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驻站记者的困境与突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晁明春

  对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驻站(包括分社、办事处等形形色色的派出分支机构)记者一直被视为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但随着传媒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记者站的职能及驻站记者的职业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驻站记者从原来单纯的新闻采写者和稿件提供者,迅速向新闻采写者及与报社事业发展相关的多功能、多角色的承担者转换。随着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驻站记者陷入了越来越多的困惑之中,从职业角色到个人发展都面临着多重困境,亟待突破。
  困 境
  困境之一:视野受限
  不管是媒体派出的记者还是媒体在地方定向招聘的记者,都决定了驻站记者的主要职能是以采访报道所在地的本土新闻为主,活动范围在本地辖区内,采访对象是本地新闻人物,重点关注的也是本地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以大众日报为例,除了近几年新设的教育、旅游、能源、文化等行业记者站外,派驻全省17地市的记者站(包括驻胜利油田记者站)的记者是人数最多的一支新闻采写队伍,各记者站办公地点无一例外地依附在各地市党委办公区——当然,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及工作特点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家属调动随迁不便等各种原因,驻站记者相互之间及记者站和编辑部之间的流动性不大,驻站记者在当地一呆十年二十年甚至在当地退休的例子极为常见,即使在现在,虽然大部分驻站记者由编辑部派出,但考虑到记者站工作的稳定性和继承性,驻站记者的岗位交流也远远谈不上频繁,除了个别站长的调整外,普通记者基本上以长期在本地驻守为主。
  驻站性质决定了记者的日常活动范围。好处是能够扎根基层,熟悉所在辖区的情况,比较敬业的记者,都能在不很长的时间内,对所属辖区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也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网络和人脉资源。但地域的限定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记者奔跑的脚步,限制了记者的视野,甚至影响了记者看待新闻、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方式。鲜活的“露珠儿”和浓重的地域色彩是驻站记者的鲜明特色,但从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记者狭窄的视角。
  困境之二:影响力受限
  长驻一地,斯人、斯物、斯景、斯情,了然于胸,然后又泻于笔端,凝于纸上——纵然你是一张全国性、全省性的大报,但报道题材决定了关注你所写的地方新闻的重点人群,还是你所在辖区的读者,即使报道对象是闻名于全国、全省的新闻典型,即使你所采写的经验总结有在面上推广学习的价值,但影响力也大多局限于一时、一地。新闻的地域影响力事实上决定了记者的影响力,这可以说是驻站记者的死穴。
  困境之三:个人成长发展空间受限
  新闻影响力有限的事实也影响了驻站记者个人的成长发展空间。
  一方面,驻站记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长期远离总部,独立作战、单打独斗的能力很强,但和总部的沟通渠道相对单调。这种沟通无非是要么总部主要负责人下去巡视,要么是驻站记者定期回总部述职汇报。总部了解驻站记者的主要方式就是稿件,与总部领导身边的编辑记者相比,领导对驻站记者个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较弱,驻站记者回总部总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生疏感、边缘感。这种总部和驻站记者之间的生疏和无形的隔膜,决定了总部在考虑更重要职位的人选时,驻站记者很难被放在首选的位置。
  另一方面,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新闻来源的多样化,记者站的地位已“今非昔比”,甚至长期以来形成的新闻报道主力军的地位也早已动摇。媒体更需要的是那种纵览全局、侃侃而谈的“全面型”记者,而不是那种具有浓重地域色彩的“单打型”选手。换句话说,如果说以前媒体选拔领导人才时还会强调有地方和基层工作的经历,而现在,更多的是从总部直接产生,很多坚守本土的驻站记者上升发展的空间很有限。
  突 破
  记者站地位的下降是媒体自身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网络时代交通和通信的方便快捷,已使媒体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赶到新闻现场并采写发稿不再是什么难事。处于急变和爆发式膨胀中的媒体如何给记者站一个全新的定位?驻站记者如何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突破自身局限和面临的困境从而寻求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这些都是事关媒体自身发展、值得媒体人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首先,是记者站的重新定位
  从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到现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从传统的办报做节目到涉足略显陌生的各种经营领域,媒体自身面临着一场变革。作为媒体组成部分的记者站自然没有其他选择,只有适应这场变革并在变革中重新给自己定位。当各种经济元素无孔不入地侵袭和与新闻本身所要求的客观公正相冲突时,如何取舍是对一个新闻人的最大考验,特别是记者站如果涉足经营,与现在的法规是冲突的。记者站的重新定位必须要考虑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道德与法律的风险。
  其次,是媒体必须强化驻站记者的培养与使用
  媒体必须立足于从整体培养人才,建立强制性的培训和交流制度,甚至对驻站记者予以适度的倾斜。一方面,可以给驻站记者留出不考核任务而到高校院所进修学习的时间,甚至是到省直综合部门蹲点采访学习的机会,或者出台强制性的编辑部记者与驻站记者的定期轮岗制度;另一方面,对于重大采访任务如两会报道、党代会报道及重大典型报道等,应调派驻站记者参加,或者是抽调驻站记者组成专题小组,进行跨地区、跨领域的交流采访,以帮助驻站记者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拓展观察问题的视角。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重视驻站记者,及时地从驻站记者中发现优秀人才,并选聘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锻炼成长。
  第三,是驻站记者本身的自我突破
  面对困境,驻站记者一味地抱怨发牢骚并不是办法,而应先从自身做起,突破困境,争取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开阔视野。尽管身处一域,但不能坐井观天,思考观察问题都要立足高点。大众日报济南记者站就长期坚持了这么一个优良的传统:在不能充分走出去的情况下,联系一批与济南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每位驻站记者负责两到三个,通过政府网站和地方党报网站,每周汇总一次当地重大事件,特别是当地党委政府一周来的重大决策等,然后在每周的业务例会上交流。这样,尽管不出门,一样纵览天下事,时刻把济南放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去观察其优劣长短,去判断济南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价值高低。虽然最后报道的主要对象还是济南,但观察济南的角度和视野已经符合省级党报对一个记者的基本要求了,或者说写出的稿子真正达到省级党报的水平了。
  另一方面,要术业有专攻。驻站记者相对于编辑部记者,对一线情况的了解和熟悉是最大优势,但在对综合信息的掌握和分析上要略逊一筹。如何取长补短?这就要求驻站记者结合自己报道的领域和地域,自己制定研究课题,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像钉子一样钻进去,把国家的政策、高层的看法、专家的观点搞明白,把基层的落实情况与反响、适应与不适应等摸清楚,即使自己成不了专家,也要在这一领域接近专家的水平。这样,在某一领域内,就把身处一域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如果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不管是继续在记者站还是回到编辑部甚至从事别的行业,都能以其所长所专而为人瞩目,个人成长发展的空间就不在话下了。
  (作者为大众日报济南记者站主任记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492785.htm