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大港双墩2号墩发掘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苏镇江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双墩,顾名思义为两座土墩,属于镇江沿江地区周代大型土墩墓。它们位于镇江新区大港街道祝赵社区肖家村,两座土墩呈东西向排列,相距50米。东边的一座(编号2号墩,简称D2)形制稍大,西边一座略小(编号1号墩,简称D1)(图一)。1987年,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中山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丹徒考古队对D1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封土中发现了大批黑色燧石制作的细石器,并在土墩的底部发现了石棺床,发掘者推测其形成时代是商末周初(1)。
因镇江新区拟征用双墩所在地块进行基本建设,镇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于2007年4月至9月对双墩2号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现将此次考古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 概 况
D2顶部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9°′″37′42.9″,北纬32°10′54.4″,海拔约42米。位于肖家村东100米、陈家宕村西120米、临江西路南150米,耸立于一条自北山延绵而下的一条南北向山脊上,北距长江1500米,地貌特征属典型的宁镇地区丘陵地带。这一地带是沿江土墩墓分布密集之处,其西50米有双墩1号墩;东南500米处有北山顶土墩墓,据考证其墓主为春秋时期吴国国王余昧(2);西南1000米处有青龙山大型土墩墓(3)。这一地带也是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分布区,在D2正西方向500米处发现有新石器―商周时代豆腐脑山遗址,D2东边3公里处有商周时期的草堂山遗址,同为商周时期的海船山遗址位于D2西北700米处(4)。
D2外观呈馒头状,平面大致呈椭圆形,南北直径41、东西直径36.2,中心点距周边地表高度5.8~6.9、垂直高度5.9米。表面有大量树木、杂草、茶叶等植被存在。考古队进场发掘时,在D2顶部发现一现代盗洞。
二、 地层堆积及包含遗物
1. 地层
根据土质、土色的差异和包含物的不同,将D1的地层堆积分为依次叠压的6层,现以墩子中部东西向剖面为例说明(图二)。
第一层:深0~6.2、厚0~0.3米。表土层,灰褐色,夹杂有较多植被的根系,含近现代砖瓦石块等。全墩分布。盗洞K2开口于层表;另两个盗洞K1、K3开口于该层下。
第二层:深0.15~5.9、厚0~1.7米。土色黄色泛红,土质较紧密。斜向堆积,全墩分布。包含的陶片丰富,有泥质灰、红、黑皮陶罐、豆、簋、盆、钵等器形的口沿、把、底、腹部残片;夹砂陶鼎足、罐口、刻槽盆腹部残片、纺轮;印有戳印纹、梯格纹、叶脉纹、凸弦纹与叶脉纹等的硬陶片。有少量原始瓷残片,可辨器形有豆;石器有燧石打制的刮削器、石核、片、料等和磨制的刀、锛、斧、锥等。还包含有少数玉料。
第三层:深1.25~5.75、厚0~2.15米。黄色泛红土与灰白色土相杂,土质较紧密。斜向堆积,墩子中心小部未见分布。包含的陶片较多,有泥质灰、红陶罐、豆、簋、碗、盆、钵的口沿、盘、把、腹部残片以及少量黑皮陶片;夹砂陶鼎、鬲足、盆口、腹部残片;少量印有重回纹、方格纹、梯格纹的硬陶片等。石器有燧石打制的刮削器、锥形器、石片、料等和磨制的锛、斧、簇、砺石等。
第四层:深1.4~5.55、厚0~3.2米。土色为白、黄相杂,土质较细、坚硬,渗水性差。斜向堆积,全墩分布。包含的遗物数量减少。陶片有泥质灰、红陶罐、簋等器物的口沿、腹部残片,部分饰绳纹、弦纹;夹砂陶鼎足、盆口、腰及其它残片、纺轮;少量硬陶片。原始瓷数量极少,仅一片。石器有燧石打制的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片、料等和磨制的刀、锛、锥、砺石等。还包含有少数玉料和三只铜质车衡中饰。M1开口于该层下。
