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策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颖,李世成

  摘 要:真人秀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它不仅可以带来收视率的节节攀升,还能制造一系列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公众的舆论指向,真人秀节目正在渗入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因此,要策划好一档真人秀节目,要明确其定位、发掘其卖点、创造其价值,还要有一系列完备的后期反馈与调整机制,随机应变,在保障节目审美趣味的同时适当正确引导公众的舆论以及价值观。
  关键词:真人秀;策划栏目;定位创新;发掘卖点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94-02
  
  
  一、引 言
  真人秀节目顾名思义就是要“秀真人”,往往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或比赛,经过电视媒介,从多名参赛的“真人”中选取最终获胜者同时给予获胜者丰厚的奖品以满足猎奇心态从而吸引观众眼球。真人秀节目自上个世纪开播以来,在欧美的每次推陈出新都引爆收视狂潮,在中国的电视传媒界也掀起了一场革命。《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职来职往》等真人秀节目已成为广大观众最为熟识的电视节目。观众之所以如此喜爱真人秀是因为这种节目迎合了大众集猎奇心、求知欲、偷窥欲以及八卦为一体的心理需求。由于这种节目没有经过事先的编排,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作为平民对于他人生活的“真实感”的追求。正是源于它的真实,台上各行各业的人秀出他们的观点,真人秀节目自然会引起很多诸如伦理道德,社会道义的争论和纠纷。再加上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大多是原封不动地抄袭欧美国家,少了本土化的元素,所以为了能制作出更为优秀的电视节目,为大众引道更为健康的道德方向,减少电视台不必要的人力资金浪费,制作方需要进行更完善的事前策划。
  二、栏目定位要清晰
  (一)确定真人秀的类别
  真人秀发展到今天已有各种形式,有严肃的模拟求职现场的职场真人秀,有欢快轻松的相亲类真人秀,而更多的真人秀是通过竞赛拿大奖和娱乐选秀这两种方式。此外,还有采访类、生存冒险类、窥视类、商业竞争类、脱口秀等形式。
  (二)锁定相对的服务人群
  节目是在宏观上把握大众的一般心理,还是要针对特定人群掌握他们的特殊心理,这取决于本节目所定位的服务人群。策划人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针对这个人群的特殊性对症下药。例如相亲类真人秀的服务对象涵盖所有适婚男女以及他们的父母;职场类真人秀的服务对象大多是未就职的毕业生以及已就职的期望跳槽的白领们,这类节目针对的大多是特殊人群,策划人要分析未婚人士以及未就业人士的特殊心理来策划这类节目。而像《快乐大本营》这种明星与主持人一起做游戏的真人秀节目和《鲁豫有约》这种采访名人的真人秀则应把握大众的一般心理,只要能娱乐大家,切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就是收视的保障。
  (三)确立栏目的风格,进行包装推介
  针对本栏目的服务人群,设计包装相应的栏目风格,美化频道节目。包括主持人的选择、舞台设计、栏目片头片尾的制作甚至栏目的口号。每一个主持人都带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在这个主持人越来越明星化的时代,主持人的地位已经不言而喻,主持人是电视传媒自己培育出来的明星。所以在主持人的选择上要做到符合本栏目的风格,例如严肃的类型往往采用老成稳重的主持人;娱乐的多是清新活泼的年轻主持人;采访类的最多都是些让人有种拉家常感觉的亲切的主持人。
  三、本土创新、创造卖点,形成品牌
  (一)本土创新是成功的基石
  短短几年内,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空前繁荣,但在其繁荣表象的背后依然存在着很多隐患。我国许多真人秀节目不是照搬国外节目的模式就是模仿国内同类节目,真人秀的本土力度不够,原创节目更为稀缺。这样的现象不但会导致南橘北枳,也使观众逐渐腻烦失去兴趣。真人秀成了“模仿秀”,策划人应该具有创新的基本能力,创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想象,创新是节目的灵魂,是一个栏目发展的不竭动力。其实要想创新并不难,问题在于要敢于创新,不只拘于原先的经验,善于从不同角度做发散性联想思维,勇于打破传统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根据国内的环境开发独特的资源[1]。其实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中, 总避免不了一些借鉴手段, 但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并加以自己的新理念进去, 让节目实现本土化的目的。
  (二)创造卖点则是关键
  创造卖点就是要突出可看性和戏剧性,用另一种方式说就是要学会炒作,炒作并不是贬义词,电视行业需要良好的炒作。例如《职来职往》中,通过行业达人和求职者之间的对话,反映当下最热点的行业话题并产生观点的碰撞,职场达人们犀利的语言经常问得求职者措手不及,达人们有时在场上也会争论得面红耳齿,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节目的卖点,再加上国内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求职节目必然能迎合大众的需求。例如源于英国,遍及全世界的竞赛拿大奖节目――《百万富翁》,它的最终奖金是100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大约一千万,一千万就是卖点,数额越大越能吸引眼球,获大奖者会成为观众眼中的英雄人物,其光环一点也不亚于电影明星。
