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唐璜》中拜伦形象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海刚

  [摘要]《唐璜》是诗人拜伦创作的艺术精品,其主人公唐璜形象的塑造,为其达到创作的巅峰具有非凡的意义。唐璜的成功,融汇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甚至心血,而我们看到的永恒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双重身份,这两种形象完美地合二为一,成就了这一美男子形象。
  [关键词]《唐璜》;拜伦;理想化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57-02
  
  《唐璜》是诗人拜伦创作的艺术精品,作品的问世为作者非凡的诗人生涯挥就了最辉煌的一笔。作者所塑造的唐璜,成为继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浮士德之后西方文学史上第四大不朽人物形象。《唐璜》的故事缘起于西欧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传说里,唐璜是一个放荡公子,勾引了西班牙塞维尔驻军司令的女儿,等这位司令上门去质问时,又被他一剑刺死。后来,司令的灵魂前来报仇,终将唐璜拖入地狱。传说里的唐璜是一个无恶不作、毫无心肝的放浪贵族公子。这样的传说在人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丰富、充实着。
  17世纪,西班牙作家盖布里尔・代叶斯以此传说为题材编写了剧本,自此以后,唐璜的故事引起了不少文人的兴趣。莫里哀的戏剧、莫扎特的歌剧、高乃依的诗剧、霍夫曼的作品中均出现过这个故事,巴尔扎克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命水》,大仲马写过同类题材的《堕落天使》,萧伯纳把它写进了剧本《人与超人》。然而,惟有拜伦笔下的唐璜,作为永久的精品留存人间。诗体小说《唐璜》一改传统中放荡公子的形象,而使其成为一个心地善良、易受诱惑、时而坚强时而软弱的青年。这样的塑造,使人物有血有肉、不甚完美,但却真实存在。正是天才诗人拜伦把《唐璜》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而最终使唐璜走进了每个读者的内心。这一诗体小说《唐璜》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唐璜系列”中最闪耀的明珠。
  《唐璜》绝非拜伦的自传,但唐璜作为诗人笔下为数不多的男性形象,多少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浸染了作者本身的血液,带有诗人生活的印记。以拜伦理想化形象而存在的唐璜,与真实的诗人拜伦有着相通之处。
  
  一、时代风云
  
  有关唐璜的古老传说讲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拜伦把故事拉近到18世纪末期,伊斯迈之役发生在1790年11月底,而诗人作品中抒发议论却是执笔的19世纪20年代。两个人的时代就这样被诗人巧妙地拉在了一起,纵观时代风云,我们能够找到契合点,更能够理解冷眼旁观的拜伦,通过唐璜的行为,实现自己对时代的认识。
  1790~1820年的30年,正是欧洲以及英国政治上极为动荡的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引起整个欧洲的鼎沸;拿破仑纵横欧洲大陆,英国组织势力反扑,战争导致欧洲的许多国家内政不稳。政治上阴云密布,激荡着诗人心中的愤怒,拜伦在文字上作战,让唐璜参加了战争,奋不顾身,勇往直前。面对一些权贵,拜伦毫不留情地给予打击,他重点打击三类人:卡色瑞大臣、惠灵吞武将、骚塞等“湖畔派”诗人。唐璜面对苏丹王妃强权之下的性欲要求,能够坚决拒绝,没有丝毫畏惧。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深入到欧洲社会的每个角落。从英国走出来的拜伦,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作品中的唐璜自从走出家乡西班牙,又先后到了希腊、土耳其、俄国、英国。这些足迹遍布欧洲大陆,记载了欧洲社会的概貌。海盗称霸的希腊岛屿、土耳其禁围、俄罗斯宫廷混乱及英国上流社会的黑暗,通过唐璜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拜伦经历的社会,即他所批判的社会。唐璜在流血、战争、兼并充斥的社会里挣扎,面对赤裸裸的欺诈、出卖、抢劫,无力改变。拜伦用无声的战争,剥下社会的画皮,残暴的君主专制、猖獗的商业资本、罪恶的奴隶买卖呈现在人们眼前。唐璜所处之境,正是拜伦感知的世界,只是唐璜演绎了拜伦的时代,拜伦表露了自己的思想。在世纪之交的欧洲大陆,封建贵族逐步走向没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风云突变的时代,唐璜成为每个青年的肖像画,拜伦批判之笔正是他们思想的反映,这也是《唐璜》的可贵之处。于是,行动的唐璜与发议论的拜伦两者合二为一。想象中的唐璜,加上拜伦闪光的思想,更本真地理想化了诗人自我的世界。
  