第五层:深4.3~5.6、厚0~1.3米。土色为白色,质硬,渗水性差。分布于墩子中心的墓坑及南侧的墓道周边。包含的遗物数量较少,主要为石器,例如斧等。
第六层:深5.55~5.75,厚0~0.25米。土色为灰黄,质松软。层面较平,全墩分布。层中发现少量玉料。
六层下即为平整后的生土面。
2. 地层中包含物
地层中出土的遗物占此次发现遗物大部,共收集标本366件,包括陶器、石器、玉料和少量青铜器。
(1) 陶器
陶质以泥质、夹砂为主,兼有少量硬陶。可辨器形有罐、盆、簋、豆、、钵、纺轮等。部分陶片上拍印纹饰,有弦纹、方格纹、回纹、戳印纹、梯格纹、叶脉纹等(图三)。残碎严重,仅可复原2件纺轮。
纺轮2件。泥质灰陶。②:2,算珠状,中有一圆孔,孔对穿而成。上部直径3.1,中部直径4,孔径0.2-0.5,高1.3厘米(图四,1)。②:14,饼状,扁平,中有一圆孔。外径3.1,孔径0.7,高0.7厘米(图四,2)。
(2)青铜器5件,形体较小。两件风化严重,无法辨认形制。
车衡中饰,3件。形制、大小相似。标本④:2,整体似D形,中有一环。基宽7.1,弧高5.6,厚1厘米(图四,3)。
(3) 玉料7件,有青玉和鸡骨白玉两种。
标本⑥:1,青玉质,推测为对钻穿圆孔后剩下的玉芯。对钻有偏离。径2.5,厚3厘米(图四,4)。标本②:11,鸡骨白玉质,长条形,截面呈梯形。残长3.8,宽0.9~1.2,厚0.9厘米(图四,5)。标本④:8,鸡骨白玉质,中部有一切割后留下的长条形凹槽。长6.8,宽2.3~4,厚3.1厘米(图四,6)。
(4)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种。
打制石器数量较多,共307件。质地均为燧石。类别有刮削器、尖状器、锥形器、石核、石片、石料等。拟另文介绍,本报告不赘述。
磨制石器45件。有斧、锛、刀、锥形器、簇、钺、砺石等。
斧3件。标本②:32,灰色石质,刃部磨制,略呈扁长方形,截面长圆形,双面刃,一侧弧刃,一侧直刃,长5.3,宽3.8,厚0.9(图五,1)。标本⑤:5,黑色燧石,器身打制,细部磨制,长方形单面斜直刃,截面长方形,上宽2.7厘米,刃宽3.5厘米,高5.3厘米,厚1.1厘米(图五,2)。
锛10件。标本②:43,梯形有段石锛,浅灰色,刃部精磨,双面弧刃,刃口倾斜,一侧弧度较大,一侧斜直。长4.4,上宽2.6,刃宽2.7厘米(图五,3)。标本④:9,灰色石质,出土时仅残余一半,顶平,截面呈楔形,双面弧刃。长11.9,中部残宽2.2,中部厚4.5厘米(图五,4)。
刀8件。刃部较利。标本②:5,灰岩。把部略窄于刃部,双面弧刃。长7.4,刃部宽2.4,厚0.55厘米(图五,5)。标本②:13,灰岩。把部略细于刃部,双面弧刃。长53,刃部宽1.7,厚0.4厘米(图五,6)。标本④:33,灰色。截面呈倒三角形。一面较平,一面凹凸不平。长5.4,宽2.5,上部厚0.6厘米(图五,7)。
锥形器2件。④:10,灰色。精磨。上粗下细,下端平,截面呈圆形。残长5.4,径0.6~1厘米(图五,9)。②:4,浅灰色。截面呈正方形,下部较尖,上部残断。残长8.2,宽1厘米(图五,10)。
簇7件。双面有铤,截面呈菱形,双面刃,较锋利,精细磨制。标本③:50,灰黑色。柳叶形,前部残断。残长7.7,宽2,中部厚0.6厘米(图五,11)。标本④:3,灰绿色。前部呈三角形。残长5.7,宽2,中部厚0.9厘米(图五,12)。
钺2件。灰岩磨成。柄部扁长方形,刃部近圆形,双面刃。标本②:58,长12、刃宽8.1、厚1.7厘米(图五,13)。
砺石4件。标本④:11,绛紫色砂岩。一面较平,一面凹陷,有磨去的凹槽。残长7.5,宽5.2,厚0.8厘米(图五,8)。
余为残石器或未成而废的石料。
三. 遗 迹
D2中发现的遗迹主要有墓葬、柱洞和盗洞(图六)。
1. 墓葬
1座,编号M1。分布于墩子中心。开口于四层下,被K1、K3打破,系在第五层形成后挖掘而成。墓向175度。平面南北向,呈凸字形,由甬道与墓室两部分组成。甬道位于墓室前端,长7.5米,外宽内窄呈喇叭形,外口宽4.4,里宽1.8米,两侧壁由外向里逐渐增高,与墓室南壁相接,高0~1.2米。墓室低于墓道约0.2米,西东向呈凸字形,长7.6,东部宽6.1,西部宽5,高1.6-1.8米(图七)。M1填土为黄色,质硬。未见器物出土。在墓室西壁靠北长1.24、高0.42米范围内发现有竹木棍支撑墓壁的痕迹,推测为防止墓壁坍塌而设。木棍一般长0.4,直径0.03~0.05米。
