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者的荣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克冰

  在新闻采访的大道上,记者身影匆匆。不同的是,有些记者亦步亦趋,最后被淹没在零零碎碎毫无特色的报道里。而有些记者不仅用脚跑路,还用脑思考,他们精心设计并实践着自己的采访方式,从而走出了自己的采访之路,也收获了让旁人意外和羡慕的新闻之果。
  有一本书叫《深呼吸》,封面上的广告语是“中国第一名记者的传奇遭遇”。这本书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的记者生涯实录。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走红的是“典型报道”,落到人物报道上,要么是先进的典型要么是落后的典型。张建伟独出心裁,搞了一个《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的系列报道。一共八篇,写了八个人的各自遭遇。没有所谓的典型。他追求的是角度,是深度,是厚度。通过全方位的扫描,他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后主观和客观如何协调?从社会因素来说,怎样才能促进青年知识分子人才辈出?这组报道所引起的震动,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一方面读者反响巨大,一方面新闻研讨超常热烈。这样的报道太有深度太有力度了!很快,“张建伟模式”的报道就风生水起。当年极力鼓励、鼓动张建伟搞这种报道模式的编辑李大同,在张建伟成功之后写过一段话:“不要试图去寻找什么重要新闻,而要努力使新闻重要起来。”这就是被许多新闻专家认可的深度报道的缘起。
  就像许多文字记者笔下的新闻总是囿于新闻八股一样,很多摄影记者手下的图片也常常落入俗套。但是,新华社记者宋晓刚的新闻摄影纪实《从东拍到西》却让人眼前一亮。1996年,美国总统大选。当任总统克林顿和总统候选人多尔进行电视竞选辩论,当时作为新华社派驻华盛顿摄影记者的宋晓刚无权进入现场采访。到不了现场,能不能拍下这个重要的场面?他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把一副大墨镜放到电视屏幕前面,自己站在电视机后面等候抓拍。墨镜的两个镜片里,一边是克林顿,一边是多尔,他成功地抓到了两个人既郑重又紧张的面部表情。这张完全反传统的新闻照片传回国内,赢得一片叫好,后来又被评为年度好图片。十年后,宋晓刚再赴美国,在美国《每日新闻报》当摄影记者。进入《每日新闻报》一个月,他就被《纽约客》杂志以专访的形式报道出来,因由很简单:他的新闻图片总是有所创新,总是别具一格,总能引起读者不同的感受。
  在世界新闻史上,体验式采访早已有之。但是,深圳晚报的记者涂俏在这条路上似乎体验更深。她“住过”非法经营、藏污纳垢的“十元店”,当过艰辛又悲哀的“啤酒女郎”,当过“婚托”和“医托”;她体验了打的不花钱反倒挣钱的诀窍,体验了精神病人遭遇的种种痛苦……体验,全是体验。她真切体验和真实报道了当代中国边缘阶层的生存状态。涂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体验式采访和亲历性新闻的社会价值。
  先行者的脚印对于后来人的意义,是无须赘言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296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