  二、身世背景
  
  唐璜带有拜伦自己的影子,被拜伦称为自己的老友加以传颂。唐璜生于美丽的塞维尔,父亲唐・约瑟是纯粹的西班牙贵族,母亲唐娜・伊内兹博学多才远近驰名,品德高尚无人能及,几乎十全十美。可是唐・约瑟难改风流天性,在外面采摘野果,引得夫妻双方争吵不断,战争升级,感情因此不和。年幼的唐璜失去了父亲,独母教养独子,小时候的唐璜时而受到母亲的娇惯、溺爱,时而又受到严格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里,唐璜由一个6岁的调皮孩子成长为12岁的安静美少年。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家庭,父亲生活放荡、挥霍无度,因为躲债逃往法国。在拜伦两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则因为婚姻的不幸,变得暴躁、神经质和喜怒无常,迁怒于独子身上,时而无比溺爱,时而咆哮吵闹、苛责凌辱,甚至骂他“小瘸鬼”。家庭温暖的缺失,使拜伦无论是成长还是创作,都有着复杂的色彩。
  唐璜与拜伦同是幼年丧父,独母教独子,彼此心灵上有相通之处。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恋母情结”。拜伦用细高、清秀而结实形容16岁的翩翩少年唐璜,倾注了自己的喜爱之情。而拜伦自幼跌足,为人十分自卑。但他用笔刻画了心中理想的美男子形象,其间又不乏自己的身影。徐葆耕这样形容拜伦:“他的相貌英俊迷人,可惜是个瘸子;他身体柔弱,皮肤白皙得像个少女。”正因为真实的拜伦存在着缺陷,使得唐璜更能体现出一个理想中的拜伦。可以说,唐璜不止是拜伦被美化后的形象,更是诗人本质的虚拟显现。
  
  三、性格与心理
  
  唐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热血青年,但是因为缺乏人生经验,经不起诱惑,也做了一些蠢事。从一个头发卷曲的活猴子,又无赖又惹事闯祸的小顽童到一个服服帖帖的安静的少年,表面上看,性格在成长中由动到静的发展,实际上安静的外表下掩藏了躁动不安的心,心理的多维矛盾随着多年的禁欲教育的压抑却不自觉地突显出来。
  唐璜可以不顾一切地爱朱丽亚,甚至想要提起尖刀杀了阿尔方索;海上遇难,他拯救落水的侍从,宁可饿死也坚决不吃一口同类的尸体;面对枪口,他毫不退缩;面对苏丹王妃厚颜求欢,不为所动;在战场上,他英勇战斗,挺身而出。而同时,他又无时不受命运的捉弄、环境的支配,常常作情感的俘虏、泪水的奴隶,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诗人拜伦是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却因没有用武之地,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几至绝望。拜伦一生中参加过许多革命起义,在战争中,他十分积极,甚至在政治上一度很有作为,如参与希腊民族解放战争、加入意大利烧炭党等。同时,也因为自由主义精神的支配,拜伦得罪了不少权贵,又不得不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最终客死他乡。拜伦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对女性的看法上,一方面他宣称“同拿破仑一样,我是轻蔑女性的”;另一方面他又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他们都比我们好,尽管有缺点,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唐璜受到命运的摆布与情感的操纵,是渴望自由的不自由之身;拜伦在循环交替、往复回环中经历着高贵与低贱、成功与失败,是试图冲破矛盾的矛盾体。
  最终,唐璜以俄国使臣的身份回到英国,成为上层贵族女性争夺的目标,而拜伦死去时也受到了希腊人民的崇敬与爱戴。两者身上存在的斗争、反抗又软弱、犹豫的性格,实际上是拜伦活化了小说中的人物;两个人同样复杂多维的心理实实在在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倾注了拜伦心血的唐璜。两个人的结局是不同的,唐璜在作品里被拜伦升华与理想化了,现实中的拜伦也因此而成为世人心中伟大的诗人。
  以上通过两者时代、身世、个性和情感的多维分析、比较,使我们认识了一位新的被诠释的唐璜形象。这是诗人用心血铸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鲜活生动;这也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自我升华的造型。被赋予了双重身份的唐璜将成为定格于世间的永久的“美男子”形象。
  
  [参考文献]
  [1]拜伦著,查良铮译.唐璜[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鲁迅.摩罗诗力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马尔库塞.爱欲与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王培青.外国文学简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
  [6]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3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