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儿肠套叠的二维超声诊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宝志 王育林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方法 本文对我院应用二维超声诊断的86列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二维超声诊断的86列小儿肠套叠的患者中,位于右上腹72例,位于左上腹7例,右下腹5例;左下腹2例。其中大肠套叠60例,26例小肠套叠,以上全部病例均经临床灌肠和手术诊断所证实。结论 二维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二维超声;小儿肠套叠;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24-02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儿多以急性阵发性腹痛、哭闹、腹部包块、血便等原因来院就诊。如果由于诊断不及时肠套叠发作后可以引起肠壁缺血、坏死,严重时可以出现肠壁穿孔等现象的发生。所以早期对小儿肠套叠的及时正确诊断和早期的正确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病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来我院诊断和治疗的患儿,年龄为2月-4岁,平均年龄为2.5岁,男性28例,女性20例。
  1.2 使用仪器 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7.5-12MHZ。
  1.3 检查方法 患儿采取仰卧位,应用高频探头(7.5-12MHZ)在腹部以压痛点或腹部包块为中心进行全腹部的纵切及横切等多方位的观察,重点观察包块的形态、大小、管壁等情况。
  2 结 果
  经二维超声诊断的86列小儿肠套叠的患者中,位于右上腹67例,位于左上腹13例,右下腹5例;左下腹1例。其中大肠套叠60例,26例小肠套叠,全部病例均经临床灌肠和手术诊断所证实。小儿肠套叠的发生部位以右上腹多见占本组病例的78%(67/86),其次是左上腹占本组病例的15%(13/86)。
  3 讨 论
  3.1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儿多以急性阵发性腹痛、哭闹、腹部包块、血便等原因来院就诊。如果由于诊断不及时肠套叠发作后可以引起肠壁缺血、坏死,严重时可以出现肠壁穿孔等现象的发生。所以早期对小儿肠套叠的及时正确诊断和早期的正确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3.2 肠套叠分为大肠套叠和小肠套叠,大肠套叠多由于回肠套入盲肠内;而小肠套叠多由于空肠套入回肠内。本文报道的86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以大肠套叠为多见为60例占70%,而小肠套叠少见为26例仅26占30%,这说明在小儿肠套叠疾病中多以大肠套叠为主。在二维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当中,如何区分大肠套叠和小肠套叠对指导临床正确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两者的临床治疗原则不同,对大肠套叠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的方法;而小肠套叠时因在其远端存在有回盲瓣,水压灌肠的方法在水通过回盲瓣时压力明显减低,很难达到肠管复位的效果。另外小肠套叠后大多数可以自行复位,但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自行复位的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否则会出现肠坏死甚至肠穿孔。所以在二维超声下尽可能判断是大肠套叠还是小肠套叠[1]。
  3.3 肠套叠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是在包块的横断面时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在包块的纵断面时呈“套筒征”或“三明治征”尽管大肠套叠和小肠套叠的二维超声表现形式一样,但大肠套叠的包块要比小肠套叠的包块大,本文报道的60例大肠套叠中的包块范围在7.52-4.7cm之间,而26例小肠套叠中的包块范围在3.6-2.3cm之间。而且大肠套叠的包块内可见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小肠套叠的包块内没见有淋巴结,大肠套叠的包块多位于右上腹,而小肠套叠的包块多位于左上腹,大肠套叠的鞘壁厚度明显厚于小肠套叠的鞘壁厚度,本文报道的60例大肠套叠中的鞘壁厚度在0.56-0.6,26cm之间,而26例小肠套叠中的鞘壁厚度在0.43-0.46cm之间[2]。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可以确定肠套叠的位置,观察肠套叠包块的大小、形态,另外还可以观察到鞘壁厚度结构及套叠内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变化,通过以上的判断可以帮助临床进一步的确定是大肠的套叠还是小肠的套叠,更好的来为临床指导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所以二维超声可以作为肠套叠的首选诊断方法[3]。
  参考文献
  [1] Ko SF,Lee TY,Ng SH,et al.Small bowel intussusceptions in symptomatic pediatric patients:experiences with 19 surgically proven cases[J].World J Surg,2002,26(4):438-443.
  [2] Kornecki A,Daneman A,Navarro O,et al.Spontaneous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s:clinical spectrum,management and outcome[J].Pediatric Radiol,2000,30(1):58-63.
  [3] 张尧,李士星,白玉作,等.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3):208-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143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