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八大山人的题款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卫

  题款,是指在书画作品中落下的文字。它可以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丰富绘画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美,使画面上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妙款一字抵千花”,人们如是评价题款艺术在丰富中国画创作和欣赏中的美学意义。
  八大山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清初画家,擅长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练,具有很强烈的个性特色,后人研究八大山人的书画较多,对他的题款艺术的研究甚少。笔者试从他的题款中的诗、书、印等几个方面对其题款艺术进行梳理和诠释,以使读者对八大山人艺术美学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八大山人画面上较少题识,大多只有简单的署名,然每题必有深意,往往意在言外。中国画艺术讲究“气”,画面上充满着一股气势,这种气势有两种:一种是向外延伸,使人感到画外有画;一种是将“气”凝聚于画面中。画中的题款正是用来疏散或凝聚画中气势的。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压抑而又激昂难平的情绪,八大山人将所要描绘的物象安排在画面的边框,甚至推出画外,成为不完形的造型,然后依靠题款来完成画面构成,形成或开放或封闭的形式。
  八大山人笔下的山石、荷花、小鸟等都被简化成了各种抽象图式,题款与物象之间留有空白,而且画幅左下角和右上角也是空白,使画中的气势有聚有散,虚实相生。“八大山人”四字也是寓意无穷的。四字结合在一起写即象“哭之”,又象“笑之”,寓意哭笑不得,表达他的愤世嫉俗和无可名状的悲愤之情,同时又无可奈何。他57岁以后的作品大多用此题,这其中有着“欲辩已忘言”的奥理,无须多言,简而精的四字表达出了深切的感情。他还有一个常用的签押,仿佛象一个鹤形符号,其中隐含着“三月十九日”四个字,是为了纪念三月十九日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
  这种单纯与简约却蕴涵无限生机的形式正是八大山人艺术创作的理想,在简练的画面的某个角落里题上几个字,具有刊落浮华、出神入化的效果,虽然还是那么简练却是一种绝去妄念的精神澄炼,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冥想世界。
  “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一语道出了诗与画的相互关系,他们相互补充。八大山人的诗在文学史上是很特殊的,他的诗中隐语很多。要理解这些隐语,我们得首先考虑他的遗民和画僧身份。他生活在明清易代的时期,价值立场、生活方式、政治态度和人生信仰皆与人不一样。作为佛门高僧,他深谙佛理,所以他的诗暗含禅理,有寒山、拾得的味道。有着比较怪癖的意象,深远的寓意和游戏的怪趣。有禅家的语言,却又是自我的自然流露。清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评价说:“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题跋多奇致,不甚可解。”这正是八大山人的特殊之处。
  《孔雀竹石图轴》传为八大山人最具战斗力的作品。题诗云:“孔雀名花雨竹品屏,竹梢强半墨难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似逢春坐二更。”图中一块上大下小的显得很不稳定的石头上蹲着两只造型极丑的孔雀,孔雀尾部拖着三根残破不堪的羽毛。这三根尾羽,象征清朝官制中的“三眼花翎”,他用“坐三更”隐射清朝官员半夜等候皇帝五更上朝。画中孔雀已经不再是生活中的客观物象的原形,而是溶入了画家主观感情的艺术形象,成为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这还不够明了,加上一首讽刺诗,画家心灵深层的情感流露出来了。隐晦的诗和画中寓意深刻的艺术形象配合默契,极尽夸张讽刺之能事。表现出了画中有诗,画外意更浓的妙境。