  让明星参与真人秀节目也是制造卖点的一大法宝,明星本身就是个话题,明星出现的时刻总能引起哄动,他们有吸引力,有号召力,还有个人魅力,明星能为媒体创造轰动效应,明星能以自己个人的亲和力,增进观众对媒体的信任,提高媒体的美誉度。例如上海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邀请当红的明星作为选手来参与节目, 就是借助了明星的光环来增加节目的观关注度。明星是一种资源, 用传播学的术语来解释, 是因为他们具有显著性和趣味性, 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自然成为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焦点, 成为媒体争夺的资源。而明星真人秀节目把明星资源运用到真实竞赛单元里, 实际上是把真人秀节目嫁接到传统娱乐节目上, 但相比于传统娱乐节目, 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明星的状态更加真实, 媒体对明星资源的这次创新性使用, 实现了传统娱乐节目不可企及的真实的传播效果[2]。
  (三)节目策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把平民视点当作最主要的着手点
  真人秀节目的策略是希望打造平民化的选手群,力图符合大众的心理角度,而非精英阶层的卖弄。在不久的将来,真人秀将会是一场“平民的狂欢”,偶像也日趋平民化。随着“真人秀”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各阶层民众将参与到“真人秀”中,他们走上舞台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夺得什么名次和奖项,而是通过表现自我价值期望赢得社会的认可。节目通过着力点的不同,以真实性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样板和参考,并引发更多的思考,这就是这个着力点体现的服务价值[3]。
  2.选择最合适的“真人”
  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要具有故事性,话题性,最好还有点争议性。话题也要紧追社会热点。有时,真人秀节目参与者的素质高低与否也对节目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国内观众参与真人秀的愿望虽高,但真正符合电视运作理念的参与者并不多,这种鱼龙混杂的参与方式,也给真人秀节目带来了潜在的危机。许多参与者抱着自己隐秘的目的来参加真人秀,只不过是想引得社会的关注而借此“上位”,其刻意的表演和出位的言行,大大降低了真人秀的品位和观众对真人秀节目的信任,还有一些编导故意事前设计好剧情安排一些演员来“演”真人秀,殊不知,反其道行之使得真人秀节目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没有了“真”的真人秀最终只能遭到观众的唾弃。
  3.要设置悬念,保障一切都是未知的
  悬念的设置是真人秀节目的关键,真实的素材是真人秀的基底,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伪真实”永远都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当我们看直播时,我们到底是在看过程还是结果?我们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看过程,这一系列活动的前提是结果的未知性。在策划的环节中,设置未知或者完全以未知为前提,成了故事的关键。媒体在社会大众和大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把公众固定在媒体前,另一方面又具备改变社会的潜能。受众能通过对事件的“身临其境”的认知,特别是现场直播,获得对历史事件以及社会进程的虚拟的“参与感”。
  四、正确的道德引导
  在所有的电视艺术门类中,真人秀具有最为独特的纪实内涵和人文关照影响。不同于开放的欧美国家,我国的群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求“礼”和“义”,有着中国社会独特的伦理价值观,欧美的真人秀节目经常为了吸引眼球,用生存或金钱来考验普通人的道德底线,收获了收视率的同时却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无限失望。这类节目引起报纸,杂志等媒体对电视的象征暴力的激烈批评,当摄影机镜头逾越公众性和隐私性的界限,取消演员与非演员,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别后,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正以游戏的名义将偷窥欲和暴露癖变得合法化。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的舆论导向中,要注意做到既考虑上层审批部门,又考虑到观众,上下通气,巧妙结合,要牢抓观众的心理需求但又不选择媚俗的手段去迎合观众的低极趣味,在策划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的植入性传播,提高艺术的专业水准。在上层领导理念与市场需求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在制造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又能够创收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反馈与调整
  策划往往是节目播出前进行的,但这并不是说策划方案就不能中途调整。相反,节目在播出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得到反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要建立一条高效畅通的与观众沟通的渠道以便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例如微博,贴吧,本节目的网站留言板,邮箱等,成立一套完备的后期反馈与调整机制。变是事物存在的常态,策划亦如此,要用灵活地、积极地心态来参与到策划当中来。
  
  
  
  参考文献:
  [1] 任金州.电视策划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王炯.一场“明星电视真人秀”的传播学解读[J].传媒观察, 2007(7).
  [3] 李维.从“偶像选秀”到“平民狂欢”[J].媒介观察, 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697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