2. 柱洞
12个,编号Z1~Z12。整体位于墓室北部,开口于墓坑填土下的墓室底部,开口层面较平坦。形制相似,平面呈圆形,壁直,底平。大小略有差异,直径0.1~0.2,深一般为0.15~0.25米。柱洞中土质疏松,土色为灰黄。根据它们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三组。第一组5个,呈东西向排列于墓坑中部略偏南;第二组3个,第三组4个,第二组和第三组呈八字形大致对称分布于墓室北部,抵墓室北壁。这三组柱洞与墓室北壁刚好围成一个可闭合的长方形,可能为一处房屋设施(图八)。
3. 盗洞
三处。编号为K1~K3。
K1:位于墩子中心,开口于第一层下,打破M1底部。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圆形,底部略呈方形。上部开口大,底部稍小。口部直径约3.9,底部边长约1.75,深5.7米。土质较硬,灰黑色。K1开口很大,具公开掘墓的特征,其形成时代可能在下葬后不久。在其中出土四件原始瓷豆、两件原始瓷瓿和两只青铜残件。瓿2件,1件可复原口部及上腹部。K1:7,尖唇,子口敛,溜肩,肩部饰弦纹和折线纹。灰白胎,施青黄釉。泥条盘筑制法,器内可见泥条接缝。口径约12.8,残高7厘米(图九,1)。豆4件,复原1件。K1:3,圆唇,敞口,折腹,上腹内凹,下腹弧收,喇叭状圈足。器内口下有一凹槽,下腹部见有轮制形成的旋痕。施黄绿色釉不及外底,脱甚。口径12.4、高6、底径5.8厘米(图九,2)。
K3:位于墩子中心略偏南,开口于第一层下,打破M1填土。平面形状大致为圆形,直径约1、深5.1米。土色黄灰,质硬。坑中出土一只青瓷盏,饼状小足,腹略深,具典型南朝―隋代盏特征。K3时代推测为南朝-隋代前后。
K2:位于墩子顶部略偏北,开口于现地表,打破第三层,未触及墓室。平面形状为长方形,长2,宽1.2,深2.5米。灰土填充下部,土质疏松。据当地老百姓介绍,其形成时间在2004年前后。
四、 结 语
1. 营造过程
D2发掘过程中根据土质、土色和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由晚及早,逐层揭露,用逆向操作过程还原土墩的营造过程。因此,可根据土墩的地层堆积和诸遗迹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对土墩和遗迹的形成过程进行复原推测。D1为人工一次堆筑形成。首先在较为平整的生土面上堆积第六层,形成一个表面平整的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按照事先构思好的布局堆筑第五层土,即在中部堆筑成圆形,在南部堆筑成长条形;再在第五层土的中间挖坑形成墓室,在南部挖坑形成墓道,这样,M1墓室与墓坑形成,在这过程中,为防止部分坑壁坍塌,还采用了小木棍支撑;在墓葬底部挖柱洞并埋入柱子,形成一棚式建筑设施,一段时间后填土安葬;在M1上部及周边堆筑第四层土,形成M1的首层封土,第四层土较细、硬、水分难以渗入,是特意选择的,推测其目的是防水防盗;堆积第三、二层土,为封土。这样就完成了双墩D2的整个营建过程,形成了D2的地层堆积。后分别于葬后不久、南朝―隋代、现代三次被盗掘,留下了三个盗洞。
2. 墓葬形制
双墩1、2号墩仅相距50米,均具有高大的封土,葬于山脊,采用的是一墩一墓的葬制,但形制却迥然各异:D1发现有石棺床,D2 M1为熟土堆筑后挖竖穴墓坑,且带有墓道。D2M1这种形制也是中原葬制与江南土墩墓的地方特色相结合而形成,在大港沿江土墩墓群的发掘中为重要发现,为研究江南土墩墓提供了新的资料。
D2M1平面形状呈凸字形,南部有一喇叭状墓道。《周礼•春官宗伯》:“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大丧既有日,请度甫,遂为之尸,及,以度为丘隧。”郑注:“隧,羡道也。”孔疏:“天子有隧,诸侯以下有羡道。”大港一带,发现墓道的土墩墓还有西周晚期的石桥小笆斗墓、春秋时期的北山顶墓和青龙山墓,特别是春秋时期两座墓葬的主人身份都较高,因此从D2也设置墓道上来看M1的墓主身份可能也较高。
D2M1的底部发现柱洞12个。柱洞在镇江石桥大笆斗墓底也有发现。有学者认为“大笆斗墓的柱洞为墓内建筑,是模仿中原厚葬制的‘享堂’,是一种祭祀性建筑,当祭祀完成后,又按当地土著风俗覆以封土”(5)。虽然D2M1底部发现的柱洞大小远远不及大笆斗墓,但它们均可闭合形成棚式建筑,所以D2M1底部的柱洞组合形成的建筑可能与大笆斗墓的建筑功能和作用相当。
