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话丁万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书勇

  雄浑、凝厚、壮阔、恢宏,不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能引发心灵深处的震憾,这就是丁万春山水画的魅力。沉浸于他绘画的意境中,常常令人浮想联翩,甚至会有一种豪情四溢的情怀。
  
  丁万春笔下的江山美景或波澜壮阔、或奇秀轻灵、或深厚凝重,画中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倾注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他那由心而发的创作风格,粗中有细,细中见奇,而深厚的笔墨功力则充分彰显了他中原画派大家的风范。
  
  
  记者:我们从收藏界了解了这几年的中国画行情,看到您的作品润格一路飘红,形势大好。作为当事人,请谈谈您对这一形势的看法。
  丁万春:绘画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生命。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其一,从学术上说,我注重画面的布置和层次的处理。把自然之景象化为胸中丘壑,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河山的魂魄;其二,我的作品不矫情、不作做,不管在形式还是内容上总能让欣赏者产生某种共鸣和享受;其三,从收藏价值上来说,通过近几年的多次公开上拍,包括在嘉德和雅昌的市场表现,都传递了一个保值和增值的商业信息。这些离不开美术界的老师、藏友和社会各界对我的支持和肯定。我唯有更加努力地把画画好,以此来感谢大家和这个伟大的时代。
  记者:一位中国美协的官员称您是“获奖专业户”,能介绍下具体获奖情况和您对获奖的态度吗?
  丁万春:能成为所谓的“获奖专业户”,首先离不开美术界老前辈的栽培,更离不开家人和朋友对我的支持。我把我的获奖履历介绍如下:1999年6月《春风得意》入选新世纪著名中国画家作品展;2000年9月《碧玉春风》获河南省第九届花鸟画展二等奖;2000年9月《岁月无声》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大展获优秀奖;2001年3月《岁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银奖;2001年4月《深山人家》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实力派画家作品展;2001年9月《苍山岁月》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2001年12月《岁月苍苍》获“新世纪中国山水画200家”称号;2002年3月《山乡金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2002年5月《苍山金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2002年11月《苍山风骨》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欢庆十六大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优秀奖;2003年至2006年相继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一、二、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从客观上说不是偶然的。人生有很多机遇,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尽管如此,我仍一直坚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所以就获奖来说,可能是偶然的收获,但却是必然的结果。我是因为热爱画画而得奖,不是为了得奖而热爱画画。
  记者: 在画界,大家都说您是个“画大画”的人,这个说法的理由是什么?
  丁万春:其实所谓的“大画”有这么几层意思。其一,我的画幅尺度大、场面大;其二,我追求画面的张力和气势,尽量做到大背景、大主题;其三,我的创作笔随时代。其实画面的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作品内容所表现的形势和学术取向、所形成的深度和广度,才是所谓的大画的核心。离开这些,再大也是一种空洞的表象。
  记者: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更应该服务于群众和社会,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丁万春: 获奖的作品,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总结,而构思这些作品是艺术技巧和艺术修养的体现,更是对生活的认识和升华。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就没有素材,更没有表现的形式和语言。多年来,我无数次踏足太行、采风嵩岳,写生作品近千幅,摄景小品达万张,创作感想百万字,这应该是我的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佐证。生活是艺术真正的母体,所以我坚信唯有根植于生活土壤的艺术,才能更大范围地服务群众和融入这个和谐的大社会。
  记者:传统和创新一直是大家争论和讨论的话题,这在您的艺术作品中如何表现的?
  丁万春:新的时代需要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不创新就谈不上发展。而创新并非简单地改变构图和绘画内容,画家情感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才是创新的最高境界。不论是传统的守望者或是创新的先锋者,他们在创作的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传统的守望者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更容易在与现代意识的交融中潜心探索并逐步找到自己的作品语言,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我的作品都是在遵循前人总结的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突破他人、突破自己。我在创作中大胆使用黑白对比与墨线的构成,以表达我内心的艺术理念,创造令人畅想神往的壮美空间。把自然之景象化为胸中丘壑,用自己的笔墨表现出大山的魂魄,经过黑白灰的强烈对比达到一个新的意境。
  记者:您的画看上去很美,且体量感强,作为欣赏者如何从创作角度理解您的作品?
  丁万春:我的创作多以大山大水为艺术空间,注重传统与创新,追求笔墨浑厚、凝重和体量感,强调画面张力和视觉扩充。我的每一幅作品都表达出我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无限激情。所以,那层恋叠嶂、云涌泉流、绵延脉象都是创作中激情的迸发和深情的歌唱。
  记者:看得出,您主攻山水,又善花鸟,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丁万春:山水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内容广泛,有山、水、树、石,还有房屋、小桥、船舶、车马、人物等,能最客观地反映事实。创作山水画要以大自然为师,潜心观察山林云水、风情雨雪,四时变化,以及其中人物的神情动态。花鸟画是在立意、造型、笔墨、色彩、构图及时空概念、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传统花鸟画从技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花鸟,以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致典雅见长。我是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所以我对大山就像对母亲般的依恋,什么力量也动摇不了我对她的爱。山的神韵,山的气势,还有山上那一草一木和千奇百怪的石头都给了我一种很大的感情寄托,所以我主攻山水画。而花鸟画有一种特别的美,它们都是从生活中来。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写生为基础,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无论画山水,还是画花鸟,我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
  记者:从年龄看,您已步入中年,您将怎样规划未来的发展和艺术道路?
  丁万春:中国山水画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全新碰撞中认真寻找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道路,我将以重新上路的积极姿态面对我的创作,把绘画当成我一生的事业,希望能有更多的让人心灵震撼、产生共鸣的作品。
  记者:书画界最近刮起了一股怪风,就是各种各样的“大师”大行其道,搞得书画界乌烟瘴气,您对此有何看法?
  丁万春:真正的“大师”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封出来的,大师的出现有其必然条件。现在,有的人刚会画几张画,就飘飘然了,自诩为大师;有的人绘画功底不行,却善于包装自我形象,或剃光头留长须或奇装怪服、哗众取宠,把自己标榜成“大师”形象。真正的大师是无私奉献、德艺双馨,被社会和业界所尊重的,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代考验。所以我要忠告那些自封和标榜的“大师们”:一个画家只有把画画好,才是最重要的。
  
  历程评述:
  丁万春,1964年生于河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画师、北京大学特聘兼职教授、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形象大使。丁万春在艺术领域里就像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为中原新山水画文化时代创造了新的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丁万春的每幅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样,朴实、不浮不躁、温厚博大,看后让人肃然起敬,从学术和收藏价值上震撼着中国画坛,影响深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74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