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忙碌中感受生命的无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光 炜

  面对国内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如果想拿到第一手资料,只有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彩的报道。将新闻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媒体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2004年11月21日,星期日,冬日暖阳懒懒地洒向北方大地。上午11时50分,在从北京开往石家庄的一列城际列车上,记者开始了一次让人心酸、无法忘怀的采访――11月20日上午,石家庄南130公里的沙河市一个铁矿区发生特大火灾矿难事故,浓浓的烟雾蔓延至周围5个矿井,100多名矿工被困几百米深的矿井里,生命危在旦夕,40多支抢险救护队正在进行紧张地搜救工作。本次采访的任务,就是要从矿难现场发回符合北京晚报特点的独家报道,把最新、最快的矿难消息传递给读者。
  
  仓促应战:不该耽误的有效时间
  
  根据以往采访经历,诸如矿难事故这样的采访,将会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阻力:客观环境与人为因素。因此,自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记者便多方联系,打听发生矿难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矿难搜救工作的最新进展,探问矿难现场的采访环境。在得到河北同行“采访环境比较宽松”的回答后,一颗悬着的心稍稍落地,因为如果矿难现场被封闭,不能从矿难事故现场发回报道,就算不上是一次真正意义的成功采访。
  然而,由于是仓促应战,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并不到位:发生矿难的准确地址在哪里?乘车路线是什么?当地的气候与交通状况如何?通讯是否畅通?……新闻工作者不打无准备之战,面对一连串的问号,记者的心里不免有些担心:这次能否顺利地完成报社交给的采访任务?果然,差错在奔赴矿难现场的途中便不断出现:因不知道矿难的准确地址而提前一站下了火车,只好将宝贵的时间再次消磨在了出租车上,原本只需4个小时的车程因此多用了2个小时。到达矿难发生地沙河市时,已经是晚上18时左右。在天色已黑的陌生城市好不容易找到住宿地,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放下行李后便急匆匆赶赴矿难事故第一现场。此时又遇到了一个不曾预料的难题:沙河市没有出租车。无奈,只好乘坐黑车一路颠簸地赶赴现场。
  在一片黑灯瞎火中,记者终于来到酿造了悲剧的白塔镇矿区――一个距离河北省沙河市区约25公里的偏僻小镇,此时,已是晚上19时30分,与预定到达的时间相差了约4个小时。
  
  在夜色中穿梭:悲伤、无奈与不该有的兴奋
  
  夜色笼罩下的白塔矿区一片寂静,听不见机器的轰鸣,也听不见矿工们粗犷的笑骂,星星点点的矿井照明灯似乎在为被困矿井下的100多条生命默默地祈祷,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直通矿难主矿井井口,一个巨大的抽风机从井底不停地排出黑色的烟雾。周围的矿工在小声地议论着什么,他们游离的眼神似乎不愿再向矿井多看一眼。在距离矿难主矿井约10米远的地方,几名矿工家属围着一堆篝火取暖,从他们焦急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井底亲人此时的出现将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远处的几口矿井出口处,搜救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无奈与悲伤,写满了每一个人的脸庞。
  一时间,现场压抑的气氛也让记者迷失了方向:实在不忍心去打扰那些沉浸在悲伤中的家属,实在不忍心耽误搜救人员每一分钟的救命时间。然而,作为新闻工作者,面对这样的场景,一种探究事实真相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起特大矿难火灾事故的发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矿工被困井底,他们的命运如何?有没有及时逃出的矿工,他们为什么能够逃脱险境?目前的搜救工作存在哪些困难,进展如何?相关责任人该如何处置?瞬间,一连串问题纷纷向记者袭来,此时,一种莫名的兴奋超越了心中的悲伤,新闻记者的职业特性开始让记者通过种种渠道,说服那些一直不愿开口说话的矿工们,采访被困矿工矿友、家属、及时逃脱的矿工、搜救人员、抢险救护人员、抢险现场指挥人员、相关责任人,向他们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讲述矿难发生的前前后后,掌握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在与现场的30多人进行交谈后,先前的那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答,此时,已是深夜12时,矿井照明灯依然星星点点,搜救人员依然在不停地上井下井,守侯在矿井边的矿工、家属依然在焦急地等待。
  赶回住地,已是11月22日0时30分。写稿、编片,早晨4时30分将稿件发回报社后,赶紧闭上双眼迷糊了一阵子。早上7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采访。这样的生活节奏,一直持续了4天。
  
