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释搏击中的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俊奇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技术动作变化千样,奥妙无穷。略懂一点中国武术的人都知道,中国武术取胜之法,并不完全在凶猛勇力,更不是粗蛮撒野,而是讲究独特的技术技巧。诸如"刚柔相济"、缠、绵、粘、贴、靠、缓等技法的运用,这些都是中国搏击术独具特色的功夫。
  柔与刚是反义词,即柔软、柔弱之义,也是温和、怀柔的意思。依常人去想,以拳打脚踢击倒对方为外部动作表现的武术,应该是讲力量,讲爆发力和速度,与柔软、温和有什么相干,这是对中国武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粗浅认识。你要对武术搏击略作细看,就会发现中国武术中的"柔"实在太多,无处不有。诸如在拳的种类中以柔著称的有太极拳、绵拳、蛇拳等。太极拳动作要求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如同连绵抽丝一般。绵拳,又称"连环绵拳",其手法以掌为主,运转舒展如绵,动作连而不断,掌法运行成环,劲力要求内畜刚劲,外现绵柔。蛇拳,动作刚柔相济,开合得宜,以柔劲为主,柔中寓刚,上肢和躯干要松柔如意,实战时则求应巧柔还。此外,在岳氏连拳、猴拳、罗汉拳、咏春拳、五祖拳、醉拳、华拳、螳螂拳、形意拳等拳种中都很重视柔术的运用。
  为什么中华武术如此重视"柔"呢?这当然与其理论根基有关。事实上,中华武术中"柔"与儒家易学和老子"贵柔"等思想密切相关,这正是中华武术传承历史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易・系辞上》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老子》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柔胜刚,弱胜强"。老子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能辩证地看弱与强、柔与刚。老子对此精辟解释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脆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三十六章)。从自然生物的柔脆、枯槁,柔生、坚折来解释人生和战争中强弱、柔刚的转化,这是中国"以柔克刚"思想的根源。此后《书・洪范》有"三曰柔克"。周敦颐《太极图》中有"无极而太极,阳动而阴静,化生万物"之说。这些"贵柔"、"阴阳转生"理论都被中国武学所吸取,并结合到各种拳术的一招一式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改造,更使"柔术"在武术搏击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
  "柔"在武术搏击中究竟有什么好处和如何运用呢?首先按照"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理论,武术搏击结合"柔"就是为了变化多端。刚柔、强弱是相对的,柔可以变刚,无力可以使之有力。举例说,一根橡皮筋,柔的就像一根绳子,但橡皮筋并非柔得没有力,当你把它拉直后弹出击人是很疼的。又如一根垂着的软鞭,当你把它举起甩直时,那鞭头会硬得像石头一样。同理,搏击中的"柔"并非是软弱的柔,而是柔中有刚。从攻防转化上说,当遇到对方力量比自己强、气势凶、精力旺、体力足时,就可以以防为主,避其锋、躲其锐,想方设法消耗对方的实力、体力,尽量减缓对方的攻势,因为作为一个生物的人,力量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进攻也是有限的。所以,退让是暂时的,是虚假的,如峨眉派拳术八字进攻法则中的"随"、"骗"、"让";莫拳中有"七假一真"之说,在外部表现软弱,心里却作好内畜力量和随时反击的准备,对方进攻来势凶猛,冲得急,放得开,身体防护性差、漏洞大,一旦找到对方破绽,便可立即转退为攻,将内畜的力量突然发出,快、狠、准地击打对方的弱点。再从细小的动作上说,中国搏击的"柔"讲究的是缠绵缓冲和借力打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两拨千斤"。中国武术中有些动作看似柔,但发出力却有很大的冲击力,比如绵拳中的"二郎掌",特点是内柔外刚,以爆发劲为主,看似放松无力,但意在内酝,含畜待发。又比如陈式太极拳中的运手、小擒拿、玉女穿梭、摆脚;杨式太极中的推拉、按、退、采、靠;陈式老架太极拳运行螺旋缠绕,强调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形意拳中的扣、圆、裹;蛇拳中的风蛇绕树、角蛇应尾、巨蟒翻身;鹤拳的"先收后发";巫家拳的曲中求直,先顺后逆,以静待动;通背拳的冷弹柔进、坚韧交错;劈挂拳的慢拉柔练;绵拳讲究的"柔而化之,防后发着";螳螂拳中的螳螂斩腰、梨花摆头、磨盘手、织女穿针等,讲究"逢刚柔进",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具体来说,武术搏击中的"柔",就是借力、缓冲、领带、扭转、圆裹、缠拉、抖动等技术的合理运用。另外,人体的四肢长度是有限的,四肢关节结构方向也是固定的,所以柔劲一是在手臂伸缩间的进退缓冲;二是对人体关节反向的抗力的运用。总之武术家都懂得"刚柔相推"的道理,因此能够以柔折强摧刚出奇招。
  武林向来重德,如"武以观德"、"尚德不尚力"等俗语很多。所以习武之人以"武德"为先,具有温和、怀柔的仁爱之心是最要紧的。温和、怀柔也即中庸之道,是儒家人伦的基本要求,习武之人要合于仁人的行为规范,做到事事德行为先、涵养为本、平心气和、善气迎人,这是武术理想的伦理内容,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守柔、贵柔才能领悟到武学的真谛,而达到较高的武学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31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