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身体美学的哲学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会

  美学一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鲍姆嘉通最初给美学的定义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即美学是作为感性的形而上学而登场的,也就是说美学离不开人的感观知觉。而身体则是所有感官知觉的载体,所以身体问题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是一个指向“人”的问题的深层研究领域。如果说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那么身体则是所有生活艺术的承载体。而身体美学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舒斯特曼认为,如果哲学包括知我认识和自我改善,那么我们就应当为身体审美感知找到一个重要的角色定位。
  以身体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在生活和艺术领域十分普遍,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身体的审美活动有关。我们当今社会所流行的文化在主体上也都是身体消费。而在艺术领域,无论是涉及到雕塑、绘画、舞蹈,还是有关于文学、音乐,无一不是对身体的关注和研究。
  一、身体美学的来龙去脉
  “美学”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文aisthetikos,亦即αισθητικ??,它的意思是“感官的感知”,即美学离不开人的感观知觉,而作为感官知觉载体的身体是指活生生的、感觉灵敏的、动态的也存在于社会空间中的身体,还存在于它自身感知、行动和反思的努力空间中的人类身体。
  站在21世纪的长廊探寻和回顾美学的发展历程是饶有兴味的:如果以“绝对理念的命运”,抑或是“自由个性的命运”作为美学史研究课题的话,过去的这个世纪充满了太多的探索、成就与挫败。柏拉图在构建他的“理想国”时,将绝对理念设定为终极存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和诗学思想紧密结合,将美置于事物发展的必然率和或然率之中。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深信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和制约,人本主义最终体现为理性的力量。19世纪的尼采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和理性压抑下人的“退化”深感忧虑。杜威发展了詹姆斯的根本身体取向,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身体自然主义。
  二、身体美学的哲学价值
  身体,作为感官、审美欣赏和自我塑造的场所,有着极强的自我变革能力。身体美学致力于对身体进行批判性的改善研究,构成对身体的关怀,以及对身体实践训练等研究。尽管现代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藐视身体,但是从哲学认识、自我认识等角度看,身体美学依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哲学价值。
  (一)身体美学通过对身体进行改善引导,以修正我们身体感觉功能的执行力。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感性经验基础之上,尽管感性经验经常遭到质疑。哲学总是通过推理论证的方法,试图探知真理的奥秘。与之相反,身体美学则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既然感觉是认识的基础,而感觉又是以身体为条件的,那么通过对人身体的改善和引导,来避免感觉功能的弊端,已达到修正感觉功能执行力的目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量的身体训练项目被人们不断发明和采用:健美、食谱、服饰、禅定和诸如亚历山大技法、费尔登克拉斯方法等等。
  (二)身体美学通过对身体维度的认识,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自我认识一直是哲学的首要目的,“认识你自己”也是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身体美学不仅关注身体的外观形式,而且关注身体的状态和身体的意识。例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呼吸这项运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呼吸,就可以觉察到我们的各种情绪,或愤怒、或紧张。反之,如果我们对这些变化毫无察觉,则会被误导。而如果我们能够对身体的运行机能有着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及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害,进而对整个自我进行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三)在西方哲学史上,诸多哲学家均承认一个观点,即身体是铭记社会权利的特殊场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身体美学在政治哲学领域的价值。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复杂的社会政治体系是如何要求和强迫人的身体行为的呢?例如:对有有素养的男性,我们总是要求他要彬彬有礼,在女士面前要尽显绅士风度;而对于有涵养的女性,我们则要求其要说话温婉如水、动作优雅端庄等要求。身体的标准,是对整个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反应。
  三、身体的救赎与复归
  纵观历史的长河,身体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探知世界的媒介,还为人类提供了追求幸福生活、人身权利的动力,而这些动力又反过来成为人类追求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尼采在他的《权力意志》中主张,身体作为作为所有价值的源泉,应该成为主人,而不是奴仆。爱默生也曾经说过,人类身体是发明创造的仓库,世上所有的工具和机器都只是身体四肢和感官的延伸。身体应该拥有其主体性地位,应该受到重视,而不是人们的疏远。
  身体有着自我变革能力的、充满活力,是完全不同于媒体鼓吹者所认为的身体影像的东西:迟钝而呆板的身体——作为媒体的电子灵活性的充满惰性的对立面。当我们恢复身体的哲学认识、自我认识,就会发现身体美学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 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商务印书馆, 2002年.
  [3] 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商务印书馆,2011年.
  [4]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徐岱.什么是好艺术[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8] 吴予敏.美学与现代性[M].人民出版社,2001.
  [9] 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 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 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12] 汪安民.尼采与身体[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孙会(1988.10- ),女,江苏徐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4707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