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帝庙 运城的守护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代 安

  十年看深圳,百年看香港,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长安,五千年看河东。
  
  现在,运城人流行一句话:“十年看深圳,百年看香港,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长安,五千年看河东!”自信而响亮的口号背后,运城人自有道理和依据。
  关羽是山西运城解州人,关公从这里走向了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也走向了他辉煌壮丽的人生,因他的“忠义信勇”,身后由侯而王,而帝,而武圣,受到了历代帝王和全球华人的共同尊崇,他一生的武功德业,与他故里的河东历史人文是密不可分的。
  
  全世界最正宗的关帝庙
  
  “忠义仁勇”,彪炳青史,关公关云长在中国及华人社会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有“村村有武庙”的说法,可见关帝庙在大中华地区的普及度,但唯有关公出生地的解(音hai)州关帝庙是最正宗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技艺最精湛的,所以素有“关帝庙之冠”的美誉。
  解州作为关公的故乡,关帝庙兴建的历史颇早。据有关碑刻记载,远在陈隋之际,解州关帝庙已经修建。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各界对关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断高涨,又对解州关帝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清朝末叶,关帝庙曾数次失火,损失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对解州关帝庙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不仅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予以保护,而且一再拨款,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复,使之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目前的解州关帝庙,总占地面积有7.3万平方米之多,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该庙宇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往往使人在触景生情中,沉浸于“桃园结义”的美好传说之中。
  中轴线北端的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这两座气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关公及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如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等。
  
  河东文化 源远流长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位于山西西南端,正好是秦、晋黄河金三角位置,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黄帝战蚩尤、嫘祖养蚕、后稷教民稼穑、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传说都发生在这里。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河东,商家的鼻祖猗顿,秋风楼和汉武帝的《秋风辞》,书圣王羲之的恩师女书法家卫夫人,初唐四杰的天才王勃,名将薛仁贵和明妃杨玉环,“八仙”之首的吕洞宾,《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元曲大家关汉卿,“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都出自河东,还有后土祠、鹳雀楼、莺莺塔、大铁牛等一大批国宝,还有无数全国少见的古城古镇、古桥古渡、古寺古刹、名碑名帖、名产名吃。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中华”一词,“中”指“中国”,“华”指“华夏”。“中华民族”即“中国华夏民族”。然而,无论“中国”或“华夏”,其名称起源都与河东有着无以割舍的联系。河东最早称“中国”。“中国”一词含义颇丰,然其首始之义乃指“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曰:“惠此中国,以馁四方。”《疏》曰:“中国,京师也。”“《集解》引刘熙注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史有“中国”之称正当尧、舜、禹之时。“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均在今河东境内,故最早之称“中国”者,非河东这块风水宝地莫属
  “华夏”一词系由“华”与“夏”两个部族名称组成。而据古史专家考评,所谓“华”即是“夏”,“夏”即是“华”,二者都是指最先在河东兴起、文明程度最高的那个或称“夏族”“夏人”,或称“华族”“华人”的部族。
  夏人长期在河东居住,并在河东崛起。历史上称夏人居住过的地方为“夏墟”或“大夏”。据专家统计,史籍中记载保留下来的“夏墟”地名有两处,一处在今翼城、绛县、侯马一带,即古唐侯封地;一处在今夏县、平陆、安邑一带,即周初虞仲所封之地。而史称“大夏”的地方共有五处。其一在“唐”,即上述翼城、绛县一带;其二在“平阳”,即今临汾一带;其三在“安邑”,即今夏县、平陆一带;其四在“晋南”,即今永济、虞乡一带;其五在“鄂”,即今乡宁、河津一带。总之,有关“华夏”的起源,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大都可经从河东找出依据。所以,说“河东孕育了华夏民族”,“河东孕育了华夏文明”,是毋庸置疑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8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