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北宜昌沮水道教石窟群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宜昌市沮水两岸有大约二千座悬崖石窟,不知何人所修,何时所修,何法所修,何种用途,多年来被传为万窟之谜。经过笔者2002年的两次田野调查,初步认为这些石窟的主要功能是道教清修与神灵祭祠。石窟的年代大约从隋唐到明清,也有早至魏晋的。
  
  一、历史与文化
  
  当阳与远安位于沮水中下游,荆山的南部余脉,是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这个地区古属"西陵",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与著名人物在这里出现。黄帝创造了农耕、舟车、历法。他的妻子西陵氏嫘祖创造了养蚕织丝。据说嫘祖是远安县苟家垭人。苟家娅至今还有嫘祖庙、嫘祖塑像、嫘祖街。商周时代这里是权国所在地,公族为子姓,是商代中后期南迁的殷人。国土虽不大,国力却较强。这个时期,这里也是楚国的中心地区。西汉末年,当阳绿林山爆发绿林起义,起义领袖是王匡、王风。明末与清代,这里再次成为农民起义军的战场,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在这里打仗,白莲教起义军在这里与乡勇激战。
  魏晋以后,沮水成为宗教的圣地。在当阳,有被誉为全国第33洞天福地的紫盖山,著名道士葛玄曾在这里炼丹,留下了当年炼丹的古井。在远安还有道教圣地小武当鸣凤山。
  2002年的冬天,笔者在沮水考察了几百个石窟。
  根据我的考察结果,沮水流域的大多石洞石窟,主要与道教有关,也有少数与佛教有关。这些石窟群主要分布在远安鸣凤山、鹿苑寺、当阳清溪山、岩屋庙等,下面分别叙述。
  
  二、鸣凤山、鹿苑寺的石窟群
  
  鸣凤山在远安县城西三公里处,是一个道教圣地,当地人称小武当。山半腰有一巨大石窟,称云霞洞,有宫观修筑于洞口。石窟本为天然岩洞,后人工凿成。同治《远安县志》"云霞洞石碑记":"昔之小有观者,今辟而为一大洞天矣,于中更堑一洞,深可一丈,广可十尺,道人身坐蒲团。"
  比云霞洞低一些的山半腰处,有一处华仙洞,又称大仙洞。洞内分为前后两窟,前窟正中有一神台,供奉着玉皇、真武等道教神仙。神台周边的石墙、石梁、石柱上,有多处精美的摩岩壁画。雕刻的神仙人物有全真七子和杨二郎等,极有艺术价值。后窟是一个居室,目前一个正在修行的道姑住在这里。此道姑法名洪世真,俗名洪佑辉,1958年出生,远安县洪家村人。1998年开始住在石窟中修行,已有五年时间。入住前,请人在石洞前加盖了大约两米长的砖瓦房,使石洞前窟的面积增大了许多。华仙洞旁边的悬崖上刻着太极图案和三个巨大草体字:大局在。
  从华仙洞再往下走,山脚边的石壁上有一排神像小石洞。大约五个,每个深一米、高一米、宽一米,每个洞里面有一个神台。因为年代久远,四个神台上都没有神像。有一个神台上供奉着神像,神像前摆着三个香灰盆。从这一排石洞的地方跨过一条小河,来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小院落后面,有一个石门,门的上方写着三个字:华真洞。从石门走进,发现是个石窟。经测量,高2.5米,深3.3米,宽4.3米。正中位置有一个神龛,可以模糊看出神龛里的石壁上刻有天神二位。在一面墙上刻有碑文:"署远安县知县孙绍棠,奉慈母刘太孺人命,开镌此洞,为全真华正纲栖鹤之所。大清道光十二年孟夏月吉。"
  从这段碑文看,这个石窟开凿于清道光十二年。是知县为完成母亲的心愿而开凿的,目的是送给全真派道士在洞内修行打坐的。
  从华真洞走出,顺着山脚走十多米,见石壁上有一处长五米、高三米左右的神龛。这种神龛开凿不深,上方一般有凿出来的直线或弧线造型,或整个神龛被一个三角造型包围。神龛正中位置一般有摩崖神像雕刻,但由于这里石质不够硬,能够保留至今的不多。再往前走,远远望见半山腰处有两个并排的石窟,有人介绍那是全真道士修行打坐的地方。
  远安县西北有鹿苑寺,其前身相传为"招仙洞"。在招仙洞下面约一百米处,悬崖上有三间石窟,内部互相连通。在招仙洞对面的山半腰处有三间石窟,被树木几乎将洞口掩蔽。在出山口处的半山腰上有九处石窟,一字排开,内部连通。有人说这些石窟是道士修行打坐的地方,也有人说它们是道士躲避兵匪之乱的地方。在它们的下面有一个一米见方的石洞,洞的上方有一个圆弧造型,洞内的神台上空无神像。通往这座神龛石洞的石壁上凿有石梯,供信徒前往烧香敬神。在这座方形石洞不远的河边石壁上,有一处长形石洞,宽约两米,高约一米,深约半米。石洞上下各凿有一直线造型神像。长形石洞内可能曾供有神像,现在却空空如也。
  在远安县城南五公里处的花林寺镇,沿沮水有大量的石窟群。在镇口马路边一间居民的屋后,有一处石窟。窟内高1.8米左右,深2米,宽3米。正中石壁上有一个一米见方的神龛,神龛上有神像雕刻的痕迹。当地人把石窟称为岩屋,把这种敬神烧香的石窟称为岩屋庙。
  
