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婚姻质量对人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雯 李晓丽

  【摘 要】 婚姻与性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婚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关注并关心员工的家庭婚姻问题,促进夫妻性生活和谐,提升其婚姻质量,是实施人性化激励管理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
  【关键词】 婚姻质量; 生活质量; 工作质量
  
  婚姻与性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其能否满足及满足程度,直接涉及人的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的优劣,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又有重大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管理中,关注员工的婚姻质量,帮助他们提高协调婚姻家庭关系的技能,增强其婚姻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应是激励管理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也能通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和不断提高。
  
  1 人的需求满足能产生激励作用
  
  人是有意识、情感的动物,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的,都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而人的思想动机背后的驱动力皆来自人的需求。也就是说,人首先有了某种需求,才会出现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并在这种动机驱使下,产生相应的行为。人需求的实质可概括为不足之感,求足之愿;临危之感,解危之愿;病痛之感、解痛之愿,涉及人的存在和发展两个层面。由于人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其需求又必然表现为身、心与社会三个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因性别、年龄、性格、职业、时代、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修养、民族、宗教信仰、机体状况等因素的个性差异。就人的共性需求而言,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他认为,生理、安全需求,为人的低层次物质、身体需求;情感、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属于人的高层次社会心理需求。
  追求身心需求的满足是人的本性,是人一切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人积极性的源泉。需求的满足对人能产生激励作用,它能有效地调动人的能动性,激发起对生活、工作的热爱和热情,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有需求,就存在着可激励的因素,就有激励的潜能。
  
  2 婚姻与性需求满足对人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2.1 婚姻与性是人基本需求的重要内容
  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单位―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爱巢,也是人们紧张的工作学习劳累奔波之后休养生息的场所,如同航行船只的避风港湾。婚姻处于家庭轴心的地位,婚姻中的夫妻关系是维持最长、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温馨的家庭环境首先来自于缔结婚姻基础上的亲密夫妻关系。由于性需求是人不可或缺的本能,故夫妻关系的亲密又需要其和谐的性生活作为润滑剂和养料,它能适时有效地释放男女双方的性能量,对保证婚姻质量,促进婚姻美满,维持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夫妻双方对性生理与性心理需求的满足,应是婚姻美满的坚实基础之一,婚姻与性需求构成人基本需求的重要内容,并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思想观念的开放,日益受到重视。
  
  2.2 婚姻与性需求满足通过提升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生活质量是内涵丰富的概念,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条件各方面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它受个体生理与心理健康、独立性程度、社会关系及环境的影响[1]。
  婚姻与性是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人的婚姻质量,包括婚姻同盟性质好坏和密切程度,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影响生活满意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它既是缓解应激事件对个体心身损害的场所之一,又可能因婚姻冲突而产生应激影响人体健康。美满的婚姻构成完美人生的一半,它能增强人的幸福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维持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和家庭生活环境的稳定与温馨,是生活高质量的体现,也是全面整体提升人的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夫妻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经常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彼此的文化精神生活,是精神生活满意感的一剂“良药”。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生活质量与其婚姻与家庭满意度密切相关。例如,段冬梅对幼儿母亲育儿压力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婚姻质量组的母亲,其配偶支持水平显著高于低婚姻质量组的母亲[2]。一项妇女文化精神生活满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愉快的家庭婚姻生活能给妇女带来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文化精神生活充满兴趣。夫妻对话过程中感到愉快的妇女其文化精神生活满意感高于感到不愉快的妇女[3]。有关护士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研究显示,婚姻状况的不同,使得护士在心理、社会、环境方面的得分有明显差异。已婚护士的生活质量,包括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情况等,明显高于未婚者[4]和离异者[5],与已婚护士性生活和谐、家庭结构稳定,配偶支持等因素不无关系。反之,夫妻性生活不和谐,婚姻质量不能保证,会大大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例如,Bird等人的报告,婚姻不幸福者所遭受的生活事件是正常对照组的2倍[2]。日本学者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离婚或丧偶者与家庭生活美满的夫妻相比,其平均寿命男性短12岁,女性短5岁。意大利一家周刊对10万居民2年内死因的调查发现,独身主义者、离婚者死亡率比有健康和睦夫妻生活的人死亡率高得多,其中死于肝硬化者竟达后者的6倍[6]。
  婚姻质量是当今中国人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如在对飞行员进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发现,因夫妻性格不合造成的婚姻家庭问题占相当大的比重,飞行员因婚姻家庭问题造成精神压力而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比例,占接受咨询、治疗者总数的一半以上[7]。又据对西部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显示,城市居民已婚群体中大部分人的婚姻质量不高(目前高质量的夫妻关系仅占3%)[8],提示我国已婚群体的婚姻质量不容乐观。
  
