育模式,走进了主体间性的领域。这一道德教育模式主要是生活世界基础上师生主体间交往互动的过程。主体间师生关系、生活世界、交往三者紧密联系,共同建构了其理论大厦。
  [关键词]主体间性 道德教育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12-0113-02
  
  主体性哲学转向主体间性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全方位变革,它引起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也将带来教育观念的全方位变革。主体间性向道德教育领域的渗透,为道德教育走出“单一主体”的困境,成为真正的建构人精神的活动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视角。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使德性的养成、道德习惯和道德人格的形成重新回归到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意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中,使道德行为的养成回归到知、情、意、行的轨道上来,是德育理论应当着力探索的研究领域。
  笔者认为,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生活世界基础上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师生主体间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沟通与交往达成道德共识,通过情感交流达到精神相契合,是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动的过程,这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本质;二是,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是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建构人精神的活动,这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基础和理念;三是,生活世界基础上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动过程的实质是交往,这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过程。
  
  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本质:主体间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从本质上来说,将主体间性引入到道德教育中,就是要使师生关系由现在的“单一主体”走向“主体间”,使道德教育成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因此,主体间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本质。我们所要建构的主体间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以人际交往为手段共同完善其人格的和谐关系。它具有以下表现形态: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和影响。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个性的表现、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向运动的过程,而是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共同促进学习的双向互动过程。对话,即双方以平等的、积极主动的姿态进入对话情境,在相互切磋中,调动出自身最大的潜力,使思维和智慧碰撞出新的东西,这种新的东西是各交往主体思想精华的交汇与融合。引导,即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指而不明。教师与学生是为着共同的目的合作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作为“参与者”与“合作者”的教师之教,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基于自己的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到自己的结果上来。
  在了解了主体间师生关系的内涵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师生关系是从什么维度或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深入的剖析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建构的基础或理念:生活世界。
  
  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基础: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是二十世纪初胡塞尔首次提出的,目前,西方哲学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学者张庆熊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做了归纳。他认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的、知觉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在本文中,作为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基础的生活世界,是指其狭义的概念,即我们日常实践活动中所能直接感知的具体而现实的世界。脱离了生活世界,主体间协同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建构就失去了植根的土壤,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这棵大树也就难以枝繁叶茂,因此,生活世界不仅是主体间师生关系建构的基础,更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建构的理念和根基。要深刻的理解这一点就要深入体会道德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道德教育源于生活。一方面,从道德生成的前提来看,道德源自于生活。道德产生的前提是人类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在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中,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人类之所以形成具有道德指向和道德内涵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人的生活是一种不断超越中的生活,是在永远追寻更加美好生活的生活,这种生活的“向善性”就是道德存在的生活论根据。道德不是源自于神的意旨或先验的理性,也不是来自生活以外或生活之上的某种知识与理论,道德基于生活,生活是任何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另一方面,从教育的起源来看,德育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群为了生存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群体劳作,为了生命和生活的延续,他们必须把从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获得的经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教育活动。到了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劳动能力的增强使得生活和教育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起来,风俗习惯、礼节仪式、宗教仪式以及在集体协作中的勇敢机智的品质等被传授给下一代,这也便是最原始的德育。
  第二,道德教育是一定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的生活告诉我们,道德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附着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负载着道德。道德作为生活的一个维度,它无处不在。道德是如此贴近生活,这就决定了它必定是一定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如今天我们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热爱集体,关注他人,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状况。
  第三,道德教育的实施与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道德教育的方式离不开生活,生活本身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将德育至于生活之中,以生活教育学生。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的是不同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德育。又如学生对宽容这一美德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宽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真实的体会到某种行为是宽容的,德性的内心体悟才是道德行为的真正动力。这就是说道德教育的方式与生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德育理论植根于生活。学校道德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过程。所谓知,就是道德知识理论和规范,要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接受这些道德知识,必须做到:保证这些道德知识源自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不是空洞的远离现实的空谈;德育理论不可能直接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因此道德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这些理论回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达到“内化自省”的效果。
  可见,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如果脱离了生活的滋养势必就会变得僵化和没有生命力,这样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取得丰硕的成果,有谁会像按照菜谱做菜一样按照'伦理菜单'生活?就是编撰者自己也不会!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教学中,倡导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做出有道德的行为,建立人与人之间有道德的关系,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在向学生传播道德知识,更是在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生活引路,是在为学生未来有道德的社会生活铺路。向生活世界回归,使道德教育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激情,这一教育的过程亦是生活中的师生平等、民主的交往互动的过程。
  
  三、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交往
  
  人在不断占有世界的同时,把自身也当成了手段,人的主体性被异化,走向极端的个人主义,随着个人的自我中心倾向愈演愈烈,权力、金钱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渗入,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日渐扩大,个体逐渐走向封闭的自我。为了缓解紧张、敌对的人际关系,当代学者们把目光聚焦在了交往这一概念上。最著名的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他把人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性行为”,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利用工具达到认识、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另一类是交往行为,它是交往参与者遵循有效的规范,保持社会一体化的行为,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行为。据此,本文认为交往是主体之间以言语、符号为媒介,通过对话与沟通,使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理解”和达成“一致”的行为。
  在哈贝马斯的人的行为分类中,教育属于交往行为。首先,教育是一项为人的发展而人为设置的事业,是教育主体之间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具有丰富精神世界和情感意识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人对物的占有、支配等的工具性行为;其次,教育关系产生于交往之中,教与学的教育活动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实践中展开的;再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大多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容,精神世界的丰富依赖于交往主体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因此,教育属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而非工具性行为。
  人类的教育活动归属于交往行为,道德教育也不例外。道德意识实际上就是主体间发生互动过程中,把其他主体对个体主体的期望内在化和个体主体自我反思的结果。因此,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德性的养成皆是在主体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将教育主体置于一定的教育情境之中,通过相互沟通与对话,交流自身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道德体验、生命感悟,并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彼此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获得德性的养成与升华。教育者作为道德上的先觉者是与受教育者平等的主体,交往过程是平等的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主从关系。因此,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主体间的交往互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从本质上说,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要建构一种和谐、健康的主体间师生关系,但是这一师生关系的建立既不能脱离其生活意义基础,也不能脱离其交往的过程实质,脱离了生活和交往,主体间师生关系就失去了自己植根的土壤,势必会使道德教育重返“单一主体”的困境,“主体间性”也就名存实亡。因此,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生活世界基础上师生主体间交往实践的过程。主体间师生关系、生活世界、交往,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大厦。
  
  [参考文献]
  [1]鲁杰:《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沙琦、冯建军:《论主体间性及其教育》,《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24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