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视访谈节目中话语转述的语用功能再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兰 唐红芳 罗琪

  摘 要:本文以《鲁豫有约》中出现的话语转述为研究对象,在对话语转述进行进一步的界定之后,从语境顺应层面再次探讨话语转述作为一种会话策略所体现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 话语转述 语境顺应 语用功能
  话语转述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交际行为,其作用和功能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传统语法对话语转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话语转述的形式和直接转述与间接转述之间的转换规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功能、语篇、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话语转述进行了探讨。贾中恒运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转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和描写;杨颖莉和林正军阐明了直接转述和间接转述在结构、功能和语用层面上的差异,以及由直接转述向间接转述转换的依据;辛斌指出要结合语境因素来研究引语,强调不同形式的转述言语在特定语篇中相互之间动态的作用关系;马博森和管玮提出并认证了支配零转述使用的认知语用原则。基于如上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个方面是转述句的界定,如转述句的构成和分类;另一方面是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中出现的话语转述为语料,从语境顺应层面对话语转述的语用功能进行进一步地探讨。
  一、转述句的界定
  (一)转述句的构成
  为了更好地分析文学语篇之外的其他类型的语篇,Thompson把源于说话人和写作者在篇章里以某种方式标志出的“另外一个声音”的任何一个语段都称为语言转述。据Thompson对话语转述的定义,话语转述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转述者对另一说话者即被转述者的言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重复述说,是对被转述者他时思想或话语的再现,通常由信息小句和转述信息构成。信息小句通常都包含了标志“另一个声音”的转述动词;转述信息的内容源于被转述者的言语,通常由信息小句引出。以下是关于直接转述和间接转述的例句:
  (1)原 述:“The newspaper is late again.”
  a.直接转述:Marry said to John, “The newspaper is late again.”
  信息小句 转述信息
  b.间接转述:Marry told John that the newspaper was late again.
  信息小句 转述信息
  在例句a直接转述中,转述人是在场的叙述者(口头会话)或作者(在书面语中常省略),“Marry said to John”是信息小句(“Marry”是原话语的说话者即被转述者,“said”是转述动词,“John”是原话语的听者),“The newspaper is late again”是转述信息(即被转述人的原话)。在例句b间接转述中,转述人是在场的叙述者(口头会话)或作者(在书面语中常省略),“Marry told John”是信息小句(“Marry”是原话语的说话者即被转述者,“told”是转述动词,“John”是原话语的听者),“that the newspaper was late again”是转述信息。因此,在对原话语进行转述时,可以灵活选择适当的转述动词对原话语进行转述。在直接转述中,转述人是原原本本地对被转述人他时话语或思想的全部或部分重复述说,而通过动词时态的变化、指示代词和相应限定词的变化、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的变化等,可以将直接转述变换成间接转述。(张道真, 1980)
  (二) 转述句的分类
  根据转述的内容和方式,Leech&Short(1981)将话语转述现象分为五种模式:间接引语/思想、自由间接引语/思想、直接引语/思想、自由直接引语/思想以及言语/思想行为的叙述转述。依据Thompson将话语转述的特点描述为“另外一个声音”的思想,彭建武区分了话语转述的五大“声音”来源:自我、具体点明的人、未作具体交代的人、话语群体、不可具体说明的人。这两类划分标准有助于明确话语转述的类型,话语转述不仅可以用来转述人物、动物和植物这一类生命体的言语和思想,还可以用来转述机构和社团这一类非生命体的言语和思想。另外,话语转述者不仅可以转述他人的话语和思想,还可以转述说话者本身的言语和思想。
  二 、话语转述的语用功能分析
  Verschueren(1999)指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各种恰当的话语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这样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顺应性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满足交际需求和目的,交际者在可供选择的语言项目中进行的灵活选择。顺应语境成分包括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包括交谈的时间、地点等物理空间概念。社会世界对交际参与者的言语行为进行社会和文化的制约,而心理世界则涉及到参与交际中双方的心理特点,譬如说话人的性格、喜好、情感等等。本文将从顺应论视角出发,通过顺应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再次探讨直接转述和间接转述在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中所体现的语用功能。
  (一)表达尊重功能
  礼貌是每个语言社团都有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会尽可能地选择适当的交际方式以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电视访谈节目中,转述他人话语作为积极面子策略既可以起到维护他人面子的作用,又可以表达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尊重。
  鲁 豫:我们欢迎孙葆洁老师。介绍一下,中国著名的裁判员。
  高晓松:最好裁判。
  鲁 豫:对,最正直裁判,这如今特别特别重要。
  廖 杰:他是连续的中国的八年的金哨(台下掌声一片),就是不论从业务上还是人品上,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老师。我觉得他对我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名利的追求极为淡定,淡定到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我觉得越是这样的人越让我们值得尊敬。(台下掌声一片)   (2011-05-03《鲁豫有约》之清华学子音乐梦)
  “金哨奖”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裁判员中获得最佳裁判的荣誉,顺应这一社会文化背景,廖杰间接转述了中国足协发布的官方消息(转述者认为该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应该为普遍大众所认知,在话语转述中并未点名消息来源,用人称代词“他”来标志间接转述形式),即连续八年评定孙葆洁为金哨奖的获得者,紧接着根据自己对孙葆洁为人处事准则的了解,直接转述了自己内心对孙葆洁的崇高敬意之情,即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顺应。尽量增加对他人的赞誉之词,是对他人积极面子的维护,不仅顺应了之前鲁豫和高晓松对孙葆洁的赞赏,即对物理世界时间上的前后顺应,又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重和爱戴之情,同时也赢得了观众一致认可的掌声。
  (二)阐释功能
  学者许宏指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访谈者为确保自己及观众的认知结果,经常实施阐释言语行为。阐释言语行为是访谈者对被访者语句的重述和解释,其交际语境有三个参与者:说话者(被访者)、阐释者(访谈者)和观众(听众)。在电视访谈节目中,问答是最常见的会话交际方式,访谈者可以利用话语转述作为提问方式来进行阐释,增进被访者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促进访谈顺利进行。
  撒贝宁:我借来穿上以后,第一次参加面试,我现在觉得挺后怕的,就他们没有把我送公安机关,已经相当不错了。
  鲁 豫:为什么呢?
