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托雷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裴锋娟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南托雷氏武术是石家庄市乃至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社会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南托雷氏武术现在正艰难的走向社会。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加大社会传承力度,才能使得南托雷氏武术这一宝贵的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华大地上闪耀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关键词 武术 南托雷氏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最初是用来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南托雷氏武术就是这繁星中璀璨耀眼的一颗。雷氏武术,据说是当年由朱元璋创立,仅供皇室子弟演练的皇家武术。以家传为主的雷氏武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非物质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形态――雷氏武术,也有复苏的迹象。
  一、南托雷氏武术的起源
  河北省灵寿县南托雷氏武术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传朱元璋戎马一生,练就了高强的武艺,成为一代君王之后,他将自己的一身武艺传给皇室的青年子弟,其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这些本来供明朝皇室研习的武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竟然与灵寿县一个小小的村子――南托,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传朱元璋在多年的战斗中,总结创编出大宏拳、小宏拳、连环刀、鸾刀等武术套路。皇后马秀英也跟随征战四方编创出双凤刀法。这些武术套路作为传家之宝,传给其子孙。明未清初,天下大乱,荣靖王四世孙朱充鲸、朱充鲲从山西蒲州逃出。为了躲避追杀,遂改随母姓雷氏,落户灵寿县南托村,更名启鲸、启鲲。
  雷启鲸继承了祖传的武术,并传于后人。前清时期,雷启鲸四世孙雷玉蕃,号洛士,得到祖上真传,并将其发扬光大。他广交朋友,虚心求学,先后学会了少林拳、杨家枪、春秋刀、五郎棍等几十种武术套路。他组织人编写了雷氏武谱,并配有部分图解,丰富了雷氏武术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目前的雷氏武术即源于此)。清朝末期,雷玉蕃的玄孙雷承问(又名雷七)继承了前辈的武艺,传于孙子雷廷钜。雷廷钜又传于玄孙雷新堂、雷新忠。
  二、南托雷氏武术的发展
  经历了“民国时期,这套祖传武术在灵寿、行唐、正定、曲阳等地久负盛名。这段辉煌之后,却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传自皇室的武学典范。这固然和武术的衰落有关,亦出于雷家人的隐晦。“雷氏武术”也秉承了中华武家“精华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外人习得的只是“外场功夫”。 正是这种隐晦使他们错失了一次推广雷氏武术的绝佳机会。上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热潮开始挖掘武术资源。雷海云说:“当时的石家庄市体委听说了‘雷氏武术’后,找到雷家,商量着想把全套功夫摄像,以广泛传播。”但是思想保守的雷廷钜老人拒绝了。就这样“雷氏武术”重新“蛰伏”起来。
  三、南托雷氏武术的特点
  南托雷氏武术包含了拳脚兵器,套路系统全面。武学理论无疑是是“雷氏武术”的一大特点。《雷氏武谱》中的“学艺总论”指出:“习武者须身心合一,意蕴于心,注于目散向四肢,达百骸。”据“雷氏武术”的第13代传人雷新堂介绍,“雷氏武术”的套路很多,计有20多套。拳有3路,分别是大宏拳、小宏拳和少林拳(和社会上所流传的少林拳不同);单刀两路,分别是雪花刀和少林单刀;双刀五路,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两路半,连环刀、双凤刀和鸾刀(仅剩半路)。此外还有长枪、软鞭、双锏,及其他擒拿格斗等。
  四、南托雷氏武术的现状
  南托雷氏武术是中国早期出现的武术之一,是我们古代人民智慧的产物,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现代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但在当今社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的南托雷氏武术,由于受到学校教育普及程度不够缺乏训练场地、社会传承力度不够、观念过于陈旧、后继乏人、理论研究滞后、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后南托雷氏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五、加大南托雷氏武术的社会推广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上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的。在现行的社会教育体制下,这种作坊式的传承方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对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的了解严重缺乏,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为稀落。农村学龄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中度过,也决定了其必然以学校课程来完成其教育。也就是说,正规的学校教育目前没有“非遗”的传承空间,这造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对“非遗”缺乏了解和认识。现代学校教育要持续到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教育阶段。脱离学校又进入工作时期,更缺乏接触、了解“非遗”的渠道和时间、精力。这导致了传承上的“断代”现象,也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这夹缝中寻求传承。
  雷氏武术秉承了中华武家“精华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外人习得的只是“外场功夫”,正是这种隐晦使雷氏武术差点消失在中华武术之中。
  参考文献:
  [1] 雷衍学.“雷氏武术”不再沉寂[N].石家庄日报.2009.5.26(03版).
  [2] 申晓飞.雷氏武术:藏在诗中的皇家套路[N].河北青年报.2008.11.21.
  [3]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
  [4] 陈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浅析[J].陕西大学学报.2011(6).
  [5] 赖剑慧.武术礼仪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可行性规范[J].搏击・武术科学.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809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