3. 时代推测
D2M1的墓室部分平面形状与镇江石桥大笆斗墓(6)相似,都呈凸字或T形,推测其形成时代亦相当。墓中的柱洞分布也较为相似。另外,K1中发现四件原始瓷豆、两件原始瓷瓿,原始瓷豆敞口、折腹、圈足外撇,与丹徒四脚墩M6(7)出土的豆相似;豆、瓿与金坛、句容2005年发掘的西周晚期土墩墓中(8)出土的同类器物器形类似。这些器物可能K1的制造者在扰乱M1后将其中的随葬器物丢弃在K1中,这些器物原属于M1的随葬品的可能性较大,那么结合出土器物的时代,可以推断M1的形成年代不晚于西周晚期。综合以上,推测M1和D2的形成时代大致为西周晚期。
4. 关于封土含物
在D2的封土中发现有3件青铜衡中饰,这在河南辉县遗址(9)中也有发现。衡中饰也是重要的车马器之一,将其穿入衡木当中,驾车后,从中间穿绳,起到固定作用。一般情况下,车马器多出土于墓葬中,可是此次却发现于封土,究竟为何还有待于研究。
D2虽然没有成品玉器出土,但发现为数不少的玉料,特别是一件玉钻芯,表明当时制玉水平较为高超,对于研究当时的制玉工艺提供了较好的材料。还发现为数不少的陶器和石器。以上种种,都体现了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新的资料。还有较为特别的是燧石打制的石器,具备细石器特征,仅发现于大港一带的少数遗址和土墩墓中,如磨盘墩遗址(10)和双墩1号墩等,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附记:领队为南京博物院王奇志、镇江博物馆王书敏,参加发掘者有镇江博物馆何汉生、李永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胡秋莉、毕蓉。考古工作得到江苏省文物局、镇江市文管办、镇江新区管委会、新区社发局等单位的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摄影: 王书敏、何汉生
绘图: 毕蓉、胡秋莉
电脑处理: 孙研、王克飞
执笔: 何汉生
注释:
(1) 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
(2) 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
(3) 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属墓发掘报告》,《东方文明之韵》,岭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4) a.尹焕章、张正祥:《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b.刘树人、肖梦龙等:《江苏宁镇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及土墩墓分布遥感考古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环境遥感考古专辑二》1998年第4期。c.镇江博物馆:《镇江沿江台形遗址及土墩遗存调查报告》,待刊。
(5) 林留根:《叁 夏商周》,南京博物院:《江苏考古五十年》,南京出版社,2000年。
(6)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第9期。
(7) 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期。
(8) 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等正在整理的金坛、句容土墩墓发掘资料。
(9)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 第一号 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10)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磨盘墩遗址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