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别策划:二十四节气话养生(立秋、处暑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牧之

  立秋
  节令特点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是秋季开始的标志,此时农作物快成熟了。
  立秋又称交秋,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秋天。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尽管天气还处于炎热之中,但素有“秋老虎”之称的高温天气却已不同于使人烦闷的暑热。此时已经没有了暑天的闷热天气,人也不再有黏热的感觉。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养生要领
  “立秋”在气候上虽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但至少是从暑热天气中走出来了。“立秋”节气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立秋后,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天气渐渐转凉,故有“立秋凉风至”、“立秋一日,水冷二分”等说法。所以立秋后,应少下水游泳,以免着凉生病。立秋之后,早晚凉风时至,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如不注意养生保健,易患多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即可发生腹泻。所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尤其要注意饮食调理,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发生腹泻之后,应及时就医,腹泻严重者,须立即救治。在秋高气爽、繁花似锦的黄金季节,还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尽管发病率没有春天高,但也不少见,如花粉症、支气管哮喘等。这类发生在秋天的过敏性疾病,症状与春天发生者相同,均是由于接触空气中的各种过敏物质引起。在此时节,既往有上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要多加小心,注意自身防护,避开致敏源,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及尘埃等,并留神气候变化。秋凉之际,略显温热潮湿的气候,为蚊子的孳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因而成为蚊媒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进入秋天以后,要注意净化周围环境,搞好室内卫生,夜间在室内充分利用灭蚊器灭蚊;同时亦要保护好皮肤,严防蚊子叮咬。
  要晚一点儿增衣,要适当地冻一冻,锻炼锻炼,以增强自己的御寒能力。等天气真正冷时再适当地增加衣服,这样既感到暖和,又不容易患外感风寒引起一系列疾病。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消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立秋时节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只要天气不十分恶劣,就应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如打球、爬山等。每人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节令衣着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这里所说的“秋冻”,意思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刻增衣添棉,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秋冻虽然提倡“秋不忙添衣”,但这要看情况灵活掌握。“秋冻”也不能简简单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是指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物的速度,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起居须知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调摄四时的宗旨。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立秋时节在养生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大过。
  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00-10:00入睡,早晨5:00-6:00起床比较合适。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异常。此节气中多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节令养生食谱
  立秋时节秋季开始,养生须顺应其变化,可采取以下饮食方案。
  荷叶乳鸽
  制作原料:乳鸽、鲜荷叶、料酒、醋等。
  制作方法:将乳鸽拔毛后,剖肚洗净,去头、脚、内脏,用酱油、醋、料酒浸过,取鲜荷叶1张包起,上笼蒸熟。
  适宜人群:凡高温作业或出汗过多引起的头晕乏力,心烦失眠,口鼻干燥以及体质羸弱者均适宜食用。
  本道菜肴有滋肾生津、涤秽治烦的功用。
  冰糖鸭蛋羹
  制作原料:鸭蛋2只,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冰糖用温水溶化,然后将鸭蛋打入装冰糖水的碗内,调匀,再隔水蒸15分钟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久嗽、咽炎、咽干痛、口渴、干呕、大便干结者。
  禁忌:脾胃虚寒、泄泻者忌食用。
  鸭蛋味甘、咸,性凉,入肺、胃经,可滋肺胃之阴。冰糖可滋阴清热。《医林纂要》说其“补心清肺,止热咳,治喉痛、齿痛……清肺火,解阳明结热”。其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碳水化合物、尼克酸、钙、磷、铁、钾、镁、钠、氯等。二者配伍,是秋季常食之佳品。
  滋补原则
  立秋时节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增酸。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肺属金,肝属木,五行之中金克木。如果食辛太多很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损伤肝脏。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立秋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每天早晨吃粥。如古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处暑
  早睡早起外,最好是在中午12:00-13:00时之间午休。古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寝、夜不寐的少寐现象。另外,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子午觉的重要性,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盛极而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725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