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蒙娜丽莎的微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文婷

  [摘要] 无论现在如何定义女性主义,她都已经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社会学科。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女性视角构建女性独立的美好理想,并在片中以多种方式刻画作为性别失衡的现代社会,女性自身应当具有的心理构建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女性群体应持有的平等态度。在影片中,平等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呐喊承诺,更应该是付诸实际的切实行动。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声音 社会建构 觉醒 性别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24
  
  一、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光辉
  女性主义电影林林总总,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已初露端倪。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过程与女性主义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从一战时期的旁敲侧击的内涵式表达,到二战时期的激进叙事手法,后至冷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女权思想,到现在的新女性主义,可谓一路艰辛。
  著名的电影《飘》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勇敢地呐喊:“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就是斯嘉丽,一个永远不向困难、战争、恐惧、甚至死亡低头的女性。她照顾旧爱的妻儿,她勇敢面对自己女儿的夭折,她直面丈夫的离去。她经常说,不想了,我要明天再想,明天,我一定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遗憾的是,女权主义不是这部电影的主旨表达,但女权的声音已初试啼声,那就是――女性,要独立。
  现代女性主义电影最著名的为《时时刻刻》。在这部整个以维吉妮亚吴尔芙的小说《黛洛维夫人》为蓝本改编的电影中,女性主义融入了新的价值观,那就是如何平衡女性受教育权利,女性家庭观,以及双性恋问题。
  直到,由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这部影片中,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是一位大学美术教师,她独身,未嫁,但专注于艺术的所有范畴。对生活有自我认定的方式,不随波逐流,更不依赖他人。她在课堂与女学生发生激烈的思想冲撞,她渴望被学生理解,渴望用自己的意志与行动感化学生。被誉为是《死亡诗社》的女性版。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仿佛看到一部美国50年代的画卷徐徐展开,电影向我们将那个年代的女性状态与女权意识娓娓道来。
  二、本影片中的女性视角推进
  (1)觉醒与默然的初次交锋
  50年代的美国仍处在战后的萧条与不稳定期。当时的大学仅有几所女子学院招收女生。这些女学生都是经过层层考试选拔而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在当时,女子受教育的权利仍然低于男性,也就是说,女孩子除非家境优越,或天生才华出众,否则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蒙娜丽莎的微笑》也由此背景展开。由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凯瑟琳沃特森教授在第一次为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班上女孩子中的大多数极其优秀,才华横溢。但交流中却发现她们的价值观婚姻观却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她们来接受教育,不过是为了嫁个好丈夫,为了以后当个好妻子。凯瑟琳老师失望,震惊,在课堂上不顾学生的不屑与误解,振聋发聩的喊道:难道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国家最优异的女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就是在家拖地煮饭!难道你们不愿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生活!难道你们的人生只是为了丈夫而存在吗!
  在她的课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中规中矩的课堂模式,而是以她自己对艺术或直接,或现实,或有些残忍的难以叫人直面的方式学习艺术,电影中她令同学们欣赏鲜血淋漓的尸体艺术作品,不过是通过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女教师自己勇于直面现实的暗喻手法。她的讲授遭到了大部分学生的不解与嘲笑,称老师带来的艺术作品档次庸俗低下,完全不具有任何艺术性。但她仍不退缩,甚至将自己母亲的照片制成幻灯片,骄傲大声的向全班同学宣布:“这是我的母亲,难道你们不认为这也是一件艺术品吗?”其实这已经为她的女权思想做足了铺垫。作为一个老师,能上好课,能把知识传播及彼,已是完成了最初的一步。而她却认为作为女性,最重要的是用自立的态度对待自己在社会中应具有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应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一个50年代的美国女性来说,并不容易。
  而这一幕也成为整个影片对于女权视角的伏笔。这一幕仅仅持续2分钟,但对学生的女性意识萌芽已经打出了第一炮。学生虽然依然渴望着自己嫁入上流社会,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但至少,独立,自主,已经扣动了她们蒙昧的意识,并有所感触。
