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欣 梅杭强 郭彩云

  摘要:依据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形成、发展,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现状,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门派发展的可能趋势。认为社会需求要求武术外在仪式应和内化精神相融合;生活方式变迁要求拳种门派生存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传承方式要求武术教育普及要与强化拳种相结合;竞赛制度要求传统技术体系要与运动发展规律相吻合。并由此提出,要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对待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创新。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武术;武术门派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120-03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冲突、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我国实施的举国体制和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大背景下,竞技武术独树一帜,大量传统武术拳种门派的发展陷入困境。虽有一批痴心的武者在苦苦支撑,但大量优秀传统拳种已经或正在流失。那么,我们该怀有怎样的心态看待传统武术门派发展和继承的关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保护拳种、门派的传承,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发挥武术的文化载体作用呢?
  1 社会需求要求武术外在仪式应和内化精神相融合
  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传统医学、内功养生和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等不仅为武术文化提供了核心的理论基础,还间接地决定了武术练功方法、动作、造型和套路的各种具体形态和模式,也逐步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可以说,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的突破点。虽然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已有129种,但作为传统武术,这些拳种门派无不推崇一种“尚武”精神。尚武不是暴力、不是武力,而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没有强壮的身体,再强大的精神也无处寄托。民族的尚武精神,好比一个人的脊梁,如果一个民族的脊梁缺少这种精神,那这个民族正在步入自己衰落期。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看,提倡尚武精神的朝代是强盛、伟大,而不提倡的朝代是衰弱的。
  中国很多传统文化瑰宝诸如书法、京剧和一些民间技艺等,在当今社会都受到生存的挑战。书法在古代只是一种书写工具,就像现在我们用钢笔、圆珠笔写字一样。但在当今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里,书法的工具作用完全消失了,它转化为了一种“仪式”。人们通过毛笔练字、写字,修身养性,最后达到艺术、审美的境地。很多传统武术的发展和书法有相似的地方。因为不管多少拳种流派,不管起源、风格、内容、形式多么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它们最基本的本质相同,是用于技击。在现在公开化的社会,在创造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武术的原始功能已经消退,从而衍生出了健身、娱乐等多种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功能价值。
  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而人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获得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外在表现出来的做人做事的方法,是由内而外的。但是这个过程开始是困难的,只能通过外在的形式,进行自我修炼、自我体会和感悟,最后达到内外兼修、天人合一。武术之道,就是通过“术”与“艺”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与生命感悟。在道的召唤下,武术与拳击不再是好勇斗狠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自卫和观赏的生存性活动,而成了一种“求道”的手段[1]。中国武术拳种流派当中,蕴含了很多中国哲学思想,与当前我们国家所提倡的“和谐”和“以德治国”理念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武术的心态,应把传统武术看成一种修炼身心的手段和仪式,通过对传统武术练习这种仪式,经过一招一式的演练,感悟其中的意境、神韵,达到求道的过程。也就是说由外在的武术套路形式练习,逐渐内化为精神追求和修养,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审美和哲学。
  2 生活方式变迁要求拳种门派生存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纵观武术门派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生存利益的现实需要分不开。中国武术的核心和主流是通过检验拳术的比赛机制和武举制度下的考试内容决定的[2-3]。元代禁武造成了中国拳术的第一次危机,拳术除以家传方式苟延残喘外,大部分转移到正处于巅峰状态的元代戏剧中去。由于战争的需要,明代将领如戚继光、何良臣等人,把自己保留或摸索出的战斗技术向民间传播,从而使萧条的拳界迎来了第一次复兴。但因当时没有比赛和交流的环境,拳术高手们不同的格斗风格只能纵向传袭下去,于是技术风格和特点变成了拳种和流派。武举制的兴起,使习武群体突破了各方限制,但为适应考试和摆台中心的横向交流,很难形成拳种流派。但随着禁武令的实施,洋枪火炮的产生,武举制的废除,习武群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失去了加官进爵的机会,使一些武术家流于民间,为了维持生计,忙时耕田,闲时“造拳”。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不断侵略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瓦解,尤其是农村经济陷入破产的境地,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这种形势下,武术家出现了向城市移动的趋向[3]。但由于没有其他的技能和社会地位,表现出明显的依附性。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走镖或设立镖局、设场传授本派武术,充当卫士捕快、开办武术私塾等。这就意味着,武术水平的高低是其生存的第一条件,只有技艺高超者才有可能在城市中站稳脚跟。由于带有个体化,自营性质的生活方式的存在,武术门派也就非常明显,彼此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3]。
  随着全球逐步走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观念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中国传统武术门派也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按照自己的发展轨迹进行,有的因为缺少传承人而逐渐消亡,有的则被改造成了其他的形式。
