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丽 高玉峰 邱海棠 杜 莲 郑玉萍 蒙华庆

  【摘 要】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重庆市34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2%;(2) 农村留守中学生MHT总分、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学生[如,MHT总分(42.7±1.1)vs.(33.6±1.6),P=0.004];(3)留守组学生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因子分[(8.8±0.4)vs.(7.6±0.5)、(7.9±0.4)vs.(6.3±0.6)、(4.4±0.2)vs.(3.0±0.3),P=0.031、0.027、0.000]及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消极应付方式因子分[(6.2±0.6)vs.(3.9±0.2);(7.3±0.2)vs.(4.8±0.2), P=0.008、0.006、0.000]均高于非留守组;(4)相关分析表明留守中学生MHT总分与消极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量表中除丧失因子外各因子均呈正相关(r=0.26~0.48),生活事件量表中丧失因子与MHT各因子相关性最低,应付方式问卷中解决问题因子与MHT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呈负相关(r=-0.21~-0.33);(5)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各因子能解释MHT总分、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因子中36%~53%的变异。在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消极应付方式中幻想因子对MHT总分最具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达61%。而学习压力因子对学习焦虑最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为38%。结论:农村留守中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因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指标;积极应付方式和消极应付方式都与心理健康相关,但消极应付方式对其影响更大。
  【关键词】 心理健康;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留守初中生;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1-0796-06
  
  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以亿计的进城农民工。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1]。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对当今另一特殊群体――2300万农村留守儿童[1]的心理健康研究却少见。并且大多研究中没有使用客观信校度较好的量表,只使用了自制调查问卷或是通过一般访谈即得出结论。即使在使用量表的文献中,对量表的选用各不相同,有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2-3]、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4],还有的选用了SCL-90[5]。这造成报道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很大差异。高的达到30%[5],低的不到10%[4]。已有研究主要从家庭环境因素包括亲子教育的缺失和代养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社会学校因素两方面考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大多数研究认为父母应和孩子多沟通,带养人和学校要多关心孩子,但对于具体注意哪些、怎样沟通却没有依据,如留守儿童留守后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何、他们如何去应对、 这些生活事件及留守儿童的应付方式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等。本文对其进行探讨,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以往留守中学生相关研究[3-4]进行统计学样本估计后,从重庆市教委所属农村中学中,据学校学生档案选取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工作的留守学生超过50% 的学校按整群抽样法抽出3所,再按照分层抽样法,将初中各年级(一至四年级)作为“层”,从每层中简单随机抽取班级2个,共抽取348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48份,其中男生156人,女生192人;平均年龄11±3岁。将被试分为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其中留守组的纳入标准为留守年限大于半年小于5年,区分出留守学生246名(父母一方外出的163名,父母双方外出的83名),非留守学生102名。
  1.2工具
  1.2.1自制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外出情况、留守年限、对留守生活的看法等项目。
  1.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6] 共100项,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效度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如果得分在7分以上,则可认为该受测者是为获得好成绩而作假,测验结果不可信,应对其进行重新测试。8个内容量表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分高于8分视为有焦虑倾向;根据8个内容量表原始分之和查表得出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总焦虑分在65 分以上,为高焦虑水平,视为存在心理问题。该表重测信度为0.663~0.870, 与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相关系数大于0.76。
  1.2.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7] 共27项,主要为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应激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以调查日期前一年为限。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六个因子,未发生选0,已发生视影响程度用5级评定(1无影响、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度)。
  1.2.4应付方式问卷[8] 共62题,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因子。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归为积极应付方式,其他为消极应付方式。
  测试前四份问卷装订成册,测试者与被试班级班主任进行沟通,得到其协助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试说明填写要求。被试签知情同意书后在课堂上统一完成测试,当堂收回。
  1.3 统计方法
  调查表回收后,再次核对。然后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
  
  2结果
  
  2.1 农村留守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留守学生MHT总分高于65分的有15人,占留守学生的6.2%,单项心理问题中占前五位的依次为学习焦虑(130名,占53%)、过敏倾向(21.6%)、身体症状(14.8%)、自责倾向(12.7%)、对人焦虑(9.7%)。
  表1显示留守组MHT总分、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组。
  
  
  表2显示留守组不同类型的留守学生只在自责倾向、孤独倾向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亲戚同住的学生自责得分高于与祖父母同住的学生(t=2.78,P<0.01)和父母一方外出的学生(t=3.17,P<0.001),住校的学生自责得分高于与祖父母同住的学生(t=2.65,P< 0.01)和父母一方外出的学生(t=3.22,P<0.001);与亲戚同住的学生孤独倾向得分高于与住校的学生(t=2.62,P< 0.01)和父母一方外出的学生(t=2.99,P<0.001),与祖父母同住的学生孤独倾向得分高于住校的学生(t=2.55,P< 0.01)和父母一方外出的学生(t=2.88,P<0.001)。

  2.2 留守组与非留守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得分比较
  表3显示留守组学生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因子分及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消极应付方式因子分均高于非留守组。
  2.3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线性相关分析
  
