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陆萍:家庭医生要有3大法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云

  2011年,作为重要医改项目之一,上海率先进行了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工作。现在4年多过去了,很多人依然存在疑问:家庭医生到底能为居民带来什么?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陆萍认为,家庭医生首先必须是一名全科医生,工作地点要从诊室延伸到社区、家庭,工作内容从签约个人到服务家庭的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结合多年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工作经验,陆萍总结后发现,要完成这样的服务,家庭医生必须要有3大“法宝”――治疗、预防和管理。
  治疗:常见病、慢性病样样行
  在疾病治疗方面,相对于二三级医院的“高、精、尖”,家庭医生需要处理的是“宽、广、平”的常见病、慢性病。
  诊治常见病、慢性病要做到得心应手,其实并不容易。陆萍是个在医术上精益求精的人,在她看来,光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给患者带来实惠。因此,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她不断钻研业务,并参加了各类学习班,学习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等相对薄弱的学科。几年来,陆萍的敬业、专业、博学很快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信任,越来越多的居民与她签约。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不仅需要对签约病人负责,还需要对其家人的健康负责。赵阿姨是陆萍的一位“粉丝”,一天早上,陆萍接到了赵阿姨的预约电话,说儿媳妇要去看病。原来,赵阿姨的儿媳妇发烧一周了,到大医院看过,当感冒治了几天没好,赵阿姨不放心,想请陆医生把把关。陆萍仔细询问了病史,做了一些体格检查,最终怀疑病人可能有妇科疾病。果然,妇科超声检查发现病人有盆腔积液,陆萍建议道:“看来还是要去大医院,但是得看妇科。”几天后,关心的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哽咽:“陆大夫啊,报告出来了,是卵巢癌,要马上手术,多亏了你,不然估计还得拖一段时间啊!”
  除了到门诊看病,一些因行动不便、残疾、高龄等不能到门诊的居民,可先通过电话咨询请医生临时出诊,然后建立家庭病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难题。
  预防:讲座、筛查进社区
  疾病往往只是显示身体健康状况的“冰山一角”,其中暗藏的危险因素往往不为人知或被人忽视。如果帮助居民做好预防工作,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此,陆萍和她的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传授预防保健知识,每年还会开展大肠癌、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筛查。
  但是,很多居民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关键原因是对预防不够重视,袁阿姨就是一个例子。在一次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袁阿姨认为自己身体挺好不需要检查,在陆萍反复劝说后,袁阿姨才勉强接受。结果,体检显示袁阿姨肺部有“异常阴影”。陆萍当即建议袁阿姨去做CT检查,结果居然是“肺癌”!不幸中万幸的是,由于发现得早,癌细胞还没有扩散。手术后,袁阿姨和他的家人都成了陆萍的签约对象,一家人对体检再也不敢马虎了。
  管理:分层区别对待
  陆萍说,家庭医生除了要会“治”会“防”,还要会“管”。从试点签约工作以来,她累计签约居民近3000人。对于这样庞大的人群,大家一定很疑惑:能管得过来吗?
  陆萍的模式是,根据不同人群采取分层管理。对于老年人、慢性病等重点人群,通过预约门诊、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的形式做到“签而有约”,让签约居民感到“贴心,省心”;对于身体不错、不常就诊的人群,以“居委门诊”为平台,开展疾病筛查,举办健康讲座,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7214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