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话语交流中的趋同与趋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蓝国兴

  [摘要]话语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手段,具有层级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一定的机制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交际情景的需要。调整话语的主要方式有趋同和趋异两种。趋同是人们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内向化自己的话语模式以实现“同一”的交际策略。趋异是话语行为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外向化自己的话语,从而适应交际场合的需要。
  [关键词]话语交流 趋同 趋异 同一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59-03
  
  话语理论(Theories of Discourse)是当代西方修辞学与交际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修辞学家亚里斯多德。这位修辞学大师认为修辞性话语是劝说他人改变态度,接受某一观点的基本手段。在话语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俄国学者巴赫金、法国社会学家福柯等人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话语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们交流思想的物质媒介,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通过话语交流来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增强沟通,促进理解。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趋同和趋异这两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交际情景的需要。
  一、话语的基本特征
  话语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进行交际的具体言语行为,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特征。话语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非对称性和层级性。
  (一)话语的非对称性特征
  话语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具体言语行为,其表现为一系列动态的交际实践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组织结构。美国语言学家比尔提出,话语的表面形式与其所指的实际意义之间没有“内在固定”的联系。[1](P17)换句话说,仅从话语的表面形式不能完全预测出其内在真实的含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所使用的话语涉及到包括语音、语调、语法、停顿、话轮长短以及符号形式等多方面因素,而受话人从话语的这些结构形式中能够理解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
  人们对话语的理解除了涉及到话音、语法以及符号形式外,还涉及到话语发出时的其他互动因素以及话语产生时的社会语境,比如话语发出的情景、话语的语域、非言语信息、知识图式以至交际的各种模式与话语的风格等等。[2](P17)由此可见,话语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并不对称,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也认为话语在多个层面上是比较松散、易变的,这种不对称性特征需要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有意识地去调整和领会。
  从微观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也能说明这种不对称性特征。一个个单独的音素没有其对称的内在意义,只有多个音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才能使话语具有意义。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话语的不对称性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首先,就不同的话语而言,虽然他们的表层结构各不相同,但是不同的话语却可以表达出同样的功能意义和逻辑意义。另一种情况是,即使话语的表层符号形式完全相同,如果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说出,同样的话语符号形式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功能意义与逻辑意义。例如,对于同样的一句陈述话语形式,如果话语行为人用降调来说出,它表示的含义是陈述一个事实。然而,如果话语行为人用升调来说出,它表达的意思则刚好相反,或者表示一个质疑,而不是陈述事实。基于话语交流的这种动态性特征,美国语言学家比尔认为交际的单位并非“句子本身,而是话语行为”。[1](P18)由于话语具有这种非对称性特征,所以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各方必须考虑交流中话语的歧义性及其意义的可变性,才能尽量避免误解的产生。
  (二)话语的层级性特征
  话语的内在意义之间的联系是可以进行层级性分析的。在分析话语的层级性意义时,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一个个最小的实体意义单位,而这些实体意义单位又可以归属到某一上级意义的范畴下面,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把低一级意义范畴归属到更高一级的意义范畴之下。这种层级性顺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线性话语流。线性话语流是指一句话语的组成符号形式之排列顺序,这种排列顺序直接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线性话语流可以从句子的横向组合结构来进行分析,即句子一般由主位和述位构成。[3](P398)主位(Theme)是话语构成的第一个主要成分,充当信息的起点。述位(Rheme)是话语行为人提供的新信息,使主位得到发展。话语的主位和述位都有自己的中心语素,而其他各种修饰成分和补充结构都从属于这一中心语素。
  例如:凭着刻苦练习,赵丽雯成了一名优秀的钢琴师,但她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因为她没有天赋。
  从整句话语的结构来看,其线性逻辑结构模式为“让步――判断”关系,但是两边的内部结构又分别是从属关系。第一分句为“因果”关系,其中“刻苦练习”为因,“成了优秀的钢琴师”为果。第二分句为“推理――前提”关系。“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系话语行为人的推理判断,其前提是“没有天赋”。
  从宏观语言学角度来分析,话语也体现出层级性特征。一句话总是由一定的语素来构成,几句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就构成段落,而段落则从属于某一特定的篇章或更大的整体结构,这就是话语的“整体之中有整体”的层级性特征。换句话说,某一话语单位可以包含着独立的言语行为,而这些独立的言语行为又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更大的意义单位,这些意义单位又从属于更大的整体话语结构,这就是话语的层级性特征。
  在交际过程中,话语的层级性特征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话语行为人的语调、停顿、重音、超切分,也可以通过说话人所使用的功能词显示出其逻辑从属关系,还可以通过话语行为人插入到其言语当中的口头导向语显示出来。如果是书面话语,这种层级性特征可以通过“标点符号、编排序号、章节标题、小标题”[4](P37)等显示出来。
  二、话语交流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话语交流需要双方协调互动才能顺利进行,因为交往行为是由交际双方各自构建的意义和话语的组合规则构成的。话语交流过程中的协调机制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影响交际对方的基本策略。话语协调机制涉及到许多影响交际行为的动态社会心理因素,[5](P24)比如在一定的交流情景中,我们如何使用话语表达意义以及理解别人。这里所说的“协调”是指话语行为人在交际过程中“监控与调整自己言语行为的基本方式”。[6](P141)因此,协调互动可以理解为说话人针对受话人的一系列话语调整策略,说话人通过调整其话语行为来适应受话人的性格特点。在话语交流过程中,通过协调互动调整自己的话语行为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从而逐渐达到同一与共识。