  2.3 婚姻与性需求满足通过提升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人的性需求满足和高质量的婚姻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也能通过高质量的生活,激发人的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奋进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和不断提高。
  工作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慢性情感压力和长期的人际关系压力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征,它会大大降低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婚姻质量导致的家庭支持状况,又是造成工作疲惫感的重要相关因素。例如,以河南省3个企业职工为对象进行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未婚、离婚及丧偶与已婚的员工比较,专业低效能感得分前者高于后者(P<0.01),提示单身者及丧偶者更有可能产生倦怠[9]。有关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和婚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显示,护士长的情绪耗竭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自我成就感与家庭支持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家庭成员支持度上升,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在下降。说明家庭成员的支持能有效地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减轻工作的疲溃感。由于配偶的支持在家庭支持中最为直接、有效,故夫妻的婚姻质量必然直接影响着家庭支持甚至社会支持的获得,揭示人的婚姻质量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相关性,也证实了婚姻质量通过家庭支持的作用对工作质量的影响[2]。
  
  3 关注员工的婚姻质量是激励管理的重要内容
  
  激励是指对人的激发与鼓励。它是组织管理行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人性化管理的实质,目的在于维持并增进人的工作意愿,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结果。由于需求满足能产生激励作用,激励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满足人需求的过程。需求的不同决定着激励手段和内容的差异性。例如,竞聘公司主管的激励手段对有竞争实力和愿望的员工,具有激励作用,而对其他员工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激励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激励最大化的目标,其实施的各种激励措施都应建立在对员工需求的了解和满足基础上,这样才能使激励管理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增强针对性。鉴于我国目前已婚群体对婚姻与性需求满足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应将对员工的家庭婚姻生活和婚姻质量的关注与关心,帮助他们增强家庭生活幸福感作为激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3.1 实施弹性管理,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
  应将弹性管理理念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按照不同的部门、工种、时段等工作量的差异性,进行人员的科学弹性安排,使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尽可能合理、适度,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又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从而减轻员工的工作疲溃感,也使他们能有较充裕的时间用于家庭生活。这样,既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又为其婚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加强员工与伴侣的沟通,提升夫妻间的角色适应性
  夫妻间的良性沟通和角色适应,是员工获得社会支持、产生工作动力的根本源泉。然而,在当前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难免出现心理的焦虑感与精神的压抑感,这种负性心态和情绪势必对夫妻间的和睦相处和情感交流带来不良影响,增加相互角色适应的难度。为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关心员工,照顾家庭特殊困难者,尽量减少员工加班的频率;同时多举行一些公司企业内邀请员工伴侣参加的交谊活动,使员工配偶了解公司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增进双方的感情沟通,提升夫妻间的角色适应性。此外,还应加强对员工的相关心理调试和沟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能力,使其能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合理进行时间分配,有效地平衡其婚姻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3.3 释放员工的紧张情绪,增强其工作成就感
  员工工作中的紧张感影响婚姻的和谐,而紧张感与工作压力和成就感的缺失、不足有关。对此,企业管理者应通过适时安排集体郊游活动,举行运动会、瑜伽、健美操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使其置身于运动、音乐、大自然的和谐优美环境中,为员工的紧张情绪提供有效的释放空间。同时,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完善有利于增强员工责任感和创新的动力机制,实现对员工使用培养的科学层次性,努力为员工营造一个生存发展的温馨环境和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使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有成就感。
  总之,人的性需求满足与婚姻质量的提高,通过生活质量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管理者关注并帮助员工提升婚姻质量,可增强其家庭配偶的社会支持力度,对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激发其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庆武,肖水源,王向日,等.郴州市护士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53.
  2 杨辉,宋丽萍,高靖芹,等.护士长工作疲溃感和婚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1(21):17.
  3 赵勇.妇女文化精神生活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07,28(4):34.
  4 谢倩,刘建芬.军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6.
  5 王晓蕾,任蔚虹.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6,21(5):76.
  6 濮宁镇.离退休知识分子生死观调查分析与心理卫生保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15(12):59.
  7 娄振山,许真,伏广清.飞行员夫妻性格相容性与多项心理应激变量的相关性[J].航空军医,2004,32(4):149.
  8 殷燕敏,潘艳艳,胡实盼.西部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比较研究――以昆明、兰州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2):372.
  9 周财亮,朱伟,苏东梅.员工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6):372.
  [收稿日期:2008-0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48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