  三、岩屋庙、清溪山、百家洞的石窟群
  
  在当阳市城西大约八公里的公路边,沮水顺着公路流淌。在岩屋庙村黄鹄滩,有一座石山,半山腰凿有一排石窟。靠沮水边的第一个石窟,有一条很窄的石梯通往山下,但在距离地面一米多的地方就没有了。我爬上石梯的起点,经过三十多级的攀登进入石窟。这座石窟有七间房屋,每间房屋有一石窗采光,相互之间有门连通。在一间石窟里,我发现墙上有壁画。一处雕刻着诗与画,诗有四句,模糊不清,前两句大概是:"百里溪途到此山,春山清水望西沉"。壁画是花盆里亭亭玉立的一枝兰花草。另一面石壁上也有画,也是花盆里的兰花草,草上立玄鸟。
  离这七间石窟不远的石壁上,有两个并排的神龛石洞。洞不深,一米见方。两个石洞内正中都有神台,一个神台上有神像,另一个神台上的神像被毁了。神像的底座是莲花状,头部受损,体形苗条,有可能是女神。洞外石壁上有雕刻的图案,图案是圆形, 中间是道教阴阳鱼太极图,外周一圈由八卦组成。1994年4月16日《光明日报》报道:"考古工作者日前在沮河中游发现一组大型石刻壁画及文字,为解开沮河两岸石窟之谜,提供了新线索。"这个发现大约就是岩屋庙的壁画与文字。
  清溪山在当阳市城西北二十公里处,是石窟比较集中的地区。鬼谷子洞,传说是鬼谷子修道的地方,在清溪山悬崖上,悬崖下面的峡谷称鬼谷。鬼谷子洞本来是半山腰的一处天然洞穴,后在洞口处修了山门与修道房舍,成为石窟,石壁上嵌有多块碑文,鬼谷子是道教十分推崇的人物,《仙传拾遗》:"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年,后不知所之。"同治《远安县志》:"鬼谷子,春秋鲁平公时人,姓王名诩,居清溪之鬼谷子洞。常入云梦山,采药得道。"史籍记载,弟子中以纵横家苏秦、张仪最为有名。
  在清溪村一带,发现不少道教石窟,即岩屋庙。这些石窟一般修在山脚,或离地面不太高的石壁上。如在清溪二组的村后有一座山叫庙岗,因庙而得名。这个庙就是一个石窟,离地大约两米,两边修有石台阶,石窟只有一间房,大约五平方米。正中一个供台,两边墙上凿出两个神龛。
  在绿水村村外的山坡上,有一个与庙岗类似的石屋庙。这个石窟只有一平方米,是露天而无顶的,有两米的石梯通往神龛。在金沙村村口的石壁上有一个更小的岩屋庙,百姓说它叫龙观庙。在焦堤村有一山称七孔岩,因山上有七个石窟而得名。山脚下有一石窟,大约三平方米,内有供台。石窟两边共有四块碑,没有文字。几米远的地方又有一个更小的石窟,一平方米,整个洞口被一个三角形的凿痕所包围。这显然是两个小型的岩屋庙。在朱河村村口有一座森林茂密的小石山,小石山被挖成四间石窟,彼此相通。第二间石窟的墙上刻有字,一面墙上刻着"咸丰四年"四个字,另一面墙上也刻着四个字,似为"南天太上"。
  百家洞在当阳市城西十公里处的山上。根据考察,这里有25处石窟。每个石窟内还有一到几个房间。可能是当阳市石窟最集中的地方,这些石窟距地面有近二十米高,怎么能爬进去呢?芽仔细观察,才发现从山顶有一段石梯可通往一组石窟,这样进入石窟的方法很特别,同治《当阳县志》上有记载:"百家洞在治西二十里,洞悬沮水之浒,陡逼无径,由山顶委折乃得入。"百家洞山脚下有一个岩屋庙石窟,正中有一个神龛,神龛前的供台上还有正在燃烧的香。村民说,周边有许多人来百家洞烧香烧纸,但不知道敬的是哪方神仙。
  
