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善导,曲径能通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诗萍

  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引导得法,学生便能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老师的导,话不在多,而在于直指要害,导在问题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处。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产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下面以我教《凡卡》一文的两点做法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假设体验”法
  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过程中回忆了两件往事:一件是爷爷给日发略维夫老爷守夜;另一件是凡卡和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在凡卡的记忆里,这样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啊!
  凡卡的生活真的是充满乐趣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绪显得异常高涨。
  生1:我认为这样的生活真是妙不可言,每天都有母狗卡希旦卡和公狗泥鳅相伴,有这样忠实的狗朋友,我很羡慕。
  生2:我也同意。我一直想养一条小狗,可妈妈就是不同意。
  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博得了一片赞同声。
  生3:还有,他们去砍圣诞树时还可以逮野兔,就像跟野兔捉迷藏一样。
  生4:下雪了,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多带劲!
  ……
  学生沉浸在对这样的生活的向往中。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与文本主旨背道而驰的。原因在于学生所处的现实与文本描述的现实相距太远。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尺度,去衡量凡卡的生活,根本无法体会到当时穷孩子生活的悲惨和那个时代的黑暗。以致于出现了类似“周扒皮为什么要自己学鸡叫而不用闹钟叫早”这样的尴尬。那又该如何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文本预设的轨道呢?
  待学生稍稍安定后,我饱含深情地说:“假如疼爱你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满头银发,穿着单薄的破棉袄,当别人都在暖暖的被窝里沉入了梦乡时,你的爷爷却跺着冻僵的双脚在给别人守夜;当老爷一家围在火炉旁,说着高兴的事,吃着美味的点心,而你的爷爷却要冒着严寒去砍圣诞树,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
  学生沉默了,许久,有人举起了手。
  “我会觉得难过。”
  “我觉得心酸,很想流泪。”
  ……
  “此时,你们还会认为凡卡的生活充满乐趣吗?”
  这一问,再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发言踊跃。他们终于明白:凡卡在乡村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相对于莫斯科悲惨的学徒生活,还是快乐的。作者“以乐衬苦”的写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激起了我们对小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
  像课文中“现实与过去”距离太遥远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呢?我想,“假设体验”法不失为一条捷径。老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生活体验,用简洁动情的语言创设一定的情境,拉近“过去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的体验水到渠成,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换位思考”法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学完课文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一生问:“老师,凡卡的爷爷是心甘情愿送凡卡去学徒的吗?”
  这一学生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举手了。
  生1:“我认为是,你看,凡卡的爷爷就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才去给人守夜,多辛苦啊!”
  生2:“我也认为是这样。凡卡的爷爷希望凡卡学好一门手艺,长大了在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养活自己。”
  这两个同学的发言几乎代表了全班同学的观点。觉得爷爷送凡卡去学徒是发自内心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理解显然有失偏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对话“请君入瓮”。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
  师:你们都十几岁了,现在的你们在做什么?
  师:凡卡才几岁?他本应该在干什么?
  师:你觉得爷爷是甘心送凡卡去学徒吗?
  这样的换位思考,老师只需三言两语,学生便能大彻大悟,进入学习的大境界。
  教材中有不少像《凡卡》这样的经典“老课文”。由于作者笔下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距遥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时,老师的导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如上文提到的“假设体验”、“换位思考”),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感觉、感官等心理活动,让学生与文中主人公“感同身受”。我想: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便能在碰撞中回归正道,达到“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648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