  (2)觉醒来临,女性的自我冲撞
  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印象最深的仍是女教师带着学生们到阴冷潮湿的地下室看那部充满侵略与张力的油画。当集装箱的打板子轰然而落时,那画撕咬着,默然发出幽幽兽鸣而呜咽难停,如狂风骤雨般袭来。很难捉摸。但却是震撼。眼看着女教师走近而又走近,直到俯仰之间,咫尺呼吸。这一切是无需多言的,因为她的行为已经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已经深深影响了每一位学生。那时,她笑了,流出蒙娜丽莎的微笑。静默,淡然。女权主义发展史本来就经历了从自由到马克思主义时期,到激进派,最终回归生态女性主义的温和期。电影至此,也回归到了对女性主义理解的平和期。女权理想,不仅仅是对自我权益的据理力争,甚至偏激追求,而应当是自然而然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及社会普遍观念的转变。女性主义自我构建中所经历的种种矛盾与冲撞在影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对女性自身的心理诉求解析透彻。正如片中提到:“我们自己的声音,就是对艺术的理解”。
  (3)觉醒过后的反思和升华
  影片整体色调安静平稳,并未有过多夸张的绚丽色彩。大学教室中的原木色调,油画仓库的暗灰色调,和女老师家中温暖的米黄色色调,均调和出一种在本质思索后的反思与升华。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自我觉醒,本影片已经将此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更多的是,在某种觉醒后的反思与升华。平静的思考,冷静的理智,更加让女性主义题材电影展现出现代新女性高雅的意识品味与情怀。女性为自己呼号奔走的时态从未停歇,但真正有自我变为他者,由强调变为自信,由独爱变成博爱,是整个女性主义的现代意义。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结局完满,女性仿佛在平等的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中找到了自我地位,也仿佛在新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找到了心灵的出口,但影片所传递的暗指反思却远未停止。女学生们毕业后,发现自我价值,重新构建自我社会意识,女老师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但这仍是女性自我生活的开始,而远非结束。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与探寻仍只是个开始,仍需要在未来的生活和实践中不断找寻,求索。
  三、女权理想的构架与表达
  (1)与《死亡诗社》的构架对比
  《死亡诗社》拍摄时间先于《蒙娜丽莎的微笑》。但对理想,人性,尊严的追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兮兮相应,并无区别。当电影开场时,基廷老师高声吟诵着惠特曼的诗歌:“oh, caption, my caption”时,反叛,原始,冲撞,而又贴切的情怀,正如凯瑟琳老师的呐喊一样,温暖人心。
  这几个词好像有些矛盾。无情的反叛,生猛的原始,冷酷的冲撞,怎么又是温暖的呢?
  基廷老师用他的冷,塑造了语言最温暖的一面:对人性本质的关怀。诗歌拨筋见骨,就是对人性的本质的反映。诗歌本无定则,意蕴全在字里行间,全在作者生活,劳作,处世之情感态度中,随着一定的韵律而传达这深入骨髓的性情。无论基丁老师还是凯瑟琳,都在用文学或艺术为武器,同不正常的伦理道德社会准则抗争着。如果基丁老师抗争的大部分是社会压抑的现状,以及教育刻板的现实,那么凯瑟琳老师就在同整个社会长期对女性的压制,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等所有领域在坚决的抗争着。这种抗争并无国界,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宗教信仰。村上春树在2009年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发言时提到的:有件事我一直深藏心底,现在请允许我说出来。她一直指导着我全部的写作过程。那就是,在一面坚硬的高墙和一个即将撞向他的蛋的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的这一边。
  选择站在蛋的这边,有基丁,有凯瑟琳,还有整个电影所影响的一代代观众们。
  抗争―即是对女性或整个人性的关怀,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最起码的正视和尊重,就是最贴切的身体力行。也许这种关怀会像那蛋一样,终会撞得粉身碎骨,伴着可怜的理想行将陌路;或是摒弃关怀,而俯首于冰冷的高墙。比如,忽视女性地位,放弃女权理想,亦或是接受社会对女性不平等的架构。电影所探讨的,不仅仅是叙述:叙述了两个人的经历,叙述了他们的学生的过往,更重要的是,在电影结束后仍能持有的炙热的反思的温度。
  (2)温暖人心的女权理想表达
  影片即将结束时,女学生们读着老师的信。信中说:“想要改变别人,关键在于自己。坚持理想,永不妥协,即使周围环境如此冷漠或是黯然。”
  “理想”二字说起简单,践行却异常艰难,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在社会,家庭,或是自我心灵的建构过程中,女性电影从未放弃过她们的理想:或艰难,亦或坚定不移,都是对于女性自己最温暖的表达。电影中的女教师最后仍选择离开大学,离开美国,重新寻找自我。她的女学生,也最终决定离开无爱的家庭的藩篱,独自一人去纽约,寻找自己的价值。这也许就是电影最终想要表达的一切,只尽在,不言中。
  
  参考文献
  [1]《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美】肖瓦尔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美】Raman Selde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电影哲学》哈佛大学公开课集锦
  [5]《人性论》【英】休谟 商务印书馆 1996
  
  作者简介
  胡文婷(1988-- ),女,辽宁大连人,北京工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697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