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智娟 伍小真 李玲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讨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承担护理工作的130名女性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0名女性护士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改善。结果:护理人员经过相应的改善前后,其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实施人性化管理及提高社会支持与同事支持等可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1-0114-02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其担任者护理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承担重要的职能角色。护理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应激职业群体,工作对象为各类疾病患者,需要进行体力、脑力双重劳动,这导致护理人员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而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影响[1-2]。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及护理知识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职业适应的挑战[3]。因此分析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承担护理工作的130名女性护士作进行集体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承担护理工作的130名女性护士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年龄21~44岁,平均(27.5±5.6)岁,其中中职45名(34.6%),大专64名(49.2%),本科21名(16.2%);护龄<1年6名(4.6%),护龄1~5年92名(70.8%),护龄>5年32名(24.6%)。
  1.2 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对该130名护士进行集体问卷调查。
  1.2.1 SAS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共20项,调查结束后相加各项得分,得出总分[4]。正常:<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
  1.2.2 SDS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共20项,调查结束后相加各项得分,得出总分。正常:<53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
  1.2.3 SCL-90评分 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5级:0(正常)~Ⅳ(极严重),根据各因子分的高低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统计指标分为总评分及各症状因子分[5]。
  1.3 改善措施
  1.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其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充分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及自身心理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并在院内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鼓励护理人员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进行咨询,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辅导与调节,及时释放护理人员在工作及生活中产生的压力。同时告诉她们一些常用的自我减压方式,如多与朋友或者亲人交流、听音乐、逛街购物、体育运动等,使他们在遇到一些轻度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心底暗示与调节,及时排解心理问题。此外心理咨询师需要定期对不同科室的护士进行心理访谈,了解每位护士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2 对护理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 主动应对策略越多,职业倦怠越低。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时刻面对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而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对危险事件的认识,避免因为操作不熟悉出现意外情况,同时还可以增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降低职业倦怠,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此外加强心理学、人际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减少护理人员的专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减少消极的心理防御。通过这些方式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获得自我认知,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增强成就感,最终保持护理人员健康的心理状态。
  1.3.3 实施人性化管理 从职业压力的角度重视护理人员的健康保护与促进是医院管理者的职责,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充分保证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用生物节律理论安排工作时间,尽量减少夜班对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保障各类正常休假,增加进修及培训机会,及时解决护士的合理需求,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及福利,减轻护理人员的生活压力,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与归属感,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因为生活压力、外界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
  1.3.4 提高社会支持与同事支持 护理工作在医疗服务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性。通过采取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配置,科学合理调整岗位,经常组织有意义的内部活动,增进同事间的交流等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使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与尊重,促进护理人员的团结与和谐,改善情感衰竭,帮助护理人员形成良好个性及健康心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压力14名(10.8%),值夜班5名(3.8%),夜班工作区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24名(18.5%),对新的护理方法及仪器操作不熟悉51名(39.2%),工资待遇低36名(27.7%)。
  2.2 改善前后护理人员心理差异分析
   通过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实行相应的改进措施,护理人员的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评分与采取改进措施前相比,均得到了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1 SAS评分 护理前:正常5名(3.8%),轻度30名(23.1%),中度56名(43.1%),重度39名(30%);护理后:正常49名(37.7%),轻度67名(51.5%),中度14名(10.8%),无重度焦虑护理人员。护理前后SAS评分各级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SDS评分 护理前:正常9名(6.9%),轻度24名(18.5%),中度56名(43.1%),重度41名(31.5%);护理后:正常57名(43.8%),轻度62名(47.7%),中度11名(8.5%),无重度抑郁护理人员。护理前后SDS评分各级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 CL-90评分 护理前:0级2名(1.5%),Ⅰ级20名(15.4%),Ⅱ级52名(40%),Ⅲ级43名(33.1%),Ⅳ级13名(10%);护理后:0级39名(30%),Ⅰ级56名(43.1%),Ⅱ级35名(26.9%),无Ⅲ级及Ⅳ级护理人员。护理前后SCL-90评分各级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变成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照顾,是一种复杂、繁重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精力[6-10]。而目前国内医院护理人员短缺,造成护理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休息不规律,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工作及心理压力更大,加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十分重要。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采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实施人性化管理及提高社会支持与同事支持等措施之后,护理人员的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 评分与采取改进措施前相比,均得到了较大改善(P<0.05),说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刘雪琴,陈玉平.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39(2):928-929.
  [2]郑青春.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法[J].医药与保健,2014,22(3):164,170.
  [3]楚廷勇.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4]王凤兰,姜菏艳,刘海萍.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SDS、SAS评分及CRP、Hcy水平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89-1880.
  [5]张宇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SCL-90评分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9):705-709.
  [6]李芳,连玉红,郑玲,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中的体会[J].价值工程,2010,30(31):74.
  [7]刘海菊.创伤科护理风险的管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5-47.
  [8]徐进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内科ICU病房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115.
  [9]张蓓.ICU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59.
  [10]黄钰萍.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78-79.
  (收稿日期:2014-07-03) (编辑:金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6402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