  研究表明,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话语风格和词汇难易,从而使得交流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小学高年级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语音、语调、语域、停顿以及词汇难易与低年级教师或幼儿园教师所使用的语音、语调、语域、停顿以及词汇难易是不相同的。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园小学生进行交流或给他们讲故事时,会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停顿以及词汇难易,以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老年人之间、青少年之间进行交流时,他们所使用的词汇与说话风格也不一样。在与同伴交谈时,青少年往往会使用一些俚语或暗语来表达,从而显示出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身份特点。这就是话语交流过程中调整自己话语行为的一些具体例子。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交际行为需要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协调互动才能使话语交流不断进行下去,而互动就需要话语行为人交替调整自己的言语方式和说话风格。正如菲力普森教授所说,互动就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交替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实现交流目标的行为模式”。[7](P18)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交际各方会潜意识判断对方的知识图式和个性特点,并认识和理解交谈时自己的意义和对方的话语含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交流方式使得交际能够顺利完成。

  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也会出现下面几种现象。首先,话语行为人以一定的话语形式来表达某一特定的意思,然而受话人却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可能做出完全相反的解释,从而产生误解,因而交流需要各方不断地进行协调互动,才能使话语交流顺利进行下去。交流互动是话语行为互动,因为交流需要理解对方话语的意义,而意义需要阐释。另一种情况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存在差异或者误解,使交流不能顺利进行。这时需要交际双方增强沟通,调整自己的话语趋近于对方的话语行为模式以缩短差距、消除误解,才能使话语交流顺利进行下去。
  三、话语交流中的趋同和趋异
  话语交流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主要有趋同(Convergence)和趋异(Divergence)两种,其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话语交流过程中的趋同和趋异
  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经常通过趋同和趋异这两种策略来调整自己的话语。所谓的趋同是指交际的一方或双方通过一定的语言特征,比如“语音、语调、语域、停顿、话轮长度、词汇特点”[8](P14)等策略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与对方交际的需要,这种话语交流现象叫做趋同。趋同发生的程度有大有小,根据话语交流过程中趋向程度的多少,趋同可以分为完全趋同和部分趋同。完全趋同是指话语行为人完全按照交际对方的言语行为模式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趋向于对方的话语模式。与部分趋同相比,这种趋同现象发生的频率较少。部分趋同是指话语行为人没有完全按照交际对方的言语行为模式来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只是部分调整趋同变量,趋近于对方的话语模式。部分趋同发生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互动,然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趋同现象的存在,因为这一过程的发生是内在、潜意识的,所以不易觉察得到。
  趋同可以是单一模式趋同,也可能是多模式趋同。在单一模式趋同中,话语行为人只是在某一方面(比如词汇方面)趋同于对方,但没有在其他方面(比如语速、词汇、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趋同于对方。这种话语交流现象称为单一模式趋同,因为趋同过程只涉及到协调内容的某个方面。多模式趋同是指交际人在多个层面上趋同于对方,这种模式趋同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整变量,因而称为多模式趋同。
  趋同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都尽量向对方趋近,而且其幅度基本相同,就称为对称趋同。对称趋同能使交流进行得更加顺畅,因为交际双方能在较为平等、和谐的语境中完成会话和交流。非对称趋同与对称趋同不一样,其存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只有一方趋同于对方,而另一方却保持交际原状。这是非对称趋同的第一种表现形式。二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双方都趋同于对方,然而其趋同的幅度相差较为明显,其中一方趋同的程度较多,而另一方趋同的程度较少,因而是非对称的。
  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趋同发生的方式也有多种。除了上面谈到的语言手段,趋同也可以采用非语言手段。例如,一个求职应聘者为了接受面试,应当穿着合宜的服装以适合面试场景需要,这就是非语言手段趋同的一个具体例子。求职应聘者穿上合适的服装目的是为了趋同于面试场合的交流需要。
  趋异与趋同的表现形式正好相反。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交际的一方为了突显自己与对方的某种差异,在词汇、语音、语调、停顿、语域、话轮长度等方面趋异于对方,我们把这种话语交流现象称为趋异。如果说趋同是潜意识的,那么趋异就是带有一定的意识色彩。例如,有些英国人为了彰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可能会有意加重其英语的语音或语调。这样可以让交流对方感觉到自己民族的优越性,也可以表现出话语行为人自身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当交际的一方有意识强调自己与对方的区别和差异,或有意识表现出自己比对方优越时,话语交流中的趋异现象就会时有发生。
  与趋同类似,趋异可分为单一模式趋异和多模式趋异、对称趋异和非对称趋异四种。单一模式趋异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只是在某一方面(比如词汇方面)趋异于对方,而没有在其他方面(比如语音、语速、语调、停顿、语域、话轮长度等方面)趋异于对方。这种交流现象则称为单一模式趋异,因为趋异过程只涉及到话语调整变量中的某一个方面,而没有涉及到其他方面变量的调整。多模式趋异是指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话语调整变量上趋异于对方的言语方式,因为这种语话交流现象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趋异内容,因而称为多模式趋异。
  趋异也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对称趋异是指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交际的双方都趋异于对方,其幅度基本相同,因而是对称的。非对称趋异也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只有一方趋异于对方,而另一方却保持交际原状。另一种情况是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双方都趋异于对方,但各方趋异的程度不同,其相差幅度较为明显,其中一方趋异的程度较大,而另一方趋异的程度较小,因而是非对称的。下面我们利用一个图例来表示趋同和趋异发生的各种情况,就能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