  四、解开石窟之谜
  
  修石窟做什么用途?芽是沮水石窟群之谜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我的实地考察,石窟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道教清修,二是神灵祭祀。
  用于清修的石窟,往往修在临水的悬崖峭壁上,高十米以上,进入非常困难。里面有连通的几间或十几间房间,有石灶,畜水池,储藏室,卧室,墙上有安装木板床的石孔。洞内遗留物有生活用品,如陶瓷和木制品。可临时住上几天,也可以住上一年半载。这种清修类型的石窟以当阳市百宝寨为代表。
  百宝寨一带有三十座砂岩山峰,山半腰有将近二百座石窟,全部面向沮水河。最完整的一套石窟在"小桂林"的对岸,距水面十米,共十五间,分为两层。上层并排九个,下层并排六个。大的有三十平方米,小的有十五平方米,屋高三米。每间石屋都有朝南的石门,门的上方有凿出的门楣,石门两边上中下都有石孔,可以安装木门,中间的孔可以安装门栓。有一间是厕所,大小便可以顺着室内石槽,经过一个石洞流到外面。另一间是贮水间,有一个干涸的贮水池。还有一间是厨房,有一个整体打凿出来的石灶。灶壁是圆的,倾斜的,适合于安放铁锅。
  用于神灵祭祀、烧香敬神的石窟,与清修的石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它们不一定在悬崖峭壁上,更多的是在不太高的山上,或山脚或村边。有的石窟内有正在燃烧的香火,有的石窟内住着正在修行的道士或道姑。有的石窟小到仅仅只能放一个神像,信众们站在石窟外烧香叩头。
  开凿者是谁?这是沮水石窟群之谜的第二个重要内容。调查材料表明,这些开凿者绝大多数就是本地的石匠。远安洪家村90岁的老妇人望仁珍说,他们家在旧县镇洪家村石窟群中有一窟,是她爷爷的爷爷望友植修建的。在石窟的一面墙砖上,刻了"植公修"三个字,至今还在。望仁珍家里还保存着爷爷的爷爷打造出来的石烤火盆,非常精美,可见祖先的手艺高明。
  当阳清溪村三组的山半腰有四个石窟,清溪村一组79岁的老人向宅柱告诉我们,这几个石窟是附近一个姓万的石匠凿出来的。远安鸣凤山的华真洞,虽是知县为满足母亲的意愿而修,但开凿者想必也是当地的石匠。
  开凿的方法既不是从山顶吊绳而下,也不是从地面搭脚手架层层而上,而是在石壁上凿石孔建栈道。几乎所有的石窟,如果仔细观察,都会在其下方石壁上发现几排石孔。古人在并排的石孔里打上木桩,木桩上铺木板。几排木板,用斜木梯连结,一直可以上到半山腰。在半山腰的一个木平台上凿洞,就比较方便了。石窟里的大部分石料并不需要运下山去,而是用凿出来的石条封门,或为附近的天然洞穴封墙等。石窟凿好以后,将栈道毁掉。岁月蹉跎,青苔野草或许掩盖了当年的石孔,临水半山的悬崖石窟,其修建方法就成为不可思议的千古之谜了。
  何时开凿?是沮水石窟群之谜的又一个重要内容。道教石窟的时代与周边宫观时代应是大体一致的,与道士们在这一带修行的时代应是比较接近的。根据史籍记载和调查资料看,比较集中的时代是隋唐与明清。当阳紫盖寺(观)隋唐已颇负盛名,远安鸣凤山道观在明清时影响很大,从全国前往此地修行的道士,有些在宫观附近凿洞清修。周边信众也因地制宜,在村边石山上凿洞修建岩屋庙,便于烧香敬神。
  很多石窟修于清代咸丰年间,或重修于咸丰年间。当阳青龙村石窟内的青砖上刻着"咸丰五年",朱河村石窟的石墙上刻着"咸丰四年",建功村钟家石窟上刻着"咸丰三年",远安洪家村石窟的石壁上刻着"咸丰四年修,黄耀翔砦,子贻泳贻谋",泥水村石窟的墙上写着"咸丰五年"。县志上的相关记载也多,同治《当阳县志》:"击鼓砦在治西北五十里,峭壁摩空,后临沮水。嘉庆初,教匪之乱,居民凭险其上,数年始归,咸丰二年重修。"
  总之,沮水道教石窟群的数量之多,在全国是罕见的。它与周边山水的奇妙结合,它精美的浮雕、壁画与石刻艺术,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65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