  细细品读八大山人的作品,我们可以读出其中的内敛之气,不过分的张扬泼辣,呈现出一种平静的风格,有“冷八大”之称,但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节奏感。然而,隐晦情绪的表达显然要比直接的宣泄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为了弥补画面的不足,八大山人在绘画之外,引经据典,运用诗、印、款的形式尽可能地去表现绘画所不能表达的情感,于平淡中寓复杂。如题《西瓜》云:“从来瓜瓞咏绵绵,果熟香飘道自然;不似东家黄叶落,漫将心印补西天。”初略一读,好象是一首咏瓜果成熟的自然现象,其实是以瓜喻人,别有寓意,蕴含了很隐晦的遗民情绪。画家用秦朝东陵侯召平在秦之后,种瓜于长安青门的历史典故来隐喻“遗民”,表达为保持气节而遁入空门的思想。
  八大山人的题画诗除极尽讽刺之能事和引经据典之外,还有发表人生感叹的诗。如《题玉兰册》:“玉兰八十余花朵,玉殿平分一本根。道土朝天冠九极,省郎归晚禁重门。”“留香雪白高歌宴,惜语寅清两鬓繁。无数梅开又梅落,牡丹生长为同论。”由盛开的玉兰联想到梅花、牡丹的开落,这本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引申为好花不常久,繁荣富贵也只是天上浮云,感叹人生之无常,宠辱之短暂。
  为记录自己创作的时间,前人往往要用天干地支或帝王年号来画款记年。然八大山人却有特例,他所署纪年常常只书天干,不写地支,表示有天无地,国土沦丧。如《双栖图轴》署“壬冬八大山人写”,《 牡丹图》署“己三月”,还有《古梅图》署“壬小春又题”等等。这些署年都只写了天干,没署地支,这里蕴含着作者伤心故国沦亡的深切感情,直露地显露了对清朝的不满。
  钤盖印章原本是我国守信约的习惯表示,它不仅表示画家对自己创作的郑重其事,印文厚重沉着的深红色与纸、墨色的黑白所形成的黑白红之间的强烈对比,在画面上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书画作品如果缺少了它,那就是不完整的,同时印文中还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操和学问修养。所以不能忽视它的辅助作用。八大山人的篆刻图章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还是钤盖的位置都是独具特色的。“印乃心印”,八大山人的许多的画面上不题一字,只钤一闲章,然“闲章不闲”,它们构思独特,经营位置新奇,寓意幽奥,别具一格,使画面有变化,情溢于画。但他的许多闲章如不知其来龙去脉则不知其意何在。如《花鸟册十一开》之荷花,构图呈对角线,重心在全图的右上部分,全幅不着一字,只是在左下角空白处钤一闲章,曰:“八还”。从构图形式上来说,荷叶和荷杆有一种向左下角压的气势,为聚这种气势,画家在左下角钤上这枚章,使之与右上角的主体物象相呼应,使画面中不尽平衡的空间获得平衡,也起着弥补空缺的作用。从内容涵义上来说,内含的意蕴是深的,“八还”有三层含义:一、 “八还辩见”,指世间诸变化相,各还其本所困处,凡有八种。二、“八还”为“八极”,“还”取《老子》“其事好还”之意。三、“还我大明江山”之义。如果不了解其渊源,无法理解个中意味。
  都说八大山人的作品构图奇险,但他并不是一味求险,他仍会在画面的某处钤上印章或题上款,使其达到平衡。《双鸟图》中,双鸟嬉戏于画面左侧,重心在此,是为动态。画面右侧,上有落款:“个相如吃”和“八大山人”画押印,但似乎仍有分量不足之感,画面的整体构图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在右下角钤闲章“涉事”白文印以作配合,使画面构图的奇险有所破解,是不平衡得以平衡。八大山人还有许多奇奥如呓语般的款印,有禅味十足的,如:十得、驴屋人屋、掣颠、佛弟子、可得神仙等,个个皆有来龙去脉,钤在画上,与起画中的禅意相得益彰。也有表明自己情感趣味的,如:白云自娱、萧疏淡远、一笑而已、浪得名耳,白画、懒拙等,这些闲章看似普通,实则意味无穷。细细品读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总之,八大山人的题款艺术与其绘画艺术一样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在这当代大环境下,画家们不可能如先辈们一样有诗、书、画、印这么全面的素养,但是了解八大山人的题款艺术对当代画家们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8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