  (二)话语交流中趋同与趋异产生的原因
  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趋同与趋异现象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趋同和趋异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白尔纳教授最早从心理学角度对趋同现象做出了解释,他认为人们往往被他们希望“相似”的人所吸引,因而希望与他们喜欢的人“相似”,而调整话语实现趋同是众多策略中人们所采用的与他们希望“相似”的人趋近的一种常用策略。[9](P72)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如果交际的一方希望与对方趋近,该方就会潜意识通过话语调整策略来趋近于对方的话语交流模式,从而逐步实现同一。例如,在话语交谈过程中,人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语速,使其与交流对方的语速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学识的深浅、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权势威望等对于趋同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倾向于趋同自己敬佩的、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或在某方面比自己有优势的人。[10](P27)例如,当学生与教师交谈时,学生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尽量表现出聪明的一面,说些让老师认同的话语,以趋同于老师,这是由于教师的学识、地位、威望等因素影响造成的。
  话语交流过程中产生趋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同一(identification)”。同一是伯克动机修辞(Rhetoric of Motives)理论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个人身份或身份证无关。同一来源于“实质(Substance)”,而自我是由各种“实质”或“特征”构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行为、信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伯克认为当我们与某个人或某个社会群体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时,我们就取得了与那个人或那个群体的“同一”。[11](P21)伯克的同一理论实质上是同体,两个实体虽然在其他方面表现不同,但他们有可能具有某种“共同的因素”,在这种共同因素中他们成了同体。[12](P275)例如,某个社交舞蹈俱乐部的成员在年龄、性格、职业、理想、价值观念等方面也许是不同的,因为俱乐部里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但是他们都对舞蹈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这方面他们形成了“同一”。换句话说,他们在舞蹈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同一”。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同一其实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归属,或者成为那个社会群体的过程。

  伯克认为同一和交流密切联系。人们通过交流可以改变自己或对方的态度,形成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逐渐达到“同一”。“同一”的程度越高,话语交流就会越顺畅。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趋同就是话语行为人通过内向化自己的交流模式从而实现“同一”的交际策略。
  与趋同的情况相反,趋异是话语行为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外向化自己的交际模式,从而适应交流情景的需要。这种话语调整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为了强调自身的群体归属或身份归属等原因造成的。通过趋异,话语行为人形成了自身的某种形象,强调出自身与某个社会群体的联系与归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趋异,话语行为人也显示出与交际对方的差异与区别。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居民在与旅游者进行交流时,他们往往会使用法语,而不使用英语,从而显示出其加藉法裔的社会身份和群体归属。在国内,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你往往会用普通话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然而,尽管当地人会讲普通话,但是不少人可能会用本地语来进行应答,这也是一种趋异现象,这种现象也会时有发生。
  四、结语
  话语作为个人的一种社会行为,代表个人参与社会交往,体现着话语行为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至话语行为人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点。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趋同和趋异这两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交际情景的需要,在交际中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Beale,H.Walter.A Pragmatic Theory of Rhetoric[M].South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7.
  [2]蓝国兴.话语交流互动机制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软环境的建构[J].全国商情,2010(2).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Ong,Walter J.Rhetoric,Romance,and Technology[M].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1.
  [5]蓝国兴.全球化语境下的话语交流与国际合作[J].现代交际,2011(3).
  [6]Miller,Katherine.Communication Theorie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2.
  [7]Philipsen,G.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theory of Pearce,Cronen,and associates[J].In D.P.Cushman & B.Kovacic(Eds.),Watershed tradition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PP.13-43).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8]Giles,H.,Mulac,A.,Bradac,J.,& Johnson,P.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J].In M.Mclaughlin (Ed.),Communication Yearbook 10(PP1-48).Newburry Park,CA:Sage,1987.
  [9]Byrne,D.The Attraction Paradigm[M].New York:Academic,1971.
  [10]蓝国兴.话语交流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软环境的建构[J].钦州学院学报,2010(1).
  [11]Burke,Kenneth. 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12]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767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