  发自心底的无奈:不断攀升的遇难矿工人数成为关注焦点
  
  11月21日21时10分,是记者目睹第一具矿工遗体升井的时刻。这一刻,将令在场每一个人终生难忘:三辆连在一起的罐车被一根铁索串着从漆黑的洞口缓缓驶出,每个罐车装着一具矿工遗体,一名矿工遗体的双脚穿着下井作业的皮靴露出罐车口,静静地,静静地,从两旁站立着的人们面前滑过,无奈,心酸,痛楚,在无边的夜色中蔓延开去,现场一片静默,不仅为这些遇难的矿工,而且为他们身后的亲人。当晚,从这个井口共运出8具矿工遗体,听着救护车渐行渐远的鸣声,人们知道,又一个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随后,河北沙河矿难遇难矿工的人数便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不断攀升,关于到底有多少矿工死于矿难的消息此时也众说纷纭。为了打消各种猜测,记者采访了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抢险指挥部负责人、负责搜救工作的救护队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以及现场围观的观众,以《今晨运出第一批遇难者遗体》、《河北矿难亡者增至49人》、《遇险人数上升至116人》、《遇难矿工总数65人》为题,紧紧围绕数字这个中心,从一个个经过核实的数字中得出了最终遇难矿工人数与当地政府发布的数字一致。
  
  得失论道一:前方采访与后方策划不能脱节
  
  异地采访,因头绪太多,时常有提笔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感觉,此时,就非常需要报社给予前期策划,指明写稿的大致方向,以便记者在现场采访中能够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在沙河的几天采访中,记者时常接到报社部门负责人、版面负责人的电话,询问现场情况,及时沟通,根据版面安排,共同确定第二天的采访内容。这样,记者就会在现场有效的采访时间内,抓住重点,把最值得关注的内容发回报社。沙河矿难采访所发表的几篇稿件分别有不同的主题,第一篇紧紧围绕记者到达矿难现场后所看到的场景,采访当事人,追述矿难发生的经过,分析矿难发生的原因,现场感较强;第二篇分析矿难搜救工作存在的困难,更加注重理性分析;第三篇则介绍被救矿工在医院的救治情况,关注搜救工作的最新进展。每篇文章都突出不同的主题,从而使报道更加全面、纵深。
  
  得失论道二: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不能脱节
  
  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如果能够协调一致,将会使报道更为充实。此次河北沙河11・20矿难报道的不足之处,其一就是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脱节。由于发生矿难的第一现场随时有最新情况出现,记者必须时刻盯在这里,不能离开半步,而且,发生矿难区域地处偏僻山区,距离市区约25公里,交通极其不便,对于发生在市区医院里被救治病人的情况,根本没有时间多作采访。从全国各地赶往沙河的遇难矿工家属,除了第一天晚上记者在现场采访了10多位以外,便没再作过多报道。此次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的脱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手不够,不能照顾到全部细节,所以有时只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报道。
  此次采访还有一个不足之处,便是对当地政府部门的采访不够,这也是被记者忽略的一个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对矿难发生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对遇难矿工家属是如何安置的?对遇难矿工如何赔偿?对相关责任人如何处置?对今后的安全生产是否出台相关管理措施?虽然这些内容在记者的报道中都有所体现,但几乎都是当地宣传部门的统一口径,没有新意。因此,在以后的异地采访中,如何与当地部门协调好采访程序就显得异常重要,它有时甚至决定了一次采访是否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通过此次沙河11・20矿难事件的采访,记者意识到:面对国内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如果想拿到第一手资料,只有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彩的报道。将新闻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媒体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作者时为北京晚报记者,现为新疆和田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49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