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春燕 杨慧杰

  随着血液净化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深静脉留置导管以其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已经越来越被急于血液净化治疗但又没有其他血管通路或先天血管条件差无法进行造瘘手术的患者所应用,虽在临床上抢救重危患者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使用中也会出现感染、血流量不足、脱管等一系列并发症,现将我科透析室深静脉留置导管使用中遇到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透析室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以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53例,其中临时留置导管通路35例,(其中右侧颈静脉置管患者28例、左侧颈静脉置管患者3例、股静脉置管患者4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患者18例。其中共有2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流量不足。与导管贴壁有关的12例,管路在血管内打折的2例,导管内血栓及纤维蛋白鞘形成11例。
  2 导致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2.1 患者高凝状态,抗凝剂用量不足。
  2.2 插管技术欠佳,导管位置不不正确。或采用与深静脉长短不相匹配的导管。
  2.3 导管生物相容性差、管腔设计不合理,易引起血栓形成。
  2.4 护士对留置导管的护理技术操作不过关,也可导致封管后血液逆流入管腔导致血栓形成。
  3 护理措施
  3.1 血液透析中,要避免导管扭曲或用力牵拉,对于临时留置导管的患者出现血流量不足时,尽量不要将双腔管口对调,以免造成再循环,影响治疗效果,要适当调整一下导管的方向,但要切记:调整方向要一致,调整力量要适度,以免留置导管在血管内造成打折,引起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足,严重时打折处可损伤血管甚至造成大出血。
  3.2 在做与留置导管相关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透析前后碘伏消毒双腔管口及导管出口,透析过程中接头处用无菌敷料保护,并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3.3 每周2~3次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每次透析完成后用纯肝素封管即可;不规律的透析患者需定期冲管并用肝素封管。高凝患者短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或口服抗凝剂。
  3.4 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
  透析间期的封管操作包括三个步骤称为肝素封管三步法。透析结束后封管直接从第二部开始即可。
  3.4.1 第一步 碘伏消毒导管口及导管出口,用10 ml注射器将导管内原有的肝素或肝素盐水抽出,推注到纱布上并观察有无血栓。
  3.4.2 第二步 用20 ml注射器分别向动静脉管腔内弹丸式注入生理盐水20 ml,冲净管腔内血液。
  3.4.3 第三步 用5 ml注射器根据管腔容量注入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同时立即夹闭管道,以防血液逆流,然后拧紧肝素帽。
  3.5 一旦血栓形成,护士要掌握正确的溶栓方法,常规采用尿激酶溶栓。
  3.5.1 第一种方法 将前次封管的肝素的肝素盐水抽出,用尿激酶1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3~5 ml,按管腔容量分别注入留置导管动静脉腔内,保留30 min后回抽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反复进行2~3次。
  3.5.2 第二种方法 用尿激酶1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0 ml,按管腔容量分别注入留置导管动静脉腔内,每隔10 min后再次注入,待30 min后可回抽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3.6 做好健康宣教 在透析过程中,若发生血流量不足,护士要向患者讲解原因以及在透析治疗时患者的注意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体位变化不宜过大,尤其是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插管侧肢体不得弯曲等等。
  4 结论
  深静脉留置导管固然在临床应用上有其动静脉内瘘不可比拟的快捷性等优点,但不可否认,也有其弊端。因此通过我们严格的无菌操作、对留置导管的规范化护理、适时的健康宣教,尽量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28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