  撒贝宁:就完全不像个好人,你知道吗?黑黑的,瘦瘦的,穿着一件别人的衣服,在身上哐哐当当的,关键是面试当天,还穿着衬衣,打的一条鲜红的领带,还找同学借了个黑色的公文包拎着,就你们见过那个传销组织的头目,在中央门口溜达来溜达去,然后……
  鲁 豫:他们对你的评价是什么呢?
  撒贝宁:我当时没有听到,我是后来很多年以后,他们才把当时的情景告诉我,说是在走廊里,肖晓琳在走廊里看到了我,第一眼,我就觉得肖老师颤抖了一下,转身回办公室了,“哐”,把门锁上了。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时在门锁上以后里面发生了什么,肖老师跟屋子里的人说:“外面有只猴子,谁?谁招来的?”
  (2013-05-07《鲁豫有约》)
  此番对话主要讨论的是被访者撒贝宁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寻找工作时候的穿着。因为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第一次面试时撒贝宁全身的行头都是向同学们借来的,由于身形和衣服不太协调,因此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正当撒贝宁惟妙惟肖地描述自己面试时的尴尬境遇时,主持人鲁豫以间接转述“他们对你的评价是什么呢?”(‘他们对你的评价’是信息小句,评价的内容是转述信息)进行了提问,他人对撒贝宁的评价可以从侧面渲染出当时撒贝宁的滑稽窘境,也增加了撒贝宁进一步描述时的幽默诙谐色彩,满足了观众们好奇需求心理,促进了访谈节目的顺利进行,为下一步高潮的到来做了铺垫,既是对观众们探求心理世界的顺应,也是对录制现场效果的物理世界的顺应。
  (三)话论控制
  会话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最基本的话语形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在交际中传递意义的动态合作过程(Richard,1990:68)。由于受到会话场景、交际意图和会话双方话语角色的影响,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会利用话语转述作为一种会话交际策略来分配话轮,从而促使访谈节目围绕指定话题顺利展开,在动态合作过程中传递出很多的语义信息。
  鲁 豫:谁给你戴这么一大金表啊?
  白岩松:我估计是很廉价的表,肯定不贵。
  鲁 豫:现在别人都会认为,你在给某个品牌做广告呢,这么一大金表。
  白岩松:在我的手上就从没带过超过2500块钱的表,从来没有过,所以我非常肯定诚恳地说,那块表一定不值钱,虽然它很闪光。
  鲁 豫:对,我也觉得那会儿肯定不值钱。
  (2013-05-07《鲁豫有约》)
  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访谈主题是事先预设的,主持人在会话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才能确保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访谈按照事先拟定的话题有序顺利地开展。在这一轮访谈会话中,主持人鲁豫先播放了一则白岩松首次主持节目的视频,视频中白岩松手上的一块闪闪发光的金表尤为引人注目,于是鲁豫就该金表展开了新一轮的会话。为了挖掘更多与金表相关的信息,鲁豫转述了不可具体说明的人“别人”的观点,即戴这么一大块金表是在给某个品牌赞助商做代言人,来控制话论的展开,进行有效的访谈互动,既顺应了观众们内心对这块金表来历的好奇心理,也顺应了主持人顺利推进话题的意图。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语境顺应层面探讨了话语转述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语用功能。语用功能产生于会话交际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会话过程中交际目的和意图的实现程度。话语转述作为一种会话交际策略,不仅是为了顺应语言结构,也是为了顺应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
  (本文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CX1210])
  参考文献:
  [1]Leech, G. N. & M.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M]. London: Longmam, 1981.
  [2]Richard, J. C.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M]. Camb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0.
  [3]Thompson, G. Voices in the Text: Discourse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Reports[J].Applied Linguistics, 1996,(17).
  [4]Thompson,G.王之光译.Reporting[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0.
  [5]贾中恒.转述语及其语用功能探析[J].外国语,2000,(2).
  [6]马博森,管玮.汉语会话中的零转述现象[J].外国语,2012,(4).
  [7]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5).
  [8]维索尔伦(著).语用学诊释[M].钱冠连, 霍永寿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9]辛斌.言语转述的戏剧效果刍议—以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为例[J]. 外语学刊,2012,(3).
  [10]许宏.访谈话轮中的阐释言语行为[J].外语学刊,2009,(6).
  [11]杨颖莉,林正军.英语转述句的功能及语用解释[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2]张道真. 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周兰 唐红芳 罗琪 湖南株洲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41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4564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