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笔者总结了在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分别在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对推行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00-02
  【Abstract】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some major problems that ar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tern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as proposed some valid methods or suggestions which solved the problem on three aspects that are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school. It has certain guide significance to carrying out cultivation pattern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study combination Solve the problem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高职院校大力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工学结合时,不同院校采取的方法方式不尽相同,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往往是共通的。这些问题影响着校企双方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反思近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在推行工学结合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
  一、主要问题
  1.外部环境对校企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支持力度欠缺
  校企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合作往往得不到外部环境强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在:①缺乏足够的政策法规支持,尤其是能够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工学结合方面的政策法规;②缺乏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具体反映在各级地方政府在对待工学结合的意识薄弱,在宏观的组织、保障、统筹、监督等方面不到位;③缺乏资金的支持,工学结合的相关费用仅由校企双方承担,欠缺政府、用人单位、社会等各方面的经济资助。
  2.企业对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动力不足
  在实施工学结合中,一般是学校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伙伴,而大多数企业缺乏合作动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①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中增加的教育培训费用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没有其他部门共同分担;②大多数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自己所需人才的意识;③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良好的教育培训能力,教育培训费用预算过低,企业设备和设施基本上没有发挥教育培训功能;④企业为了保护好企业的核心技术或核心机密而不愿意积极参与。
  3.学校对有效实施工学结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学校对有效实施工学结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缺乏科研、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等优势,吸引不了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前来合作;②学校对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认识不足,常出现“放羊式实习”和“以见习代替实习”两种不恰当情形;③工学结合岗位常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性不强,往往是所学专业中某一项简单技能的重复;④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体现出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要求;⑤部分学生对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在口头上表示欢迎,但落实到具体行动时却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⑥部分学生对工作角色定位不准确,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对人际交往技巧未练达,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严重时会出现心理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
  1.政府要建立健全能使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促进机制
  (1)设置实体性的工学结合专门促进机构
  要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健全能使企业主动参与工学结合的促进机制。近年来,中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在财政方面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然而,由于认识、宣传、监督不足等原因,至今基本上还没有设置实体性的工学结合专门促进机构,使得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组织、保障、统筹、监督等方面显的十分不到位甚至处于真空状态。组建实体性的工学结合专门促进机构可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组成包括教育、劳动、行业与学校代表组成的工学结合促进委员会,办事机构可附设在教育主管部门中。
  (2)出台激励性为主的工学结合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由各级政府或各级行业组织制订出台,一般由各级工学结合促进委员会负责组织、保障、统筹、监督等各项工作。具体要做到:①行业内部要出台有助企业积极参与的政策。可制订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资质考核制度,使那些生产条件较好的企业取得参与工学结合的资格,使他们明确在工学结合中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对工学结合优秀企业给予优先获得行业内教育培训费的补贴、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帮扶等;②政府要制定出有助于企业参与的政策。例如,可制定对有资质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优先立项等优惠政策。也可规定把工学结合作为企业法人任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学结合成绩卓著的企业给予奖励表彰,促使企业把工学结合纳入年度发展规划。
  2.企业要自觉提升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意识与能力
  (1)企业对工学结合要有正确的认识
  提升能力,意识先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本质上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作为企业要认识到,工学结合对于企业自身的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拓展、科技研发等各方面有很大促进作用,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因此,企业要把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企业教育经费提取及使用的有关规定,把参与职业教育与举行职工培训同时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计划中去。
  (2)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工学结合能力
  要努力提高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能力,企业就要尽可能做到:①在人财物等方面创设条件给予支持。要根据工学结合任务有计划地培训及选拔对口的优秀在职企业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既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实操技能,又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实训指导能力。在工学结合期间,企业要保障学生的安全,提供良好的食宿,对确实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学生要支付一定的报酬,让他们能分享到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快乐;②参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和决策。企业在工学结合中作为办学的主体之一,要根据行业或企业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成绩评定标准等文件的制定以及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工作等;③探索有效的工学结合管理方法。企业接受学生工学结合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但只要校企双方相互沟通、谨慎安排,不但许多问题能得以有效解决,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学校要与时俱进地为工学结合创设一切有利条件
  (1)加大力度提升学校自身的实力

  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自身实力不强,没有明显的优势能让企业动心。①缺乏“名校”效应。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办学成果少,社会影响力不明显,往往没有什么“光”能让合作企业沾的上;②毕业生的人才特色不够明显。由于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密,毕业生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特色不够明显,毕业生在用人企业的不可替代性体现不出;③具有研发功能的仪器设备缺乏。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层次普遍偏低、深度不够,原因往往还在于学校缺乏先进仪器设备而吸引不了企业前来共同开展研发工作;④具有较高造诣的教师少。由于办学时间短等原因,高职院校中真正同时具备较高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因此,为了能使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实施,学校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在社会声誉、学生培养质量、先进仪器设备配置、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全面进步,真正地提升学校自身的实力。
  (2)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要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实施与企业岗位、知识层面、技能要求有效结合起来,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①共商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及企业的需求,邀请企业共商专业设置,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对于一些有条件的专业可以与企业共建,把这些专业的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从学生一进校门就介入培养过程;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邀请企业,以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共同制订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③参与教学实施过程。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诚意邀请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加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评定与考核。
  (3)扎实做好学生工学结合前的准备工作
  为使工学结合顺利进行,做好学生工学结合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学校在这方面必须扎实地做到: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可通过举行工学结合动员大会、工学结合主题研讨会、工学结合相关讲座等途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学结合的目的和意义,也能让学生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提前做好思想准备;②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然后结合企业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每一位学生的操作技能,确保学生到企业上岗前就能基本具备企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③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工学结合活动的学生往往专业能力较低,加上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较差等因素,常常会出现挫折心理。这就必须在活动前教会学生在面对失败时要冷静正视现实,仔细分析失败原因,理智矫正认知偏差,积极调控自己情绪,迅速增强自己信心,最终找到科学可行的对策;④帮助学生维护合法权益。为保证工学结合能顺利进行,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必须签订合作协议书,其中,校企合作协议书应着重就双方在合作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明确约定,要明确合作企业与学校、学生在技能训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还必须专门对训练有关的费用、劳动保护、违约责任、突发事件处理等作出明确的约定;⑤做出科学可行的活动计划。学校要与合作单位共同研究制订合作计划,确保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为使“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得以稳定持续发展,政府要建立健全能使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促进机制,企业要自觉提升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工学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学校要与时俱进地为工学结合创设一切有利条件。当然,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推行过程中,老问题往往不可避免,新问题又常常接踵而至,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教高[2006]16号
  2 王 强、武振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3 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