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艳梅

   十二五规划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表达了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她会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一所大学如果只注重校园的硬件建设,而缺乏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建设,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在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立足区域经济和学校实际,着力塑造反映办学理念、体现职业特性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精神文化建设分为院级核心文化、系部特色文化和课堂育人文化三个方面。
   第一,院级核心文化建设。首先是办学理念发展模式建设,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彰显该学校特色和灵魂的文化积淀,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的培养目标,我院把“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作为办学理念,一是激励广大教职员工争当优秀,二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并激励学生在优秀员工的基础上向着职业经理的目标去努力;积极实践 “职员化教育、企业化教学、公司化运营”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行“项目教学、单元设计”全新教学方法,稳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为总目标的教学改革,在“省内一流、国内先进、世界有名”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发扬“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学院发展我的责任”和“拼命三郎、吐血掉肉”的学院精神,全面实施“只要结果、不要理由”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坚持实行“工作标准化、执行效率化、落实结果化”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努力。
   其次是院训、院风、院歌建设,我们制定了符合学院特点的“重技善学、恒信自强”院训,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在把握高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技能,以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立业;教师要掌握行业岗位标准,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实践,提升技能水平,同时要要善于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和发展规律,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办学经验,学习成功企业的职业管理办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推荐学院可持续科学发展;院风是“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寓意学院师生像鹰一样勇猛地、朝气蓬勃地工作和学习,都要彰显出自己强大的力量和卓越的能力,同时还要有雁一样的团队协作精神,相互配合,共同为学院“省内一流、国内先进、世界有名”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院歌名为“信工之歌”:春风在荡漾,雨露在歌唱;我们是信工的主人,我们是信工的脊梁。优秀员工在这里铸造,职业经理在这里成长;像鹰一样搏击长空,像雁一样振翅翱翔。忠诚给我胸怀,责任给我力量;改革才能发展,创新才有希望。重技善学,恒信自强。迈着铿锵的步伐,创造信工的辉煌!院歌把学院的办学理念和院训、院风揉和进去,指明忠诚和责任是信工人的胸怀和信念,改革和创新是信工人前进的动力和希望。通过院训、院风和院歌的建设,把学院的精神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一名师生员工心里。
   第二,系部特色文化建设。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现有4个专业群和一个直属学院,每个群又分若干个系和不同专业。不同的系别和专业有各自的特点和文化价值取向。
   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设备的检测、维护、调试和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加强了专业建设力度。一是从专业定位上,在广泛征求周边区域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准确定位该专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完善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在课程建设上,适应人才多元化需求,我们打破了学科体系,按企业岗位设置重新制定课程模块,使学生所学知识尽量贴近企业岗位实际,力争使学生能在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下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和又参加了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加大了专业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该专业,为热爱本专业奠定基础。
   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打破传统的固步自封模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要借鉴吸收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创新模式。我们鼓励师生参加省内外各种技能大赛,同时在校园内部也适时开展专业竞赛,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我们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一是鼓励师生走出去,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二是在系内组织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大力营造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培养我系师生开拓进取和敢于“亮剑”的拼搏精神,培育昂扬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弘扬顽强拼搏的竞技精神,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奋发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促使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公平、和谐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当师生长期置身于文化形成的浓郁的精神氛围中,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渐养成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形成善于团队合作、乐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三,课堂育人文化建设。教育学生最前沿的阵地就是课堂,课堂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最直接平台。要让学生成才,先让学生成人。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文化知识、综合素质都不太高,要想让他们出成绩,必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特点,针对学生个性和喜好因人施教。每次课前借鉴《亮剑》中战前动员模式,采取榜样激励、格言解读、专业特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满激情去学习,去体验,弄懂学会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切实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和满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用真诚的笑脸、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沟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或表扬,或鼓励,或督促,或批评,让每一名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逐步树立自信,激发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高职教育要培养出“职业人”,就要参照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电子信息行业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概括为: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四个方面。适应行业需求,参照高职教育目标,我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把四种能力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能力文化体系,并把该能力体系以诗歌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加强学生的认知度。业余时间我们还邀请电子行业专家、优秀技术员和成功毕业生把经验搬到课堂,以讲座的形式把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育具体化、直观化,通过给学生讲述他们自己的成长成才环境和经历,使学生的多元知识得到补给,情趣得到提高。此外,教学中还注重把能力素养的具体要求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作者单位:贾艳梅,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4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