  体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考察目标之一,如何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做大做强民族体育产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房产消费、汽车消费降温之后,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这个有可能就是文化消费。目前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不高,民族品牌仍然难与国际品牌相抗衡,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本运作还需要与国际博弈的勇气与智慧。我国的传统武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各民族和地区人们文化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不仅是体育事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将这些武术拳种、门派资源转化为资本并进行资本化运作,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品牌,是完善体育产业链布局,实现文化产业化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3 传承方式要求武术教育普及应与强化拳种相结合
  中国武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一直是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为武术教育的历史意义、社会效应、对武术的发展乃至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纵观我国的武术教育发展过程,作为教育内容,武术在夏代时就有了,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形式和教育宗旨不同。古代武术教育主要以封闭、单一、保守的师徒传承为主。近代中国武术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其传承方式由单一的“师徒制”过渡到“学校班级授课制”。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学校武术教育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其传承方式也由封闭、保守的“师徒制”变为开放、高效的“学校班级授课制”。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带来传承方式变化,传承方式的改变不仅扩大了武术的普及面,拓宽了武术的传播领域,而且也促进了武术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学校武术教育中,传授的内容以统一的竞技武术套路为主,唯一的流派就是竞技武术流派。竞技武术由于竞赛法则的规定,使套路运动始终把强调动作规范作为学习和训练的起始与终结。现在学校教授的武术是西方体育模式化的武术,不易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仅起到了武术普及教育的作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构成了中华文化有机的整体,更是中华武术拳种得以不断塑造培育的不竭源泉[5]。中国武术很多拳种门派的形成都受地域文化中个性风格和特殊内容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吸取地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从学校武术传承的途径来说,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对不同武术门派的继承应该有所不同。从全国范围来讲,应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格局,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武术教育内容上针对不同拳种分类进行,形成不同重点和特色,使武术拳种流派的主要项目在整体上得到较为均衡的继承和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在不同学校设立不同武术门派或类似于武林大会等发展各地方优势门派,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研讨、竞赛、沟通以形成特色,为博大精深的武术赢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因此,每所学校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必须在思想统一指导下有所侧重、突出优势和强调重点。另外,从普及角度,所有的学生可以学习统一的套路,但对于那些本身技术起点很高,又有向上发展空间的尖子学生要安排一些特殊的教育课程,专门将其组织起来,利用俱乐部形式,按拳种分类寻求更大突破。
  4 竞赛制度要求传统技术体系要与运动发展规律相吻合
  《中国武术拳械录》[6]一书中,重点介绍了各拳种的源流、拳理和特点,选录了各种拳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术体系,包括功法、套路和对抗形式的动作名称(其中包括1 600余个拳、械、对练的拳谱)。这些都说明,内容庞大的技术体系,是传统武术门派发展和延绵的根基,散发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璀璨光芒。
  在土洋体育之争,不同思潮激烈交锋的民国时期,武术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开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在各流派拳种的技术上,更进一步注重锻炼效果,强调练功、练气[2]327。但是对武术影响最大的是比赛方式的变化,旧时武术比赛形式,无外乎就是私下里比武和打擂台两种形式,都没有严格的规则。即使是中国体育史和武术史上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也未设置裁判员判定优劣,仍没有现代运动竞赛的意味。但是武术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逐渐被纳入到竞技运动的轨道。随着社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比赛规则的不断完善,武术比赛方式越来越接近西方竞技体育竞赛制度,越来越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不能否认现代竞技武术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但在现代竞技武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武术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逝去的武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合适的竞赛制度保存传统武术门派的技术体系呢?
  体育竞技大都缘起于游戏,而游戏就要有规则,规则的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运动项目的技术体系是随着竞赛的规则而变化。武术门派的技术体系该如何安身?我们也不妨借鉴其它国家武技和一些非奥运项目在各自本土国家开展的状况。我们只有制定自己的竞赛制度、比赛规则、传承人制度,才有可能保持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传承,这样也符合运动发展的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专业教材编写组. 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49.
  [2]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中国武术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林伯原. 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J]. 文史研究,1994:14.
  [4] 王岗.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J]. 体育学刊,2010,16(4):95-98.
  [5] 马敏卿,张艳霞. 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齐鲁文化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40.
  [6] 中国武术拳械录编撰组. 中国武术拳械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948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