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太极拳修炼感悟――太极拳功能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愚谨记恩师王志宏先生(见注)谆谆教诲,坚持不懈研习太极拳,走架“行功”,推手“摸劲”,读书“求理”,默识“悟道”,移樽就教于前辈,诚心向学于同仁,心得体会,千头万绪,今疏理归纳,题曰“感悟”,絮絮道来,就教于高明大家,并与同仁同道共勉之。愚之“感悟”曰:
  “一柱擎天身中正,阴阳二气混然成。
  三关贯通脊骨拔,四梢呼应神气整。
  五行进退随人动,六合内外成一统。
  七星彼此互照应,八法随势随机行。
  九节连环皆贯穿,十觅轻松顺通空。”
  “顶劲虚领”,“立身中正”,自颈下经体中心至双脚之间,身中有一条垂直意识线,贯通上下,统领周身,通天通地,如“一柱擎天”。心中养“中正浩然”之气,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自己,静静如水。全身内至脏腑,外至毛发,里里外外,层层节节,星星点点,处处放松,且“以意行气”,意、气、神,向形体四周平行弥漫扩散,大通大达于“六合”,无边无涯,无踪无影,此为“神意通空”。如此,内养“义通浩然”之气,外修“中正安舒”之身,谓“一柱擎天身中正”。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走粘并存”;“逢刚即变柔,刚在另一头”――“刚柔相济”;“避其实,就其虚”――虚实不离;“吞其梢,截其根”――吞吐相合;野马分鬃,形开而意合――“开即是合”;手挥琵琶,形合而意开――“合即是开”;搂膝拗步――手搂、拔、粘,“静如山岳”――手猝然发,“动若江河”――“动静相融”;彼紧我松,彼松我紧――“彼此阴阳合”;形松意紧,形紧意松――“己身内外合”……上述走粘、刚柔、虚实、吞吐、开合、动静、松紧……均属“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阴阳相和,阴阳相应,阴阳相融”。太极拳阴阳二气,“和、合、应、融”,混然如一。阴阳不可偏颇,偏阳则刚,“刚者易折”;偏阴则柔,“柔者易卷。”“孤阳不长,独阴不生”,“阴阳平衡,气和心平,百病不生,百邪不侵”。古哲云:“一阴一阳为之道”;前贤曰:“五阴五阳方称妙”。今人说:“通晓阴阳之理,明了太极之道”。
  玉枕、夹脊、尾闾,谓背之“三关”。“三关”贯通,脊骨拔起,“牵动往来”,气有所依,“贴于脊背”;劲有源渊,“力由脊发”。“以意行功”,背宜拔、宜圆、宜舒、宜展、宜松、宜活,循规依矩,不离大道宏旨,勿拘泥于一定之规。
  两手、两足谓“四梢”。中医针灸患者双手十指,旨在疏通患者体内气血通道。“以意行气”,气达四梢,手心发热,手掌发胀,指肚饱满,诸般感觉,不期而至,直至体内血气“翻江倒海”,“翻云滚雾”。手足“四梢”,相吸相合,有助于“身灵”、“劲整”;手足“四心”(两手心,两脚心),相呼相应,有助于“气敛”、“神聚”。
  进、退、顾、盼、定,谓“五行”。五行变通,“急应缓随”,顺其自然。进、退、顾、盼,随人而动,动中寓静;五行“中定”,以静制动,静中有动。凡动,切忌:盲动、妄动、胡动、乱动;凡静,万勿:呆板、僵滞、生硬、停顿。
  “拳法对不对,先看三大对”;“拳法合不合,关键三大合”。三大对者:上下相对,前后相对,左右相对,即:“顶劲虚领,丹田气沉,胸含背拔,肘垂肩沉,腰松胯活,臀敛裆撑,立身安舒中正,八面支撑”。三大合者:毛、发、皮、肤及五官与肌、肉、骨、髓及脏腑相合,谓“内外合”,即:“一动内外无有不动,一静内外无有不静”。精、气、神与身、体、形相合,谓“阴阳合”,即“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我之身形与对方形体变化,“迎来送往”相呼应,谓“彼此合”,即:“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来意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三对三合,统称六合,“六合”到位,谓之“大合”。如此,“自我整体如一,与彼相合如一,进亦一,退亦一,千变万化皆是一”,自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
  头、肩、肘、手、胯、膝、足,谓“七星”。推手较技,既要留神感应彼之“七星”运行变化,又须“心知”“身知”已之“七星”操作合理协调,此谓“七星彼此相照应”。
  扌朋、捋、挤、采、扌列、肘、靠,是八法,也是八劲。法中寓劲,劲由法生,法劲有别,而又浑然如一。法凸现而可见,我知人亦知;劲隐含而不露,我知人难知。八法八劲,随机随势,随机而变;顺机顺势,顺机而作;借机借势,借机而用;得机得势,得机而发。八法八劲,相合相融,衍生演进,由一法而生万法,以至无穷,谓“法无定法”;由一劲而生万劲,以至无尽,谓“劲无常规”。“道法自然”,“大道无形”,其中三昧,“惟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久久为功”,定有体得。
