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戏曲武打的发展及其对武术传承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何谓戏曲武打?
  戏曲武打也叫武戏,是在戏曲舞台表演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是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王国维先生关于戏曲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也就是说,戏曲是通过歌舞的语言和身体的表演艺术来演绎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达到一定的娱乐欣赏、教化劝诫等目的的。
  戏曲武打形成在戏曲表演的歌舞过程中,更确切地说是包含在“舞”的内容之中。戏曲武打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与武术的打斗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戏曲武打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戏曲武打是表现戏剧冲突的一种形式,是用来表现剧中规定情境中的格斗、战斗和战争的”。戏曲武打主要融合了武术和杂技的一些技术动作,通过编排和程式化加工展现在戏曲舞台上,主要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表演氛围。“戏曲武打是塑造戏曲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点的主要手段。而今,戏曲武打已经以其自己的特色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不属于武术的表现形式。它只是在传统武术套路各个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此,笔者将戏曲武打概括为:在戏曲表演中为了刻画人物形象,烘托演出氛围,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观赏性而出现的舞台武术表演形式,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和程式化特征。
  二、戏曲武打的发展历史
  关于戏曲的具体产生时间学者们说法不一。按照王国维先生对戏曲的定义来推断,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产生了完整意义上的戏曲。王国维认为,北齐的《带面》、《踏摇娘》等戏,应是中国戏曲的起源,“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因为“此二者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此前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之创例也”。“武戏”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书・哀帝纪》中的记载:“孝哀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但是这里的武戏主要指的是角力,而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戏曲武打。其实,带有武术元素的舞台表演形式却产生已久。戏曲武打,是应戏曲表演对武术动作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完整意义上的戏曲武打产生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的武术表演形式。诸如武舞、角抵、角力、相扑之类,都是用武术动作来表演供人们观赏娱乐的。直到戏曲产生之后,某些故事情节的演绎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需要武术的内容来烘托,这个时候,武术才开始逐渐登上戏曲舞台。
  (一)明代之前的戏曲武打
  先秦以前的武舞就有很多的武术表演成分,如大禹时期的“干戚舞”,武王伐纣之后的“大武舞”,都是以武术格斗为主要表演形式,这些为后来戏曲武打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汉代的百戏中的“角抵戏”,就是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表演形式,张衡的《西京赋》中记载的《东海黄公》这一角抵戏,讲述的是黄公手持金刀与老虎搏斗的场面。《东海黄公》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武戏的萌芽。但这种表演还只是主要表现角抵的内容,疏于故事情节的演绎,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戏曲。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演出中是既故事情节的刻画,有又歌舞的表演内容,被王国维先生称作是中国戏曲起源的《带面》就是典型的武打戏曲。它演绎的是兰陵王戴面具征战的故事:“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着假面以对敌,与周师战于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一,乃为舞,以效其魔击刺容。”(《隋唐嘉话》)
  隋唐期间,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角抵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之后更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戏曲武打表演,“乾德二年秋八月,衍北巡……戎装,披金甲、珠冠、锦绣、执弓、挟矢、族旗戈甲,百里不绝。百姓望之,谓之‘灌口神’”,这个场面讲的是五代时期的王衍模仿《灌口神》的仪仗装备,而灌口神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非常流行的神话武戏,讲述的是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时候与蛟龙搏斗的故事,其中以武戏为主要内容。
  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出现了勾栏瓦舍的街头表演,在诸多表演之中,就有大量的戏曲武打表演。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目莲救母》,《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莲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一场接连演出七八天的大型剧目,而且其中有大量的“外扮武将上舞介”、“净生接长人上舞枪介”等描述,可见此剧中的武打场面之多,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戏曲武打的进一步成熟。
  经过了两宋杂剧、金院本之后,元杂剧的出现使得中国戏曲艺术进一步成熟。同时,元代的武打戏曲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据《录鬼簿》记载,当时的国玉弟、天锡秀、天然秀、赐恩深、平阳奴等,都是以善于表演武戏著称的演员。元杂剧中出现了大量描写战争和打斗场面的剧目,“尤其在杂剧中还专有一类称作‘绿林杂剧’或‘脱膊杂剧’的,演员就必须会翻幼斗,打飞脚等,必须学习武术和杂技”。在诸多杂剧作品中具体的武打戏曲场面主要表现在器械对打、徒手对打、人兽相搏、单人演练四个方面。
  (二)明清及其以后的戏曲武打
  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高度发展阶段,也是我国武术史上的繁荣时期,武术人才辈出,并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著作。昆腔的改革和京剧的产生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明代在继承两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以及宋元南戏的基础上,经过“曲圣”魏良辅的努力和改革,昆腔开始兴盛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成为当时戏曲的主要表演形式,这对于后来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明清时期的戏曲武打也正式形成并逐渐完善。关于完整意义上的武打戏曲的具体形成时间,也说法不一。齐如山先生在《国剧艺术汇考》中认为明代的戏剧没有武脚,遇交战之戏,注战介、交锋介,剧本中没有“上下手”的名词,因而断定明代的时候还没有武戏,是以舞的姿势来表现战斗,并非真正写实的交战,是与武舞同一性质表现形式。但也有研究表明明代已经有了武戏,且列出了具体的剧目,如描写吕布和貂蝉的《连环记》、描写楚霸王的《千金记》、描写李克用父子的《英雄概》、描写林冲的《宝剑记》、描写武松的《义侠记》、描写梁山好汉的《水浒记》等等作品,都是受到了小说故事的影响。这时期,明代杂剧中的武戏技艺比起元代杂剧时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前者从舞台表演手段进行分析得出明代没有武戏的结论,而后者却列出了有武术表演内容的戏曲,而且,明代宫廷太监刘若愚在其笔记《酌中志》中记载:“先帝最好武戏。于懋勤殿升坐,多点‘宋岳武穆’,戏文至疯和尚骂秦桧处,逆贤尝避而不视,左右多笑之。”这段记载说明了,在明代已经有了“武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62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