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界名家从医感悟》选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医界名家从医感悟》是一本由数十位院士和中国名医撰写的从医感悟,记述了作者毕生从医历程和亲身感受,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成才创业史实和珍贵的从医经验。篇篇都有自己的故事,感情真挚,观点独到,表现出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人文关怀,读后使人心灵震撼、荡涤和净化。下面是我们从《医界名家从医感悟》一书中选摘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
  ――编者
  
  实践・创新・艺术・心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
  
  我讲四句话,第一句是“临床和实践”。有一次,北医请吴阶平副委员长来给我们讲怎么做学问。他就给我们讲,他在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对阑尾炎这样的病人都是非常认真的,他从病人一进来,从症状、体征、手术,一直追到病理,都一份一份做完善的记录。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他才可能有了后来那么好的医术,那么大的发现。大家知道,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肾结核的对侧的肾脏会发生肾积水,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外国人的实践也没有的。那是因为我们中国有太多的结核病人,每一例肾结核他都去观察,他才可能得出这个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果。第二句是“临床与创新”。大家可能觉得临床很难创新,也不能在病人身上乱试。可是如果我们看看医学史的话,不用看远,只要看看整个20世纪我们的临床医学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就能体会临床创新了。单单一个血管缝合就可以得诺贝尔奖,后来的肾移植也得了诺贝尔奖,这都是临床上的创新。第三句话是“临床和艺术”。临床确确实实是一门艺术。我们的初学者是要背很多东西,每种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到治疗原则,要背下来,逐个去“对号入座”。但是我们去看那些名医,我想他的脑子里再也不会过那些一二三、一二三。他往往一看那个病人就能得出初步结论,并且多数时候是准确的。我想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细心观察、验证,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最后一句话是“临床和心理”。我们要做一个好的临床大夫,如果不懂病人的心理是绝对不行的。现代检验手段不能替代基本功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1897―1987)
  要做好临床工作,首先必须采集病史,进行各种检查,占有尽一切可能占有的材料。但是,在采集材料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警惕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我们不能只看各种检查、化验资料,不看病人,不亲自接触病人。目前国外临床医学界似乎有一种倾向,以为可以完全依靠检查化验资料进行诊断,无须接触病人,我觉得是不妥当的。
  一个医生不管他的本领多么高,他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是无限度的,是无止境的。一些医生发生医疗差错,原因往往就是放松了对病人的观察。现在有些临床医生只喜欢听课、看书,不愿意进病房,出门诊,舍不得花时间接触病人,这是很不好的。这不仅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工作作风的问题。
  现在,临床医学中现代化的检验方法日益增多,这当然是反映了临床医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但这是否可以说,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直接接触和观察不那么重要了呢?我不是这种看法。设备、仪器的增多,只不过意味着为我们增加了对病人观察的手段。现代化的设备,只有与医生对病人的直接观察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譬如,如何使用这些检查手段,就有一个选择性的问题,而这种选择,就必须建立在医生对病人直接了解的基础上。没有这种了解,我们对设备的使用,就是盲目的。国外的临床医学,带有一定程度的商业性质。病人进医院,不管需要不需要,无来一大套检查,其实这样做并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做各种技术检查,必须要有的放矢。无关的、过于复杂的测定,反而会增加病人的负担和痛苦。
  
  认真负责态度贯穿全过程
  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教授 方圻
  绝大多数病人,无论他的医学知识水平如何,都希望从医生那里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如:诊断是什么?该做什么检查?化验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怎样治疗?后果如何?病人最怕,也最不能忍受的是,候诊很长时间,就诊时医生既不问病人情况,也不对上次检查的结果做任何说明,一纸处方了事。当然,许多医院门诊量很大,没有时间对病人详加解释是一个方面。然而,根据病人的情况,尽可能给予扼要说明和解释,仍是必要的。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病人,贯穿着全部诊疗过程。从询问病史、查体,进行各种诊断检查,分析病情做出诊断到给予各种治疗措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翔实、细致和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病人。记得有一次我收治了一位下肢疼痛的病人住院,经过初步的检查,拟诊为腰椎骨关节病,但x射线检查未见异常。某次值夜班,发现病人夜晚十二点多仍未上床,而是斜倚在床旁小柜打盹,询问之下,病人说卧床以后下肢疼痛就更为加重,已三个月夜间无法入睡、痛苦不堪。我深感惭愧,怎么在入院询问病史时竟遗漏了这个重要症状和线索!再次详细地进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可疑的踝震挛,最后请神经科医师会诊做了脊髓造影,诊断为马尾部良性肿瘤,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当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有些医务人员对具有较高风险的治疗或检查,不愿积极向病人推荐,惧怕一旦出现风险将承担责任。这种顾虑会使病人得不到最佳的治疗或正确的诊断。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医师,应当勇于负责,详细向病人解释病情,提出自己的建议,相信病人是能够理解、合作的。
  
  医生的名利得失与病人的利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
  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 郭应禄
  
  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重,尤其在遇到疑难重症的时候,是先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还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医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考验和抉择。不久前,一天晚上时针指向8点40分,我接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电话,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病人打来的。他说:“郭大夫,您还记得我吗?二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您正在手术台上给我做手术呢,现在我们全家就坐在电话机旁,我们全家感谢您!”这个电话使我回忆起二十年前的那例肾移植手术。当时病人的条件不好,心衰、肺部感染,不能做血透,情况很危险,取来的肾也不好,血管和肾包膜都破碎了,如果追求成功率,这个病例肯定是要放弃的,但我想,尽一切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就毅然做了这个手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手术成功了。接到这个电话,我非常感动。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但病人却对此念念不忘。这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什么是一个医生的真正幸福。
  (《健康报》/社会周刊:书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12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