  人之“七星”,连同颈、胸谓“九节”。“九节”务须贯穿、贯通;务须连环、活络。“九节”贯穿、贯通,内气、内劲畅通无阻;“九节”连环、活络,运行操作随心所欲。
  “万般神通是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太极拳研究,最终寻觅的境界是:“轻、松、顺、通、虚、无、空”。此七字,乃太极拳修持之纲要,圭臬与根本。太极拳祛病强身,完善自我,益寿延年及“神功绝技”,诸般功能,皆源于此。轻名淡利,轻松自如,顺天应时,通情达理,虚怀若谷,恬淡虚无,天空海阔,乃“心境”修炼之“上乘功夫”。而“一羽不加,蝇虫不落”,非“轻”不可达及;“以柔克刚,以轻制重”,非“松”不能实现。内气、内劲,由“形顺”而生;“气遍身躯”,须“体通”而达。至“虚无”之层次,方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臻“空灵”之境界,才能“身体健康,益寿延年”。“骨骼拆开,关节脱开,骨肉离开,髓道通开”,这是达到太极拳“轻、松、顺、通、虚、无、空”的关键所在,诚盼同仁用心悟之。
  太极拳学问,“本是舍己从人”。从者,服从、听从、随从、跟从之谓也。习者如能开悟于“从”字,并在“从”字上多下功夫,必能聆从他人之雅教,汲取他人之长处,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推手较技,自可“信息灵通,情报准确,决策英明,操作得当,诸般效应,卓尔不群”。
  太极拳学问,“多误舍近求远”。近者,附近、邻近、就近,自我之谓也。习者必须明白,达太极拳“神明”之境界者,历来凤毛麟角,有“代不数人”之说。对于吾辈常人而言,贵在认识自我,立足本身,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遵道勤修。若“云山雾海,想入非非”,乃“舍近求远”“误区”之一;上少林,登武当,不惜花费,走南闯北,寻师觅友,乃“”舍近求远”“误区”之二;不是循理求真,而悖理妄练,以至在推手切磋中,门不清,路不明,点不对,盲动、妄动、胡动、乱动,此“舍近求远”“误区”之三……
  儒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道曰:“学道者,去思己,莫徒抛家住他地,妙道不离自家身,岂在千山并万水”;佛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即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窃以为,这是对太极拳“多误舍近求远”最好的诠释与忠告。
  “去时胎凡凡骨重,得道身轻体也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道不须臾离,可离非道也。”太极拳学问,如能“舍己从人,舍远取近”,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孜孜笃求,定能达到身体康强,家庭和美,与人与己与社会和谐益莫大焉。
  太极拳是什么?是武术,是艺术、是内功、是哲理、是学问,是“大道”。太极拳是一种美好的心理信仰与精神寄托。太极拳是祛病之妙药,强身之良方,团结之纽带,友谊之桥梁;它可使人忙时得到调剂,闲时生活充实;它可化忧愁为欢乐,变苦闷为开心;使无聊变为有趣,由寂寞产生生机;它可使人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奋进。增强人的体质,改善人的气质,提高人的素质;强健人的体格,改变人的性格,完善人的品格,这是中华太极拳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和功能。一代伟人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金玉良言,定传流千古。好哉,太极!美哉,太极!乐哉,太极!妙哉,太极!
  太极拳学问博大精深,笔者至今还在门外。笔者“感悟”,刍荛、肤浅之论,边角、表相之谈,“言之是否有理,悟之是否合道,试之是否可用,行之是否有效”,企盼同仁同道检验印证,并恳请前辈名家赐教指正之。
  注:愚之恩师王志宏先生,2005年4月20日谢世,享年85岁。恩师一生嗜武,迷醉杨氏太极拳,德艺双馨,享誉一方。
  (责编:高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28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