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采用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CER-D)对神经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筛查,并参照国际疾病分类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MAHD)评分。结果 神经内科门诊初诊患者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2.2%。抑郁障碍患者中躯体归因模式者占75.4%;心理归因模式者占24.6%。HAMD评分值为(16.8±3.8)分,以头昏、失眠轻中度抑郁为主。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多以失眠、焦虑等轻微症状为主,且人群呈增对趋势,对患者的各种特点,积极的寻求适当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康复。
  【关键词】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治疗对策
  抑郁障碍又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同,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转为慢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神经内科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必须能配合实验的患者,失语、耳聋及病情危重等病人没有让其参加调查。
  1.2 方法 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①设置调查表;②用抑郁自评量表(CER-D)评分;③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进行评定。调查人员向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发放CER-D表,协助患者填写,患者自主得出评分。评分16分以上者经同意由精神科医师做精神检查。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最后对符合f32抑郁发作、f33复发性抑郁、f341恶劣心境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HAMD评分。
  1.3治疗方法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其就医意愿。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就诊三种治疗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抑郁障碍发病共调查320例中, CER-D评分大于16分者92例(占28.75%),诊断为抑郁障碍者3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就年龄来说,以老年患者居多。此外,有过不良生活的人患病的机率高。
  2.2 患者主诉特点 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表现出头晕,头痛及失眠、肢体麻木、紧张及心烦为29人(占74.36%),其他如纳差,哭泣,胸闷、头不自主晃动、面部发热、疲乏无力、担心患病10人(25.64%)。以躯体症状为第一主诉者共计32例,占82.1%。
  2.3 HAMD评分 HAMD平均评分为(16.8±3.8)分。其中轻度(8-16分)18例,中度(17-23分)18例,重度(≥24分)3例,以轻中度抑郁为主(92.31%)。从HAMD评分中抑郁症以轻中度为主,重度者以入睡困难、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全身症状表现突出为多。
  2.4 治疗对策 治疗方法根据上面调查得到的相关症状,门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就诊。从HAMD评分可以看出,患者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对于这些病人,首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开导,使其精神放松。如果心理咨询效果不明显,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如服用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抗抑郁剂等抗焦虑药物,部分病例配合心理治疗。如果上述两种治疗方法不能改善病人的情况,将其送往精神科就诊。在三种治疗方法中,病人治疗效果最明显的是药物治疗配合心理辅导。其中病人最希望是药物治疗,其次是心理辅导,最后是送往精神科。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神经内科门诊加强对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抑郁障碍在神经内科初诊患者占12.2%。当然在不同医院,不同时期收集的样本会存在主观差异。
  研究中通过HAMD的方法,分类出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各种不同的症状,非常痛苦,同时也避免了一个就诊误区,即:心理障碍常伴有的身体不适使患者误认为是躯体化障碍,就诊于非精神卫生专业门诊部,加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使得病人得不到正确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病人情绪进一步焦虑,促使其不断的就诊,如此循环往复,使患者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丧失了信心,有甚者出现自杀现象。同时也给国家医疗资源也造成浪费。
  目前治疗神经内科门诊抑郁患者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精神科治疗。医疗界公认,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药物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其中,药物的作用要占70%-80%,心理辅导的作用大概为20%。本研究中多数患者以躯体症状为第一主诉,分别为头昏、疲乏,睡眠障碍,肌肉酸痛等。此类多为中轻度患者,只要医生提高对抑郁障碍的识别,采用适当的治疗,大多可以缓解。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几次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因此,对抑郁障碍患者我们要高度重视,做到及时诊断,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wancata j,windhaber j,bach wm,et al.recogni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nonpsychiatric hospital wards j[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0,48:149-155.
  [2]吴文源,季建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8.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231.
  [4]潘杰,宁淑娥.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病人神经症性症状调查.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8-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74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