  
  表4显示,留守初中学生MHT总分与生活事件量表中除丧失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呈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因子与MHT各因子均呈正相关;应付方式中幻想因子与MHT各因子呈正相关,退避因子、合理化因子均与MHT的大多因子正相关,而解决问题因子与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呈负相关,求助因子与MHT总分和各因子均无相关。
  2.4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MHT的总分和8个因子为应变量,以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和应付方式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各因子对MHT总分和各因子影响不同,其能解释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36%-53%的变异。在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积极应付方式只进入了学习焦虑因子的回归方程,消极应付方式进入了四项的回归方程。其中幻想因子对MHT总分最具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达61%。而学习压力因子对学习焦虑最有预测力(见表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中学生留守组与非留守组MHT得分除学习焦虑外,前者各项均高于后者,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留守组较非留守组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2%,单项心理问题中最高的为学习焦虑,高达33%。在以往的研究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很大差异。如,样本为中学生的研究比样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或仅为小学生的研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可能是因为初中、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对留守状态和留守后的生活较小学生心理反应更强,也可能是初中、高中的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更多所致。在量表选用上,选用SCL-90量表和自制问卷的研究中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选用MHT的研究,这可能是因为SCL-90量表是针对所有人群的症状等级自评量表,在测验中可能因自评者的估计误差导致结果的误差,自制问卷的信效度缺乏验证,主观性较强,编制时容易偏向于易有阳性结果的条目,MHT则是针对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编制,而且是针对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的测定,主要是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而研究进行时间不同也可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不同,因为随着对留守学生心理关注的增多,学校、家长、社会也越来越重视,采取了多种心理干预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初见成效,因此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国内已有研究认为留守导致了留守学生生活环境与非留守学生不同,从而导致留守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 [2,9-10],但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的作用,也有个体自身因素(先天素质、个性特点)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良心理的形成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自身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应激研究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下,会造成对身心的损害[11]。生活事件能否引起心理生理反应进而导致心身健康问题,除取决于事件的刺激属性(性质、强度和频度)外,还受制于个体对发生事件的认知和评价以及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与行为的努力过程[12]。心理疾患特别是神经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遇到心理刺激后应付失败而导致的[13]。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良好、成熟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平衡心理、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14]。因此本研究从留守学生经历留守应激事件以及留守后的负性生活事件情况和他们如何去应对的角度去探讨留守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的原因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本研究只就留守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单独研究,但井世杰等[15]通过对初中生的应激过程进行模型验证后发现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地对焦虑和抑郁起作用,而是整合在一起协同作用,Larams[16]等人也提出应激交互作用模型,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可进一步研究负性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到留守学生除遭遇留守应激事件外,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方面的生活事件多于非留守组,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有研究表明[17]在高应激状态下,若缺乏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是普通人群的2倍以上。同样的生活事件,不同的应付反应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反应。本研究提示留守学生正是倾向使用消极应付方式。同时已有的研究中大多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把“留守”作为一种负面标签,过多关注 “留守”给儿童造成的困难,这些都会影响留守儿童对留守的正确认知。过分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更大的心理负担,过分突出“留守”对儿童的负面效应,无形中会加重家长对学生的负疚感,在家长解决办法不多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更有进一步走向畸形的可能,如像很多学者所提到的家长对子女的“金钱补偿”的简单做法,就是与此心态密切相关,这在以后的研究中都应注意。有研究表明个体应对方式的发展和形成,与其自幼成长过程密切相关[18]。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是否在留守前后有较大改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种训练时他们的应对模式有何影响,可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本研究样本仅由某市农村的3所中学的348名初中学生构成,所得结论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可扩大样本量,还可进一步关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情况。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05,(1):29-36.
  [2]王东宇,林宏. 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3]黄爱玲.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 351, 353.
  [4]岳慧兰, 傅小悌,张斌,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教育理论研究, 2006,(10):4-6.
  [5]李宝峰.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 教育探索, 2005,(5):82-83.
  [6]周步成.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7]刘贤臣.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 5(1)34-56.
  [8]肖计划,许秀峰. 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9]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0]田小兵,杨正伟.托管人对外出打工者子女个性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671-673.
  [11]Phillip L. Rice stress and health[M].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2:220-221.
  [12]黄希庭,余华,郑涌,等.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 23(1):87-91.
  [13]赵耕源,黄铎香. 医学心理学概论[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1: 62.
  [14]李茹,张志群,王育强. 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 12(2):165-166.
  [15]井世洁,乐国安. 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l2(3):256-257.
  [16]Lazarus R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Ann Rev Psychol,1993, 44: 2-19.
  [17]Ray C, Lindop J. The concept of coping[J]. Psychol Med, 1982, 1: 385.
  [18]Michael Gelder,Richard Mayou,John Geddes.Psychiatry[M].2nd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87-100.
  责任编辑:胜利
  2007-12-24收稿, 2008-03-10修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69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