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阳品读敬老诗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也是我国的敬老节。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崇尚。古往今来,流传下来许多敬老尊老的诗联,读来能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
  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诗:“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作者离家外出,感到自己不能尽到赡养的责任,还要使母亲增加离别的痛苦,其孝心可见一斑。
  清代文学家郑板桥的《李氏小园》诗:“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装棉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衣缝紧。棉厚耐风霜。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作者高度赞扬了母爱的伟大,字字句句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古代留下许多敬老的警世名联,如: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该联寓意是,禽兽都有“孝敬”、“报恩”的本能,人若不孝敬、报恩老人,则连禽兽也不如。读之品之,怎能不受到启迪。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联语通俗易懂,披露社会上有些人,老人在世时不敬老,而亡故后却厚葬之、大祭之,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罢了。此联旨在劝诫世人,对老年人要注重厚养。
  “少时但得父母乐:老来自有儿孙贤。”此联是说年轻时能善待父母,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孙,待到自己老时,儿孙自然会孝敬你。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这副对联警示人们,连老人都不孝顺的人,却去求神拜佛,如果真有神灵的话,不怪罪才怪呢?
  “骨肉乖违,珍馐亦减致昧;家庭和睦,疏食尽有余欢。”有的人家,日子虽富足,却成天闹矛盾,打架生气,还不如粗茶淡饭过得舒心。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联中把历来婆媳、母女、夫妻、父子间的微妙感情关系,写得惟妙惟肖,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拿出爱儿女之情的一部分去待儿媳,拿出一点对妻子的温顺之情去待双亲。
  “敬爱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联首嵌藏了“敬老”二字,揭示了这幅对联的主题。联中“皆”、“尽”两字,体现了“敬老不论亲疏”的优良社会风气。
  “一饭尚免恩,况负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这是曾国藩的挽乳母联。“韩信少时,家贫,尝从人寄食。一漂母见信饥,饭信。后韩信平齐,封齐王,后改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曾氏认为乳母之恩德比漂母还要大,应当哀如父母,“泣血三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75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